建安十五年,周瑜借道南郡,欲取西川,不想到了城下,卻被趙云固守城池,堵住了去路。
周瑜勒住馬,令軍士叫門。
見城上喊話,喝問身份,吳軍便答:“是東吳周都督親自在此。”
言未畢,只聽一聲梆子響,城上軍一齊都豎起槍刀。
城樓之上,趙云挺槍問道:“都督此行,端的為何?”
周瑜在馬上喊道:“吾替汝主取西川,汝豈猶未知耶?”
趙云哈哈大笑:“孔明軍師已知都督假途滅虢之計,故留趙云在此。”
周瑜聞之,臉色大變,勒馬便回。卻遠遠的只見一人打著令字旗,于馬前報說:“探得四路軍馬,一齊殺到。”
言語未畢,又是四騎揚塵而來:
“報大都督,于禁從江陵殺來!”
“張飛亦從姊歸殺來!”
“黃忠從公安殺來,不足十里!”
“魏延從孱陵小路殺來,已與后軍相交!”
“四路正不知多少軍馬。喊聲遠近震動百余里,皆言要捉周瑜。”
聽著探子的稟報,周瑜面色鐵青,在馬上大叫一聲,箭瘡復裂,墜于馬下。
……
不說周瑜在南郡碰了個壁,單說那襄陽的沐風,早在聽聞周瑜提兵去往南郡時,便已經猜到了結局。
“君侯,沐風愿意帶一只部隊,截周瑜之道。”
將軍府里,沐風肅聲說到,這般態度讓得關羽、糜竺等人倒是投來了詫異的目光。
“子云,周郎雖在南郡碰壁,其勢不小,貿然追趕,疏為不智。”
關羽皺著眉頭,倒是頗為不贊成沐風的提議。
多年統兵的經驗,讓關羽隱隱約約覺得此時對周瑜落井下石,并不是什么極好的選擇,況且周瑜敗退江夏,必然也不會經過襄陽。
沐風起身笑道:“君侯,金槍班成立至今,寸功未立,我瞧他們已然憋了好大一口氣,再不出城讓他們活動活動,只怕他們要泄氣了。”
“沐風所說不錯,聽聞周瑜借道南郡,這麾下眾將士可是已經鬧翻了天!”
一旁的文聘也是點了點頭,將目光投向了關羽。
金槍班眾人學的不止只有武藝,在沐風的要求下,他們還學習了文韜武略、排兵布陣。
文聘能夠看出,沐風對于金槍班,極為的重視,仿佛有將其打造成一個精銳之師的想法。
雖然覺得沐風有些完美主義,但是文聘依舊支持著沐風的想法,此時他出聲倒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沐風待人的態度頗為隨意,雖然多在金槍班中走動,但威信卻比不過教習槍法的自己。此次若是借帶兵的機會,讓金槍班立些功勞,想來能讓沐風在眾人心中立下些威信。
“云長,還是允了沐風的要求吧,你看他那樣子,分明便是滿肚子壞水!”
坐在一眾文官之首的糜竺哪里看不出此時沐風那一副“已有妙計”的表情,當即對著關羽笑道。
關羽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后發號施令道:“既然如此,便由沐風、文聘領五百金槍班,另派關平領五千軍士,聽從沐風安排!”
雖然考慮到沐風行事頗為靠譜,但考慮到他年歲畢竟不大,所以關羽特地將做事穩重的關平又派給了沐風。
領過關羽的調令,沐風當即點兵出了襄陽城。
讓得關平與文聘皆是不解的是,沐風帶著大軍,卻是往南郡的方向行去。
“小先生,若是想在半路遇上周瑜,怕是需要往江夏方向行軍方可啊!”
文聘見著沐風的命令,當即發聲提醒道。
一旁的關平同樣微微點頭,周瑜大軍行進的速度肯定不慢,想要再趕上,必定是要在他們必經之路上守株待兔,而沐風如今的舉動,卻是極有可能與周瑜擦肩而過。
微微一笑,沐風倒是絲毫不慌,反而神神秘秘的說道:“二位將軍莫急,且自行軍,我自有妙計。”
文聘與關平見得沐風信誓旦旦,倒也沒有說些什么。
大軍行了一段時間,突然有斥候趕來稟報:“周瑜大軍已于一個時辰前過了公安,如今正往江夏!”
聽著斥候的稟報,文聘倒是一拍大腿,頗為后悔的嘟囔道:“哎呀!還當真沒趕得上!”
見著同樣搖頭嘆息的關平,又看了看文聘身后那一幫士氣頗有些低沉的戰士們,沐風微微一笑,從四輪車上站起:
“諸位,我沐風沒什么大本事,也沒干過什么大事兒,除了大鬧襄陽、智取襄陽、以及駕著一葉扁舟前往江東舌戰群儒,促成了孫劉聯盟,并且與周瑜一起策劃了赤壁大火外,也沒什么大功勞了。”
聽著沐風這般凡爾賽的自我介紹,文聘、關平以及他們身后的兵士們臉上的肌肉都是微微抽搐:
這位小先生干的所有事兒,無論是一人趕往江東,還是一人打入襄陽,那可都是尋常人干不出的大事兒。
更何況這位小童子加入劉備麾下時間還不長,這功勞簿上便已經記滿了他的名字,倒是不知這家伙是怎么一本正經說出“沒什么大本事”的話來的……
“沐風啊,你這般言論,若是在翼德面前說,怕是免不了一場毒打……”
文聘摸了摸鼻子,一時沒忍住對著沐風吐槽到。
身后傳來一陣笑聲,那因為錯過周瑜軍而顯得有些低沉的軍心倒是恢復了些許。
“咳咳咳!諸位,我沐風帶你們來此,可不是觀光游玩,而是來立大功的!若是你們用如今這副死了十幾天似的狀態面對敵軍,我看我還是趁早回家睡覺好了!”
沐風的話雖然有些毒舌,卻是讓得那一眾軍士抬起了頭,他們眼里露出了對于軍功的渴望。
“敢問將軍,如何能保證我們此行不會落空?”
一道疑問聲從軍中響起,沐風望去,卻不知是誰發出的疑問。
看著文聘與關平臉上同樣有著幾分質疑,沐風笑著搖了搖頭:“我沐風往昔所有功勞,便是保證。”
扯著嗓子嚎道:“今日我若是沒帶你們立功,那么沐風如今在冊的所有功勞,分給你們也罷!”
“怎樣,信不信我?”
“信!”
身后的大軍將這個消息傳開,頓時發出了一聲高呼,哪怕是文聘與關平二人,都是面帶驚色。
取襄陽、長坂坡大火、孫劉聯盟……這一件件大事兒的首功,可都是眼前這位小童子所有。
毫不夸張的說,若是沐風當真一筆劃掉以往的功勞,替如今在場眾人都加上一筆小功,那當真是可以做到的事兒。
“既然信我,便請諸位聽我調令,咱們繼續前進,原地起飛!”
“遵令!”
見著終于是被自己調動起了幾分士氣的隊伍,沐風與文聘相視一笑。
這行軍之事,鼓舞士氣是至關重要之事,哪怕是一支王者之師也不可能保證士氣的持續高漲,而在這種情況下,統帥的打氣自然是極為重要之事。
先前的狀況,若是以文聘與關平出面,同樣是可以調動起軍隊的士氣,但若是這般,只怕在眾軍士眼里,沐風這個總指揮只怕便成了擺設。
好在沐風出面解決的士氣問題,在一眾將士心中,倒是留下了些許影響。
看著繼續發兵的軍隊,沐風知道,只有帶著這幫家伙立上一個大功,自己這個從未有過獨自領兵經歷的小童子才算真正得到了他們認可。
癟了癟嘴,沐風倒是沒想到自己還需畫個大餅才能安撫下諸軍那空虛的內心,這倒是與他內心所想的一呼百應的場景出入頗大。
你奶奶的,活得真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