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自官橋驛站而出,順著池水向東北而去,步行十余里便見有一石橋屹立于此,包拯則上前擦拭著橋前的石碑,只見其上面寫著“石角橋”三字。
包拯看到后則頗為開心,搖頭晃腦說道:“莽改曰武城,池水又東北流歷二山間,東北入于淮之池口也。”
陸均有心追捧便說:“張兄,好學問啊,《漢書》這么生僻的文章都能熟記。”
張拯聞言頗為意外看了陸均一眼問道:“可曾進學?”
陸均老實回答道:“未曾進學,只是胡亂在家讀了幾本書。”
包拯倒是沒有輕視他,便隨口問了他幾句,陸均則都一一回答出來了。
這下引得包拯驚奇了,說道:“汝義理純熟,熟記經義,吾年少時曾在廬江書院求學,汝可有意乎?”
陸均則是連忙婉拒,說父母在,不遠游,開什么玩笑,他雖然靠著面板熟練度刷完了經義,可離中式遠著呢,更別說跑到廬江去讀書。
包拯卻又勸道:“少年時好學,如日出之陽,汝當勉勵,不可失了求學之心。”說罷從包裹里拿出一卷自己年少時的讀書筆記想送與陸均。
陸均剛接到手上,身子忽得一震,只見視野中突然冒出淡青色提示:“【大學概論】正在接受中,【經驗+300】,【經驗加200】……”
陸均捏著這本大學概論,雖是心中震動萬分,表面卻是強壓激動向包拯道謝,自己雖然靠每日誦讀十三經,強刷面板熟練度,可卻不如包大人隨手一本批注過的經義帶給自己的經驗多,這其中定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大學概述》自己家里就有藏書,為何之前就不行?
陸均強壓心中的諸多疑問,殷勤地追上包拯,為其指路,旁敲側擊打聽那本書的來處,包拯倒未多想,直接告訴陸均,是他二哥在謝集書社花了二錢銀子給他買來,說著從包裹里又拿出一本《論語》遞給陸均。
陸均接過一看,卻是時下最為暢銷的撫州箄抄紙,書籍保存較好,左下角刻有小篆字:“葛嶺謝氏刻梓家塾。”右下角有“葛嶺堂”的堂號和頁碼。
陸均看其書的字體雋秀、刀法剔透,用的是時下頗為流行的歐柳體兼有的楷書,可這與自己從書肆買的不都一樣?
可為何之前那本《大學概述》自己收到了經驗,現在卻又不行了?
就在陸均胡思亂想之際,張家的管事前來稟告:“表少爺,前面快到桑澗了,您看咱們是不是加快點速度?”
陸均朝隊伍里看去,大多數人神色緊張,張家車隊里有幾個漢子褪去了上衣,一人提著一根哨棒,警惕地注意著四周。
陸均先將手中的《論語》還給包拯,這才走到前面與眾人匯合。
許是受張家恩惠,又見陸均年少好學,包拯并未接過,直言將其送給陸均,并勉勵他好生進學,報效官家。
陸均則拿著這本《論語》,看著眼前這熟悉的青色文字,感動的眼淚就要掉下來了,聽著熟悉的機械音(經驗+500),(經驗+400)……
陸均不禁感慨,包大人果真是我等小民的福音,大大的好人。
趁著眼下尚有閑暇,便調出自己的面板:
姓名:陸均
種族:人族
職業:平民
修為:練勁初期
技能:四書五經2級(480/3000)
張家拳術2級(102/2000)
在陸均浮想聯翩的時候,忽地傳來一聲虎吼,引得眾人一陣慌亂,所幸只是虛驚一場,一行人有驚無險走過了桑澗,又過了數十里,東城縣遙遙在望。
陸均偷偷看向包拯,只見其臉上略帶躊躇,更多的則是意氣風發,想來現在感情應當十分豐富,他是前年丁卯科進士及第的,他們這一屆科舉榜被后世譽為宰執榜,狀元王堯臣官至參知政事,榜眼韓琦更是“兩朝顧命定策元勛”,為相十載,輔佐三朝;探花趙概也曾擔任過參知政事,與會還有文彥博,吳育等,最低也是官至樞密副使。
而咱們這位包大人,也是真性情,及第后被授大理評事,知建昌縣,以父母春秋高,辭不赴;后朝廷又改和州稅,和州雖與廬州是鄰郡,包大人又以親不欲去鄉里為由,辭官歸家奉養父母;直到去年八月劉筠以龍圖閣直學士知廬州府,面對自己的座師淳淳勸導,包拯終是辭別了年邁的父母,踏上了這個他人生的起點。
就在陸均浮想聯翩時,不遠處城門口傳來一陣嘈雜聲,東城是附近有數大城,始建于秦,后歷經戰火,城址變遷了幾次,就是眼下這座也能稱作規模宏大,城旁邊有兩座大甕城,一為夾城北門大甕城,右邊進入;一為西外城西門大甕城,左邊進入。
城池前挖有一條護城河,陸均舉目望去卻是一輛驢車堵在了吊橋上,代他和包拯走上前去,只見一身穿絲綢衣服的商賈倒在地上,其衣衫凌亂,多有撕扯,正佝僂在一旁蜷縮著身子;而那驢車則半傾斜在吊橋上,應是人力掀翻,車旁站著一個身著灰布破衣老者,打著擺子低聲向那兵丁訴求著。
其中一個兵丁正一臉興喜地看著自己手中這張交子,另一個則是不耐煩推了一下那老者,抄其手中長槍就朝他打去,嘴里說道:“你個老棒子,這進城錢是老子要收的?啊,老子又落不到一個子,天底下可憐人多了,誰來可憐老子啊?”
陸均心中有些不忍便說到:“這位兵爺,且慢。”正巧和包拯喊道一起了。
那兵丁早就注意到他們,只見其一臉兇狠道:“怎么,你們兩個小赤佬,也要多管閑事?”說罷招呼城門口正在游曳的兵丁。
張家管事看情況不對,忙跑上前拉著那兵丁衣袖,低聲在他耳邊絮說,那兵丁掂量袖中的分量,笑著說到:“這不是大水沖了龍王廟,原來是張家的表少爺啊……”
而包拯身邊的小廝這時憋紅了臉叫道:“瞎了你們的狗眼,本縣縣令在此還不快來拜見。”
那兵丁聞言臉上笑容慢慢沒有了,冷著臉道:“拿縣太爺來嚇唬老子?這話在東城縣恐怕不太好使。”
陸均這時朝包拯望去,只見其面色平靜地走了出來,朝身旁小廝說道:“墨煙,取本官官憑來。”話語雖說平靜,卻也忍耐了極大的怒火。
那兵丁此時也有些驚疑不定,翻來覆去的看著手中這張官憑,嘴里仍是不肯示弱道:“我怎么知道你這是不是假的啊。”說到最后聲音越來越小了,他雖不識字,可明晃晃的官印作不了假。
這時城洞里鉆出來一個漢子,應是聽到風聲了,只見其身著皂綢衫,頭上裹著紫羅頭巾,一個兵丁忙跑去報信,那人聞言忙跑過來,看過官憑后,直挺挺的跪了下去,口中說到:“東城縣巡檢司巡檢杜大由,參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