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擦擦。”冉豹遞過一張紙巾來,繼續說道:“學校實驗室那邊聯系我了,說想讓你回去帶著他們補實驗進度。”
“嗯?”宋北望一聽,就準備答應下來。
但隨后宋北望轉念想到一件事情,腦袋突然就一下靈光起來。
在領導面前,得把戲做全。
于是,宋北望擤了一把鼻涕,說道:“主任,但是我喜歡干臨床啊,我還是想當一名真正的麻醉醫生。”
冉豹把手一攤,直奔主題,“你回去做實驗的時候,待遇和在醫院一樣。”
“啊,那沒事了。”聽到冉豹的話,宋北望很直接,整個人也不委屈了,“那我什么時候回學校去?”
“今天肯定來不及了,你想哪天?”冉豹問道。
見冉主任是商量的語氣,宋北望想了一下。
要是明天就回學校,那就來不及再帶一下徐慎了。
這么理想的研究生模板,我得好好把握住才行。
但如果明天繼續徐慎干臨床……等等,他臨床好像不用我帶了?
得想個辦法,讓他見識見識我的真正水平。
很快,宋北望想到了一個地方,于是他說道:“冉主任,我后天回去吧,明天我想回麻醉門診一天。”
“麻醉門診?”冉豹有些疑惑,沒搞明白宋北望想干嘛。
“嗯,我想回去,就明天一天。”宋北望搓了搓雙手,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從麻醉門診來,再從麻醉門診走,也算得上是有始有終嘛。”
“行,那你自己跟小何說吧。”冉豹起身,又去泡茶了,“我估計她這會兒正在排班。”
何必紅接完宋北望的電話后,也感到一陣奇怪,“回去麻醉門診?就明天一天?”
“干嘛不直接走了呢?多留這一天干嘛,不痛不癢的。”何必紅坐到電腦前,很熟練地把明天的麻醉科排班作了調整,繼續自言自語道:“博士就是博士,真是看不穿啊。”
下午時,麻醉科排班發到了各個群里。
眾人紛紛發現,宋北望、徐慎和皮凱凱的名字出現在了麻醉門診那里。
有人發現,也就有人議論。
“喲,麻醉科監察組這么快就解散了?”
“也不知道監察了什么,就看到宋大博士一天四處晃悠。”
“我聽說宋博士要回學校去了?”
“宋博士怕是舍不得走吧,學校那邊能發給他幾個子兒?”
“你知道什么,人宋博士可是冉主任罩著的。”
“你又知道什么,連這個什么徐慎和皮凱凱,那都是冉主任罩著的……”
第二天早上7點50,宋北望、徐慎和皮凱凱準時在門診樓的第三層碰面,麻醉門診就這一層。
三人皆是一身白大褂。
與在手術室時不同,在麻醉門診的崗位不需要更換專門的洗手衣,也不用戴醫用手術帽。
但口罩還是要戴的。
一見到宋北望,徐慎和皮凱凱就震住了。
還是那句話,人靠衣裝馬靠鞍,狗配鈴鐺跑得歡!
看這宋老師宋大博士,穿著白大褂加上不戴帽子,還真像老專家啊!
不說了,沖這锃光瓦亮的大腦勺,我也要掛您的號。
“你們吃早餐了沒有?等會兒還是挺忙的。”宋北望的聲音很是平淡,沒有了在手術室時那種焦慮的感覺。
徐慎和皮凱凱點了點頭,隨后跟著宋北望往麻醉門診走。
這時,皮凱凱低聲說道,“師兄,麻醉門診是做什么的?我還是第一次來這里。”
“凱凱,我也是第一次來啊。”徐慎回答道。
雖然“喧囂”系統里有相應的學習模塊,但麻醉門診還是有些特殊。
麻醉門診的特殊之處,就是每個醫院開展的業務范圍都不一樣。
“師兄,但是好奇怪啊。”皮凱凱壓著聲音,繼續說道:“我昨天問了幾個來過麻醉門診的同學,他們都說麻醉門診輕松得很。”
皮凱凱又抬頭看了一下前面宋北望的身影,確認他聽不到自己的說話聲,“但剛才宋老師說會很忙?”
“凱凱,我們先觀察觀察,忙也得看怎么個忙法。”徐慎答道。
這確實是徐慎所想的,因為他確實也不知道蓬萊醫院麻醉科的麻醉門診,究竟開展了哪些業務?
麻醉門診房間大約20平米,一左一右擺著兩張桌子,各有一臺電腦。
“等會兒你們先坐在我身邊。”宋北望發話了,坐在了左手邊的桌子后面,“看看我是怎么評估病人的。”
評估病人?倒也是,這算得上麻醉門診最基本的業務了。
不一會兒,來人了。
一個年輕女人摻著一個老太太走了進來,手里還拿著幾張紙。
年輕女人一看到亮晶晶的宋北望,臉上頓時大喜,把手里的幾張紙遞了過來,“醫生,麻煩您給我奶奶看一下,她今天能不能做無痛胃鏡?”
宋北望把紙接了過來,認真看著。
一旁的徐慎也在掃視著。
凝血功能、血常規,有異常值,但在可接受范圍以內。
心電圖和胸片都正常。
如果沒有特殊既往史,也做好了禁食水準備,那么這個老太太是可以做無痛胃鏡的。
也就是年齡大了些,到時加快胃鏡檢查速度,減少麻醉藥量,縮短麻醉時間就行了。
可宋北望一張嘴,就開始啰嗦起來,問得真是天南地北,夾著很多細碎卻無意義的問題,什么家庭住址、家里還有幾口人都問了起來。
其實在臨床問診病人時,醫生需要主動引導病人和家屬來回答自己的問題,以此獲取想要的關鍵信息。
可宋北望問得實在過于細碎和啰嗦,提問也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無形之中就耽誤了時間。
不過年輕女人和老太太倒是不嫌宋北望啰嗦,還覺得這個醫生挺負責的,也挺有人文關懷的,不愧是專家!
徐慎和皮凱凱也明白了,為什么宋北望會說忙了。
等年輕女人和老太太走了,宋北望側身對徐慎和皮凱凱說“你們聽明白了嗎?明白的話,你倆就坐到對面去,試著幫我評估一下病人。”
徐慎早就想這么干了,帶著皮凱凱坐到了右手邊的桌子后面,渾身充滿干勁。
來吧,接下來就開始瘋狂評估病人吧!
可現實是,都快12點了,凡走進來的家屬和病人,愣是沒一個人來徐慎和皮凱凱這邊。
都是拿著單子進來,看了看宋北望和徐慎,寧愿退出去排隊。
有時,還邊出去邊說道:“我還是等左邊的老醫生吧!”
然后搖頭晃腦的,還要講上一句廢話文學,“現在這些年輕醫生,實在太年輕了啊!”
于是,宋北望那里門庭若市,徐慎和皮凱凱這邊門可羅雀。
宋北望還時不時地往對面看一眼,那眼神仿佛是一種得意的笑。
年輕帥氣又怎么樣?還不是沒病人去。
頭發少點又怎么樣?這就是病人心中的白月光!
(求月票、推薦票和收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