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是農村最主要的文娛活動,也是年輕人最喜歡的去處。
整個城北區,就一臺電影放映機,全區七個公社,一個星期正好輪放一遍。
那時候放電影不要錢,只要當地招待兩名放映員吃頓晚飯。
還有第二天,要把放映機和發電機送往下一個放映點。
今天晚上,輪到陳蔡公社上葉大隊放電影。
從陳家村出發,經過高田村還有下葉村,就到了上葉大隊上葉村。
童二子的相親對象,家就在上葉村。
不過今晚陪著童二子去上葉村的,少說也有十個人,隊伍浩浩蕩蕩的。
他們主要是為了看電影。
已經說好了,如果要去女方家里,就由陳揚和陳仁軍陪著童二子去,其他人不許瞎湊熱鬧。
吃過晚飯再趕到上葉村,天已經黑了。
村頭的曬谷場,電影屏幕已經豎起,放映機也已架好。
前來看電影的人已經聚集了好幾百。
按事先約定,童二子在曬谷場那棵大樟樹邊答著。
陳揚他們當然陪著童二子。
大家都蹲在樟樹腳下。
蔡朝陽跑去打聽了一下,回來告訴大家,今晚放的兩部電影,是《打擊侵略者》和《英雄兒女》。
這兩部電影,大家以前都看過,內容都是抗美援朝。
看電影,不容易,特別是農村人。
每次放露天電影,連放兩部,那是標準配置。
還有紀錄品,放正式電影之前,至少還要放二十多分鐘的紀錄片。
放紀錄片也是標準配置。
當時都總結了一套順口溜,反映中外電影的特點。
“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紀錄片開始放了。
其他人都去看電影,陳揚和陳仁軍陪同童二子,老老實實的在樟樹下等候。
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子跑了過來。
“你們是陳家村人嗎?”
童二子有點小緊張,“我,我們是。”
“誰是童二子?”
“我,我呀。”
小孩湊過來,看了看童二子,“你是結巴?”
“我,我不,不結巴啊。”
小孩大人似的笑了,“你別緊張,我姐不會吃了你的。”
陳揚和陳仁軍在旁邊偷笑。
童二子不會說話,不是結巴,但一緊張就結巴。
脖子上還直冒汗。
小孩轉身就走,“跟我來吧。”
童二子太緊張,竟然雙腿打晃,邁不開步子。
陳揚伸手抓住童二子的胳膊,用力的拎著他走。
陳仁軍趕緊過來,學習陳揚,如法炮制。
“揚,揚哥,我,我要撒尿。”
陳揚低聲吼道:“給我憋著。”
“你,你教我的話,我,我都忘了。”
“那你就啥也別說。”
“你,你和軍子哥,你們,你們得陪著我。”
陳仁軍說,“揚哥,這樣不行啊。”
陳揚邊走邊想。
“二子,我爸曾教給我一個法子,說能消除人的緊張情緒,也不知道靈不靈。”
“你說,你說。”
“深呼吸,用力的吸氣,憋兩三秒鐘,然后慢慢的呼氣。就這樣,練個三五次。”
童二子照著陳揚說的做了兩次。
“揚哥,我,我好多了。”
“好,再來幾次。二子,你行的,我和軍子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