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臧霸
沒有人知道殺父之仇在曹操心里的分量。
但所有人都知道,曹操與陶謙之間的梁子是結下了,不死不休的那種。
兗州牧曹操vs徐州牧陶謙
大戰,已經不可避免。
如今的曹操,手握兗州八郡!
還持有豫州的魯國、徐州的瑯琊郡。
此外,與劉備平分豫州的梁國。
十多個郡國!
曹操現在有十一個郡!
而陶謙,持有徐州的東海郡。
十一比一。
曹操的優勢很大。
而且背后還有老大哥袁紹。
至于袁術,已經打敗了一次,不足為慮。
最麻煩的是劉備。
倘若劉備執意救援陶謙……
“就算劉備和陶謙一起上,我也要報仇雪恨!”曹操在心里立下宏愿。
然后。
毛玠就帶著曹操的使命來到了下邳。
“玄德公。”
“孝先兄。”
都是做過萬兩黃金級別生意的老熟人了。
毛玠和劉備推心置腹。
“玄德公,這一次恐怕是個壞消息。”
“孝先兄能提前告知,備十分感激。”
“為了我們兩家的友好關系,還請玄德公不要為陶謙出頭。否則,您與曹公火并,將是兩敗俱傷的結果。”
“你們真要打陶謙?”
“曹公卯足了勁,意在與陶謙決一死戰。”
“嗯…………”
劉備在毛玠的注視下來回踱了幾步。
然后,他抬頭望向兗州方向,點了點頭。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殺父之仇……換做是我,恐怕也是這樣。”
聽到劉備這樣說,毛玠如釋重負。
“想不到玄德公能設身處地為曹公著想,在下佩服。”
“請玄德公放心,曹公是找陶謙報仇,絕不會擅動您的一寸領地。”
從鄄城出發的時候,毛玠就感到渾身壓力。
雖然曹操表面強硬,但實際上并不想與劉備開戰。
并不是說怕了劉備,而是不想節外生枝。
毛玠領會了曹操的意思,所以極力促成兩家的默契。、
如今見到劉備能夠理解曹操背負的殺父之仇,那么這一趟使命也差不多穩了。
“只是陶謙如果向我求助,難道要我拒絕嗎?”
“……”
毛玠緊張地看向劉備,建議道:“玄德公已經救了陶謙一次,不必再救第二次。
“況且,這次是陶謙與曹公之間的私人恩怨,與玄德公無關。
“我知道玄德公仁義無雙,但這一次,真的是陶謙犯的錯,理應由陶謙付出代價。玄德公就簡單地坐觀其變,也不會有人說什么的。”
劉備微微一笑,沒有做出后續評論。
陳登和糜竺都說過,徐州四戰之地,沒有過硬的實力根本難以徐州為根基,必須謹慎。
重生一次,劉備當然知道謹慎的含義。
徐州的確不好掌握。
青州、兗州、豫州、揚州,除了茫茫大海,四個方向都可能會遭遇敵人。
截至目前,即使獲得了重生的優勢,劉備也僅僅是獲得了彭城、下邳、廣陵、沛國這四個郡而已。
重生回來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還沒有將徐州完全掌控,可想而知,這塊地方有多么難搞。
陶謙沒有搞定,還在東海郡苦苦堅守。
劉備雖然把袁術趕出了徐州,但依然沒有冒進。
徐虎鎮守沛國,太史慈抵擋夏侯淵,關羽震懾揚州。
陳登在屯田,糜竺在買馬。
領地里雖然只有四個郡,但卻是欣欣向榮的狀態。
經歷過前世的大起大落,劉備更加耐得住寂寞。
先把眼下的這四個郡搞好,也是很有價值的一步。
重生一次,一步一個腳印!
得到的,就不再失去!
劉備在心里給自己定下了一條理念。
除夕將近。
身處四戰之地的徐州人更加心神不寧。
劉備?
曹操?
陶謙?
大家都在猜測誰會是徐州最后的主人。
當然,還有少數人猜測袁術。
不管是誰,最后能掌控徐州的,一定是實力過硬的英雄!
東海郡。
剡城。
臧霸大搖大擺地走出了臨時州牧府。
“宣高,曹操退回兗州,是時候把瑯琊郡奪回來了。”
“主公,某愿做先鋒。”
“我沒看錯人。宣高,等收回了瑯琊郡,我會支持你收復泰山郡,讓你當泰山郡守。”
“感謝州牧大人厚愛。”
回想陶謙慷慨激昂的話語,臧霸精神振奮!
他和他的家人四處流浪,終于在祖爺這里獲得一席之地,必要有所報答。
雖然如今陶謙的勢力并不景氣,但這卻不是臧霸離開陶謙的理由。
臧霸和父親都認為,在逆境中才能彰顯價值。
如果有一天,他們真的能重回泰山郡……
哪怕對手是實力強悍的曹操,也未嘗不能一戰。
挑戰強者,才更有趣。
臧霸立即聯絡孫觀、吳敦。
瑯琊郡的防守據點集中在開陽、莒縣。
只要拿下這兩座城池,就能重新把瑯琊郡從曹操手里圈回來。
開陽位于剡城正北,并且位居沂水上游。
直接從剡城出兵過去,不太容易。
而且,開陽臨近泰山郡,還能比較快地得到來自曹操本部兵馬的支援。
難度還是有的。
“我們不妨參照劉備的戰法。”臧霸對孫觀、吳敦說道。
“兵分兩路?”孫觀立即想到,劉備先前奪取彭城,就是令趙云吸引曹操注意,然后親自襲擊彭城得手。
這的確是個妙計。
只不過,現在的情況和之前劉備遭遇的情況不同。
現在的開陽,完全處于守勢。
很難通過什么辦法調動里面的敵人。
曹操在退回兗州的時候,就做好了安排,瑯琊郡奉行防御政策,無論是開陽,還是莒縣,抑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組織主動進攻,而是守住各自的陣地。
所以,現在想復刻劉備騙出樂進的操作,沒有可行性。
孫觀的這些考慮,臧霸早就想過了。
只見臧霸看了一看孫觀,吳敦,平靜道:
“里應外合。”
是的,這同樣是劉備不久前展現的戰法。
嚴格來說,這是徐虎投奔劉備之時,送出的見面禮。
徐虎很勇敢。
尤其是在譙縣之戰以后,徐虎的名聲日益隆重。
孫觀和吳敦稍加思索,便睜大了雙眼。
他們知曉了臧霸的計劃。
但問題是,誰去里面當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