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補丁更新:新的種族體系(一)
此次大更新不僅僅更新了中立亞位面的輝煌城毀滅后所化成的兩個大團本、四個小副本和兩個精英怪區域,還給爭霸位面加入了新的補丁。
這些補丁設定主要來自魔獸位面,算是給爭霸位面加入了一些邊緣種族體系。這些種族體系不可以由領主使用,純粹作為野怪勢力。
?。ú幌肟丛O定的可以直接跳到85章)
一、鷹身女妖:
這些生物聞上去遠不及看上去這么讓人舒服。她們擁有女性精靈一般優雅的頭、手臂和身軀,而腿腳以及翅膀則似乎屬于一種巨大的禿鷲。五彩斑斕羽毛代替了毛發,雖然容貌或許稱得上姣好,但冷酷的眼神和不夠清潔的面龐讓她們的魅力大打折扣。
描述:
一個流傳比較廣的傳說中提到,鷹身女妖的祖先是一群因背叛艾薩拉而被變成現在這副樣子的暗夜精靈女子。鷹身女妖對這個說法不置可否,相比下她們更關心自己現在的生活。對于任何敢于穿越她們領地的旅客,她們都會毫不吝嗇的把各種疾病和災禍作為禮物獻上,包括直接的人身攻擊和對飲食的污染等等。
鷹身女妖或許是魔獸位面上最不講衛生的生物之一。她們的巢穴里總是鋪滿了自己的排泄物。雖然鷹身女妖骯臟而狡詐,但這并不妨礙她們成為使用神術的好手。鷹身女妖的領域觀念極強,對任何闖入者都格殺勿論。她們的巢一般建在最高的樹或山崖上,能夠讓自己領地中的每一寸土地都盡收眼底。
從來沒人見過男性鷹身女妖。鷹身女妖們捕獲其他人型生物中的男性并強迫他們與自己交配。鷹身女妖們比較喜歡把這些倒霉的外族人五花大綁以避免反抗,而不是費心去營造什么合適的氛圍或是提升自己的魅力。這些俘虜會被使用直至……之后,最終則會成為鷹身女妖的美餐。即便長時間沒有抓到合適的俘虜,鷹身女妖仍然能夠相互交配并繁衍生息,所以有人認為她們捕捉男性受害者或許只是出于“換換口味”之類與生育關系不大的原因。相對來說,精靈、獸人和人類的男性是最受鷹身少女們歡迎的。
鷹身女妖的巢穴間通常不相往來,除了在她們領地的交界處。鷹身女妖之間因領地問題而產生的矛盾由來已久,通常她們會每隔一兩年就會大范圍集體聚會一次,討論領地的分配及繁衍后代的問題。
鷹身女妖天性貪玩,猜謎更是她們最喜歡的娛樂活動。有的時候,旅行者可以借助謎語來避免被鷹身女妖劫掠——不幸的是,如果你是男性而又在鷹身女妖們面前表現出了過人的猜謎技巧,她們肯定很樂意把你帶回家探討一下優等基因的遺傳問題。
鷹身女妖的社會:
鷹身女妖的日?;顒又饕ㄡ鳙C和相互間的打鬧,一起生活的姐妹間都有很近的血緣關系。她們不怎么挑食,并且絕對沒有浪費食物的情況發生——她們本來就是一群禿鷲般的拾荒者。她們會獵殺巢穴周圍的各種野生動物,但像科多獸這樣的大家伙則一般只有在食物極端匱乏的情況下才會冒險招惹。她們不太衛生的生活環境滋生出的大量蘑菇也是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而“長途跋涉掠奪牛頭人等人型種族的營地”之類的計劃只有到萬不得已時才會考慮。
解決了肚子問題后,鷹身女妖們會把注意力轉向對付闖入者和交配的問題上,而一般這兩個問題總能一并解決。鷹身女妖不挑剔食物,但對“配偶”的選擇并不馬虎——為了種族的強盛有必要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選擇精子庫。她們也會捕捉其他的野獸,尤其是雙足飛龍這樣的飛行生物,并像人類訓練獵犬般訓練它們。
在智慧生物中,鷹身女妖算不上什么高度社會化的生物。一般一個區域內最有經驗的薩滿祭司被稱為“風巫”,擁有一定程度上的群體行動決定權。鷹身女妖同樣需要一些與其他種族間的簡單貿易,以換取工具和有用的信息。而迄今為止唯一自愿與鷹身女妖建立貿易往來的種族是狗頭人,即便如此兩族間的貿易活動依然是小心翼翼且充滿猜忌的。
戰斗:
鷹身女妖對付敵人的方式都差不多,無論對手是動物還是人型生物。鷹身女妖社會對戰利品看得很重,很明顯一個鷹身女妖能取得什么樣的戰利品會決定她在姐妹間的地位,但具體到什么戰利品會讓姐妹們怎么看還未被外族所了解。同時,劫掠而來的戰利品也是與外族交易的主要商品。
鷹身女妖打包自己的排泄物作為“投擲武器”,寄希望于幸運的一擊能夠使對手短暫失去戰斗力從而為進攻創造便利。戰斗方式一般包括從空中不斷俯沖再拉起展開車輪戰,同時發出刺耳的尖叫干擾對手。如果需要用到法術,她們會一起對同一目標施放法術,將同種法術的威力最大化。如果敵人實力強勁,鷹身女妖會更謹慎的加以對待,設置陷阱和其他障礙物來觀察敵人的反應,并根據情況決定出擊、等待援軍還是干脆放棄。
鷹身女妖不衛生的生活習慣帶來的一個好處是她們已經對一般的疾病產生了免疫能力,但動植物的毒素和魔法產生的疾病仍然可以傷害到鷹身女妖。
二、薩特魔:
薩特魔是喜歡施虐的墮落惡魔。和納迦一樣,第一個薩特魔曾經是暗夜精靈。不過自那以后也有其他種族加入到薩特魔的行列中,并且他們現在全都是扭曲而邪惡的。他們熱衷于制造血腥與痛苦。
薩特魔的起源要追溯到上古之戰。在上層精靈中,有一個名叫哈維斯的暗夜精靈是艾薩拉女王最信任和親近的顧問。哈維斯是將軍團引入艾澤拉斯的罪魁禍首之一,隨著上古之戰的進行,他為自己的種族帶來了越來越多的苦難。但他最終在與年輕的德魯伊瑪法里奧·暴風的遭遇中被擊敗。瑪法里奧將他那充滿罪惡的軀體徹底摧毀了。
哈維斯為他的失利付出了代價。薩格拉斯折磨了他那失去身體的靈魂很長時間,最終認為哈維斯還存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他為哈維斯重鑄了一具軀體,一具長有裂開的蹄子、毛發蓬亂的羊腿、山羊一樣的犄角、剃刀般銳利的爪子以及一條長長的獅子尾巴的軀體。
薩特魔哈維斯在上古之戰中被擊敗。沒錯,哈維斯又死了一次,而且又是死在了瑪法里奧的手中。后來的薩特魔們將他尊為自己的造物主。作為自己腐蝕力量的一部分,哈維斯擁有用惡魔詛咒來將其他生物也變為薩特魔的能力,這也就是第二個、第三個乃至之后許多薩特魔誕生的原因。而新的薩特魔又可以去腐化出下一代的薩特魔,而讓薩特魔一族得以興旺。不過,近幾年來這種詛咒的效力已明顯減弱,所以如今已經很少能見到新的薩特魔了。
薩特魔的腐蝕代代相傳。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放縱自我成為一名殺戮者(雖然他們的本性依然存在),然后去把他們的對手大卸八塊。薩特魔魯莽卻又不缺乏耐心。他們是沉得住氣的捕食者,并且樂于在追獵中享受獵物的恐懼——不過有時他們的嗜血和喜歡施虐的天性也會占據主導地位。大部分薩特魔是盜賊或欺詐者,他們足夠冷靜以至于可以潛伏在樹林的陰影中等待伏擊毫無準備的旅人。然而當戰斗打響后,他們通常表現得相當瘋狂。
薩特魔社會相對松散,他們基本以小的氏族為單位活動。每個氏族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務。薩特魔憎恨那些不為軍團效命的人,同時他們個人間的合作關系也比較差。不過,所有薩特魔至少有一點是完全相同的,他們與任何暗夜精靈都不共戴天。
外貌:
薩特魔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部分他們原先所屬種族的體貌特征,尤其是面部和軀干部分。而證明他們是薩特魔的證據包括他們那裂開的蹄子、毛茸茸的羊腿、長長的獅尾、更長的肢體以及利爪和角。薩特魔的皮毛顏色十分多樣,那些前身為暗夜精靈的薩特魔大多是繼承了他們原種族的深紫色,不過土黃色和暗綠色也很常見。
區域:
薩特魔居住在北卡利姆多的森林中,那里在一萬年前已經是他們的家園。費伍德森林是他們最喜歡的居住環境。也有一些薩特魔居住于位于卡利姆多西海岸中部的凄涼之地。傳說有少量薩特魔在海上的一些森林覆蓋的島嶼上也有聚居地,但沒有證據來證實這一點。
從屬:
燃燒軍團。作為惡魔,薩特魔是軍團的成員。不過,基于他們混亂的天性,軍團間的內戰也時有發生。
信仰:
薩特魔幾乎不信奉任何哲學或宗教體系。他們的社會中沒有治療者職業。大多數薩特魔將哈維斯視為他們的創造者,并把他們的崇拜獻給了燃燒軍團。
姓名:
薩特魔的名字一定程度上來說繼承他們原種族的傳統,但注重于表現他們的獨特和腐化。他們的姓氏很多來源于他們邪惡的事實,也有一部分沒有姓氏。少數薩特魔會保留在其原種族內使用的名字。
男性:Zalan, Delmanis, Makron, Zevrim
女性:Akhzor, Marigore, Nektis, Zydaxxis
部族名:Banebreath, Darkthought, Thornhoof
薩特魔的生命歷程
薩特魔在300歲成年,然而作為惡魔,他們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衰老
薩特魔的身高體重
成年的男性薩特魔身高200cm至230cm,體重90至160公斤不等。而女性的平均身高要比男性低大約10cm,但很神奇的,她們的體重與男性幾乎無異。
三、猛犸人
猛犸人 Magnataur
艾澤拉斯有很多的看上去是將兩種不相干的生物拼接在一起而成的生物,而他們中最特別的估計要數猛犸人了。首先是因為大——他們的體型要遠遠大于最強壯的半人馬。站立的猛犸人高達20至30英尺,體重則有15到20噸。他們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怪物,不僅僅出于他們的體型——他們除了體型上遠超半人馬之外,其野蠻、冷漠與邪惡的本性也非半人馬可及。
猛犸人的不尋常處還在于我們不知道他們的來歷。盡管他們在外貌上和半人馬、樹妖之類的生物類似,但他們顯然不會是塞納留斯的子嗣。個人認為他們可能和某個上古之神有一定關系,但我幾乎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一點。他們并沒有表現出對上古之神的崇拜,同時似乎也不信奉任何其他的神靈。我沒有找到任何關于他們誕生的文字記載,甚至在傳說與謠言中也沒有這方面的信息——只有一些在熊怪中流傳的傳說表明他們晚于熊怪和尼拉布人出現在諾森德。猛犸人從未在任何人型生物的歷史中扮演過重要角色,但不久的將來這一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
絕大多數的猛犸人都是強大的肉搏者,手持巨棒沖入戰場,用他們無以倫比的體型與狂野制造著傷害與恐懼。當然也有少數特殊的猛犸人——包括通常擔任部族首領的薩滿祭司和更加稀有的獵人、斥候以及盜賊。無論到底有多少與眾不同的特點,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猛犸人即使稱不上全艾澤拉斯最致命的生物,也至少算是人們在諾森德最不希望遭遇到的家伙。出于未知的原因——可能是天災的迫害,這個種族正處于滅絕的邊緣,不過這種危機讓他們在最近一段時間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度團結。對于所有居住在諾森德的活物來說,這都可能是一場罕見的浩劫的前兆。
描述:
按通俗的話來說,猛犸人就是群強盜。他們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洗劫商隊或小鎮上,甚至——極少數情況下——合伙搶劫具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像猛犸人這種同族間都很難和平共處的種族并不多見,而且這些不和睦通常會導致流血事件。這或許是他們種族一直不興旺的最根本原因——我們應該慶幸,如果他們是一支高度團結的大軍,或許連天災都難以阻止他們前進的步伐。
體型越大的野獸,所需要的食物也就越多,因此猛犸人總是饑腸轆轆。他們可不是挑食的種族,當他們完成對商隊或隨便什么的劫掠之后,他們就會吃掉包括人和牲畜在內的一切不會把自己的牙齒搞壞的東西。
猛犸人比普通野獸聰明的地方在于他們懂得其他的人型生物可以為他們提供食物。在一些歷史文獻中提到,猛犸人曾建立過一些王國并奴役人類為他們勞動以生產食物。這些王國的壽命都不長,因為猛犸人普遍沒有足夠的耐性去處理各方面的政務。
那些厭倦了劫掠生活的猛犸人通常選擇轉行去打漁或者捕鯨。鯨類對猛犸人來說可是美味佳肴,而那些總能捕到鯨的家伙也因此受到高度的尊敬。
外貌:
猛犸人的半身屬于猛犸,而上半身則類似于毛發濃密而蓬亂的矮人——當然世界上不會有這么大只的矮人就是了。此外,他們還長有一對大得夸張的猛犸般的獠牙。他們很少穿著衣物,不過薩滿祭司們經常會佩戴劫掠來的珠寶。一般來說,猛犸人的身材直接關系到他的社會地位:最大最強壯的總是處于統治階級,即使對施法者來說也是如此。和大部分人型生物不同的是,猛犸人的身體發育貫穿了整個生命周期,因為他們中最年長的家伙通常也是最強壯、最難對付的家伙。
區域:
僅有的兩個有較大數量猛犸人分布的區域是龍骨荒野和風暴群山?;蛟S他們曾經的分布更廣一些,但和諾森德的所有其他種族一樣,天災的存在使他們損失慘重。
信仰:
大多數猛犸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盡管同一家族內的人通常有著相同的迷信。猛犸人一族有少量薩滿祭司,但他們那離經叛道的薩滿教義堪比森林巨魔。例如,猛犸人薩滿祭司通常在他們野蠻的儀式中活祭大量的人型生物——當然他們之后仍然會吃掉剩下的。總的來說,大部分猛犸人不信任魔法,他們只害怕那些最強大的施法者,例如龍。
歷史:
猛犸人的歷史依然有很大部分覆蓋著神秘的面紗,但我們了解到他們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是當地占有統治地位的種族。我們發現了少數古老的猛犸人王國破碎的遺跡,但以現代的標準看他們相當的原始和未開化,文明的發展程度僅僅到能夠制造簡單工具和住所為止。少量來自人類文明的早期文獻提到了被猛犸人抓走的人類奴隸,但數量并不多。
社會:
大部分猛犸人一生離群索居,也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社會體系。小規模的部族是存在的,而將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是對他們薩滿祭司首領力量的畏懼。大部分情況下,這些小部族會因首領被暗殺而散伙,但少數足夠強大的薩滿祭司可以使部族維持更長的時間——數年甚至數十年。猛犸人唯一承認的等級制度就是力量,因此大塊頭的或者能征善戰的猛犸人總能身處高位。數量不多的猛犸人薩滿祭司通常在群體中扮演著領袖的角色,盡管他們未必真正擁有領導才華。
猛犸人男女在社會中角色的區別僅在于女性在孩子出生后會稍微履行一陣子撫養義務。猛犸人沒有固定的發情期,當他們認為食物比較充沛時通常就會進行交配,然后雙方就再一次形如路人。母親主要教導孩子說話、打獵和制造武器,并會抓一些人類或其他人型生物回來讓他們陪孩子一起玩。而孩子獨立的標志就是能夠獨自打獵,然后母子關系即宣告結束,雙方都不會有什么依依不舍。
最強大的猛犸人勇士通常會選擇角斗士之路。關于猛犸人的記載中證明他們中有過奧術師和符文師存在,但無論在哪個時代都相當稀少。獵人和盜賊在猛犸人中也較為罕見,因為很少有猛犸人偏好遠程武器勝過近身肉搏,而他們的體型與盜賊隱秘行動的作風完全不搭界,不過也有猛犸人喜歡馴養野獸或設置陷阱進行伏擊。尚未有猛犸人成為圣騎士或其他神術職業的記載。
由于猛犸人大部分獨立生活,因此能相互遇到的機會不多。猛犸人較少進行同類間的自相殘殺,部分原因是他們懂得知趣地繞開塊頭更大的同類。如果你看到兩名猛犸人相互以死相搏,一般都是兩名男士在爭奪同一名姑娘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