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熬煮醬油,悠閑的夏天
大雨過后,河水水位暴漲。忙碌了一個春季的李道云,終于閑了下來。農田里早已修好的溝渠有效的疏導了泛濫的河水。
看著猛漲的水位,李道云不禁搖了搖頭。春天干旱,入夏沒多久又是這樣好幾天的連日大雨。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啊。
不過李道云也只是感慨了一番,原本還擔心會出現蝗災的他。已經不關心那件事情了,倒是這連綿的夏雨更是讓他擔心,自己這里是不是會發生水災。
很快他自己又搖了搖頭,自己的擔心應該是多余的。畢竟自己可是帶著村民在干旱的時候將河溝挖深了不少,農田里也修建了四通八達的溝渠。應該是不會出事的。
那些熬過了幾個月干旱的地方,在夏季開始下雨的時候,百姓們紛紛的拜謝上蒼的恩賜。當然對于大帝幫助他們挖井保住莊稼的恩情也是銘記在心。
百姓就是如此,誰對他們好或者不好,他們心中都有屬于自己評定的一桿秤。
大雨澆透額干涸許久的大地。雖然此前大家也一直在用井水澆地,但那也只能是保證莊稼不被旱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干旱的問題。正式這幾場大雨,不僅河水漲了上來就連原本水位下降很厲害的池塘也開始蓄滿了水。
雨后的野草長的很快,因為村里很多的事情都不需要李道云親自去忙碌,所以李道云反而是閑了下來。不知該做些什么的他便叫來了秦宇跟著自己一同前往了青龍鎮。
李道云在鎮上轉悠了一陣兒之后,便前來龍躍的家中拜訪。當李道云來的了龍躍家中,在龍躍的書房里跟他閑聊了許久,直到傍晚準備離開的時候,李道云意外的在龍躍家的院子一覺發現了竹子。李道云便跟龍躍索要了幾根。
“大哥,你的院子里竟然有毛竹啊。能給我幾個嗎?”李道云對龍躍說道。
“你要拿東西做什么?”龍躍很是不解的問道。
“做釣魚竿啊,平時沒事的時候去釣釣魚多好啊。”李道云子那里說道。
“你這日子過得真悠閑啊,不像我瑣事太多。”龍躍說道,“想要就自己弄幾根吧。我也沒想到這個東西能在這里種活。”
李道云得到了龍躍的允許之后,便讓人給自己找來了一把刀。然后便在那些竹子當中砍了幾顆,隨后李道云就告別了龍躍,和秦宇返回了桃源村。當然李道云他們回去的時候手里還多了幾個竹子。回到家中的李道云將弄回來的幾根竹子用火烤了幾遍,除了增加竹子韌性之外,還有就是給竹子進行矯正。
在李道云精心的制作下,李道云終于弄好了手中的這副魚竿。試了試竿子的柔韌性,很棒!接著李道云又找來了一些蠶絲。這些蠶絲是龍躍得知李道云打算做釣竿的時候送給他的。至于魚鉤嗎簡單的很,李道云用火將一根細小的縫衣針用火燒紅之后,彎成了魚鉤的形狀,接著有用火將其烤制通紅后迅速放入水中冷卻,就這樣李道云給自己弄個幾個魚鉤最為備用。
將這些個東西都弄好了之后,李道云便將這些東西都組合到了一起。一副簡單的釣竿就弄好了。這天,天空當中烈日一直都被云層覆蓋著。陣陣兒的風吹過之后卻沒有感覺到涼意,不過卻比烈日直射要好的多了。
李道云帶著釣竿提著一個小桶,便朝著山谷后面的那個大水泡子走了過去。沿途中,李道云在林中的土地里挖出了一些蚯蚓。
一些小孩子看到李道云手里的蚯蚓很是好奇的問道:“道云叔叔,你手里的這個東西是什么啊?”
“這個東西叫做地龍,也可以叫蚯蚓。如果這個東西多了的話,地里的糧食就會豐收。因為地龍能夠酥松土壤,增加土地的肥力。不過他也可以用來喂雞喂鴨,還能釣魚。這可是非常不錯的魚餌。”李道云對孩子們解釋道。
孩子們跟著李道云來到了水泡子的地方后,李道云便找了一處比較陰涼的地方將蚯蚓掛到了魚竿上,然后將釣竿一甩。很快魚鉤便沉到了水中。李道云在那里盯著水面上的浮子,等待著魚兒的咬鉤。
孩子們也不再出聲,只是坐在李道云的旁邊靜靜的看著李道云在那里釣魚。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感到無聊了吧,李道云直接往后一躺,便躺在了草地上看著那藍藍的天空,白云隨著風飄過。李道云對幾個孩子說道:“你們幫我看著點浮子,一但浮子沉下去了就告訴我。”說完便瞇上了眼睛在那里小睡了起來。
幾個孩子在那里盯著水面上的浮子,不知什么時候那個浮子已經開始沉了下去。一個小孩對李道云說道:“道云叔叔,浮子已經沉下去了。”
聽到這個話后,李道云一下就坐了起來,然后迅速的將魚竿抬了起來,不過還是晚了一步,讓魚脫鉤溜掉了。
“還是慢了一步,讓魚溜掉了。”李道云懊惱的說道。
“你們有誰想試試嗎?”李道云指了指手中的釣竿對孩子們問道。
“我想試試。”其中一個長的比較壯實的孩子對李道云說道。
李道云將手中的釣竿交到了這個孩子的手上,然后告訴他釣魚時要注意那些事情之后,又從新躺到了草地上。嘴角叼著一根草葉,瞇著眼睛看著那蔚藍的天空。
至于那個小孩子在接過了李道云手中的釣竿后,便非常認真的盯著浮子,在那里釣起了魚。
也許是因為天氣太熱的原因吧,魚幾乎就沒有咬鉤的動靜。
吹著微風,李道云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睡著了。直到下午天氣稍稍有了一絲涼意的時候,一直沒有動靜的浮子,猛然一沉。那個正在非常認真的盯著浮子的孩子瞬間便將釣竿給抬了起來。
只見那被拽出水面的魚正瘋狂的甩著尾巴,野生的就是野生的,活力果然很大。悠閑的度過了一個下午之后,在孩子的努力下他們終于有了第一條魚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