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連子產的小迷弟孔子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也只能是嘟囔著:“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孔子只能說我相信子產,卻不敢和人掰扯起子產的“鑄刑鼎”行為究竟對不對。
而在子產“鑄刑鼎”之后三十五年,鄭國大夫鄧析于公元前501年私造刑法,因其書之于竹簡上而稱為《竹刑》。執政駟歂以私制刑書的罪名處死鄧析,但仍用其《竹刑》。
而晉國這邊也是在公元前513年,晉國的執政趙鞅、...
甚至就連子產的小迷弟孔子在知道這件事情之后,也只能是嘟囔著:“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孔子只能說我相信子產,卻不敢和人掰扯起子產的“鑄刑鼎”行為究竟對不對。
而在子產“鑄刑鼎”之后三十五年,鄭國大夫鄧析于公元前501年私造刑法,因其書之于竹簡上而稱為《竹刑》。執政駟歂以私制刑書的罪名處死鄧析,但仍用其《竹刑》。
而晉國這邊也是在公元前513年,晉國的執政趙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