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短篇

意趣雜感

第二十八篇 孤獨的舞者

意趣雜感 粉色水滴 2999 2022-04-29 13:32:41

  一

  前些年還有些閑心,夏天的傍晚偶爾地去廣場溜一圈,然而,近年來卻不去了,不僅僅是因為居住的地方離廣場遠了,本身也懶得動彈,哪里都不想去。

  況且,這兩年的夏天怎么會這么熱呢!白天像蒸籠一樣,到了傍晚就更加的悶熱潮濕了,也就更不愛動彈了,只想靜靜地躺在家里看看書或電視,哪兒都不想去。

  其實,這兩年更加覺得自己變的越來越孤獨,越不愿意與人交往,也不喜歡人多,不喜歡熱鬧,只想靜靜地,干點自己喜歡的力所能及的事。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也不是說不喜歡和人交往,只是力不從心而已。

  看起來,人的情緒和興趣愛好都是和身體的健康,心境的好壞有關的,如果,一個人的身體不好,或是心境不佳,就不會往人多、熱鬧和歡快的地方去,更難以融入到那種場合和氛圍里,因而只能孤芳自賞,或獨自黯然傷神。

  人在獨處的時候,往往就會想起過去了的很多事情,而那些過去了的陳年舊事仿佛就在昨天似的,一幕一幕蜂擁而至——曾經(jīng)愛過恨過的,或是遇到過的好事壞事……總之,一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一擁而現(xiàn)。

  人們常說,愛回憶過去的事,是老了的特征,難道,我老了嗎?不可能!無稽之談。我還沒有年輕過怎么就會老了呢!

  然而,在獨自一人或夜深人靜時,確實是愛想曾經(jīng)的一些人和事。但,盡管如此,我決不承認自己老了,因為,回憶過去是對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路和經(jīng)歷過的人和事的一種肯定與思念。更不是眼下沒什么事可以做了,只有過去和只能活在過去了。

  在人的一生中,必定會遇到那么幾件事或個把人而影響到生活與思想,其中的某事或某個人恰恰就是改變生活軌跡的一個重大拐點與抉擇——

  對于我來說,無論是經(jīng)歷過的人還是事情,樁樁件件都深埋在心底,愛也罷,恨也罷,或者是思念也罷,都是財富與擁有,是成長中的調(diào)味劑,它使我品嘗到了生活中的千滋百味,也看到了人生的千奇百怪,所以,我會時不時地拿出來晾曬晾曬,免得時間久了,淡忘了。

  而就在這些晾曬的人中,我時常會看到一個人的身影。

  其實,這個身影我根本就不知道她是誰,更別提她的一些詳細的情況了,我之所以能時常想起她,是因為她的與眾不同。

  二

  前幾年,每到夏天的傍晚,閑來無事時就會和父母去廣場納涼。

  廣場上的人很多,有踢毽子的,扭秧歌的,以及一些別的娛樂,不過,更多的是遛彎的和坐在水泥臺上看熱鬧的,總而言之,就是,會玩的在享受生活,不會玩的只能做個旁觀者,而我們就是眾多的旁觀者中的一份子。

  我喜歡看踢毽子,母親喜歡看扭秧歌。

  踢毽子的人大都是年輕人,他們?nèi)齻€一伙兩個一幫的圍在一起踢一只雞毛毽,你踢給我,我踢給你,很有協(xié)作精神;而扭秧歌的人卻很多,大都是些上年紀的人,他們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拿著扇子,腰里系著大綢子,排列整齊一致地扭著。

  天色黑下來,踢毽子的人都散了,只好陪母親看秧歌了。

  我看秧歌只看一兩眼就足夠了,千篇一律的動作讓人乏味;相反的,我倒覺得扭秧歌的人要比看秧歌的人樂呵,至少他們是樂在自己的參與中而不至于傻站在那一動不動地看著沒遍數(shù)地重復著一種動作。真不懂母親在看秧歌時欣賞的是什么,怎么會越看越有味道呢?而我卻覺得好無聊啊!

  每次看秧歌,我欣賞的是敲大鼓的人。我會聚精會神盯著他們看,而且越看越激動,甚至想去親自嘗試一下。而我母親卻說,敲大鼓有什么好看的,就是個敲唄。唉!看起來,我和母親欣賞的東西就是不一樣的!母親永遠感受不到我看敲大鼓時,心里的那種激動與快樂,就像我永遠也感受不到她看秧歌的那種愉悅與歡樂一樣。那么,我們就各自欣賞各自的就好了。

  然而,有一次在觀看秧歌時我卻沒有欣賞我鐘愛的敲大鼓。

  那次,在一只扭秧歌的隊伍中,有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我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我想不止我一個人,在觀看這只秧歌隊的人群中,大部分的人都會被她吸引,并且產(chǎn)生興趣。

  三

  扭秧歌的隊伍有兩只,一只是穿著黑裙子,拿著花,拿沒拿扇子不記得了,而另一只是穿白長褲粉色上衣,拿著扇子和腰中系著大綢子,每一只隊伍都排列整齊地做著同樣的動作。就在那只穿白褲粉衫的秧歌隊伍中,有一個“舞者”。

  我之所以說她是“舞者”而不是秧歌,是因為她根本就不是在“扭”秧歌,而是在“跳舞”。

  她的舞步是那樣的嫻熟,舞姿是那樣的流暢,以至于占據(jù)了整個秧歌隊的風頭。

  兩只秧歌隊的距離不遠,每一只都圍了很厚的一圈人,這樣一來,使得每一只秧歌隊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獨自的場子。而那個“舞者”就圍著不大的由人圍起來的場子,視若旁人地獨自“舞”著。

  扭秧歌的人們服裝一致步伐整齊,而她,“舞者”的服飾卻是與眾不同。

  她頭上是一頂黑色的XJ式的小帽,在小帽的后邊垂下一條很長的假辮子,上身罩著一件XJ式的小馬甲,下身是一條朝鮮族的大裙子,腳上是一雙蒙古式的小馬靴,雙手拿著兩把大扇子,靈活地舞動著。

  她的打扮不三不四,但是,在服裝一致的秧歌隊中卻是獨樹一幟的。

  奇特的不只是她的裝扮,更是她的“秧歌”。

  她不和扭秧歌的人們扭在一起,她的路線總是在秧歌隊的外圍,但她又似是她們中的一員,既不離開又不融入,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與范圍;當扭秧歌的隊伍往左時,她就會做著騎馬的動作迅速地向右奔去,而等秧歌隊扭回到右邊時,她又“舞”回到左邊。她與秧歌隊格格不入,但卻又在其中。

  圍觀的人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著她。

  我甚至覺得她不是個“正常”人,不是神經(jīng)有問題就是精神病,不然,她怎么會與“眾”不同呢!

  我的眼睛一直不離開她,她“扭”得是那樣的好。每一招每一式,都是那樣的投入那樣的認真,而且,她的“舞步”里參雜著各民族的舞蹈動作,雖說雜亂無章,但每一個動作都是那樣的逼真熟練,至少,我這個不懂舞蹈的人都能看出來是哪個民族的。比如,朝鮮族,蒙古族……特別是拉弓射箭和騎馬奔跑的架勢,非常非常的像。其中,不乏秧歌的招式,那兩把大扇子舞動起來就像兩只翩翩起舞的大蝴蝶。

  她既不在意旁觀者的指指點點,也不在意秧歌隊步伐一致踩著鼓點忽左忽右的陣勢,她只顧一心一意地“舞”著自己;她是那樣的投入那樣的忘我,舞到即興時,她會快速地挪動著蓮花步圍著秧歌隊轉(zhuǎn)一圈,然后再回到與秧歌隊相反的屬于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世界。

  她似乎只沉醉在自己的“舞蹈”里,既不感到孤獨也不讓人覺得卑微,她不卑不亢,灑脫瀟灑地“舞”著;她的臉上是那樣的淡然,那樣的恬靜,似乎一切都不存在,而有的只是她的“舞”和她的獨芳自賞。

  四

  每一次遠離人群獨自暇思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個獨自跳舞的人。

  不過,有一次,我看到她獨自“扭”夠了就下了場,卸下行頭后,騎上自行車走了。而且走到正在議論她的我們身旁時還看看我們,一點都不像是異樣的人。

  嚇了我一跳,我覺得她聽到了我們在議論她,當她忽然經(jīng)過我們身旁,而我們戛然而止的住了聲時,她看看我們,平靜而得意地掠過我們身旁。

  我忽然從心底深處油然而起一種敬佩的感覺。

  從表面上看,她是孤獨的,大家都不和她一起玩,而她卻能泰然自若的自己“玩”,還玩的那樣的好,那樣的其樂無窮,獨芳自賞。

  古人云,大隱隱于朝,中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而她算是什么隱呢?我想,她應該是隱于“鬧”吧。

  說實話,我很佩服她的淡定,她的“孤獨”,她竟然能夠在那么熱鬧那么嘈雜那么議論紛紛的氛圍里而一點點都不受影響地沉醉在自己的境界中,真是一種“修為”。我想,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

  在當今如此之快如此之騷動如此之膨脹的社會中,有幾個人能做得到不受干擾不受影響而孤芳自賞,淡然自若呢!

  我覺得她不是在扭秧歌,而是在扭生活,扭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屬于她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日。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姚县| 长子县| 龙游县| 自治县| 类乌齐县| 赤水市| 随州市| 长春市| 马关县| 特克斯县| 合山市| 将乐县| 沂源县| 准格尔旗| 黄陵县| 阜新市| 沈阳市| 濉溪县| 新乡市| 陆良县| 故城县| 海宁市| 湘乡市| 临潭县| 宿迁市| 彭州市| 潮安县| 石棉县| 定日县| 南充市| 夏邑县| 错那县| 兴宁市| 监利县| 东乡县| 朝阳市| 金坛市| 大埔区| 阳江市| 贵溪市|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