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驚無險,我活著趕到了醫院。
這一年,是近好幾年罕見的酷暑,才七月頭子里,已經逼近40度天氣了。就這么幾個電風扇能有什么用,英子平時在家,我幾乎天天給他買西瓜回來,拿個大盆子,把西瓜就這么泡在水里一個下午。等她晚飯以后,我就切半個給他捧著,拿勺直接挖著吃,那可不是小西瓜,每個直徑都有三十公分左右,她每天都能吃上半個。
醫院里那年還沒裝上空調,我一身被淋濕,也沒干衣服換,一雙跑鞋已經可以在平地踩出水花了。
來到四樓的產科門口,醫生詢問后知道我是英子的丈夫,就馬上和我解釋了來龍去脈。
英子今天早上坐在床上數胎心,每天的“必修課”,剛開始一切都正常。但沒過多久,肚子里的寶寶不動了,數不到胎心了,趕緊喊護士過來。護士一看就發現情況部隊,胎兒缺氧,再不立刻手術,可能會有危險。但此時此刻只有英子自己一個人在醫院,家屬都不在,院方就采取緊急措施,先安排英子進入待產室,為剖腹產手術做起準備,包括各種儀器設備的狀態監控,主刀醫生和導樂也都安排上了。
但是手術必須由家屬簽字才能進行,產婦本人是不允許的。英子本身就容易焦慮,外加這次的突發狀況,在待產室里各項指標都因為她的心理狀態不好而都有些異常,醫院為了讓她冷靜下來也是花費了一番心思的。
也真的是不巧,就在這個時候,晴空萬里變成了暴風驟雨。我在這天氣下死里逃生,才來到醫院。我二話沒說,直接簽字。護士拿著簽字就送了進去安排開始手術。我遠遠地看著醫生護士把躺著英子的床從待產室里退了出來,轉彎進了手術室。就這幾秒的時間里,看得出英子的表情還算可以,應該已經調整好她的狀態了。
我焦急地站在大廳里等待著新生命的誕生。
此時此刻,我鬧鐘突然回想了當年我出生時,我父親的樣子,因為閃回的原因,我以第三人稱視角看到過我父親等待我出生時的樣子。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保持鎮靜的,我是像個熱鍋上的螞蟻,畢竟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兩手無處安放,一會撓頭,一會叉腰。剛坐下,看看地板又看看天花,拿起放在身邊的報紙,把每一個版面都翻了一遍,卻沒發現其實報紙是拿反的。站起來從大廳頭走到大廳尾。
護士也算是見怪不怪了,我這種頭一回當父親的人,身邊又沒人陪著的,的確是會站在那邊團團轉。捂著嘴坐在那邊樂。我看到她那樣子,也只好用苦笑回應她。
我直到打了個噴嚏,才發現自己似乎是被吊扇吹的感冒了,外面下著的暴雨,讓室內的溫度一下子降了好幾度,我繼續穿著這身肯定要感冒了。但是脫了光膀子,可是有傷風化的。只能忍著了。
孕婦剖腹產,根據我理解下來,還是非常辛苦的。由于為了不影響胎兒,是不能打全麻的。只能在皮膚附近打局部麻醉。而其實對于產婦而言,只不過是減輕部分的疼痛而已,事實上仍然是非常難忍的。旁邊的導樂必須不停地與產婦進行語言溝通,手術持續多久,他們就必須聊多久。而且還不能與產婦聊那些簡單的,必須要勾起產婦的思考的。目的除了能分散產婦的注意力外,還能讓產婦的各項機能能夠因為大腦的活躍,而保持正常范圍。
我們選擇的這家產科醫院在當時也算是上海比較先進的,早前就通過關系了解過,這家產科醫院的專家都是在國外學習過更先進的產科知識的,對于婦產科的認識相對于國內絕大多數的醫院來說,是獨一檔。他們更愿意嘗試當前國際上比較先進和流行的技術進行。雖然對于當時的社會水平來說,有一點過于超脫了,但是對于行業的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往遠一點說,我那可愛的孫子,也是在這家醫院出生的。這家醫院的產檢以及產婦的安排,都是更多考慮產婦的情況,最早采用預約制的,減少了產婦的折騰。據我所知,國內第一家水下分娩也是這家醫院。所以我們的選擇還是比較正確明智的。
在門口站到全身發麻,手術室的燈暗了。我被安排去簽一些單子,包括產婦的產后注意事項,以及需要我準備的物資等。
“這是……生完了?”
護士頭也不抬地答到:“是的,快點簽字,我還要進去幫忙呢。”
“好好好,我簽字,我老婆呢,孩子呢?”我邊簽字邊連聲詢問。
“產婦狀態還行,手術那么久,需要休息,我們會安排進產后護理室的,那里家屬不能進,你把東西送到護士臺就行了。那邊是空調間,休息起來比外面好很多。放心。男嬰,七斤二兩。”
“好,謝謝,護士。”
“男嬰……男嬰……七斤……二兩……男嬰……”我愣在那邊自言自語。直到身邊一個老阿姨把我排回神,“恭喜哦,生了個兒子。你有福氣哦。”
兒子!我這才反應過來,我已經是一個爸爸了。雖然我站在那邊,兩眼發直,但是我全身因為興奮,一直在發抖。兩個拳頭緊緊捏著。
我故作鎮定地一路走下樓,整個人僵著,走路動作可能都顯得不夠協調。我只不過是為了極力掩飾我內心的興奮,拼命壓抑著,就是不想讓人發現我內心的喜悅。
出了醫院大樓,看到天上的雨已經停了,陽光從烏云的破縫穿透下來,在地上照出了一道光輝。天邊的彩虹漸漸地掛了上去。空氣里彌漫著水氣,呼吸到我的肺里,我突然感覺渾身成功弄滿了力量。
我向前一躍,從四階臺階上跳了下去,兩手舞向空中,口中控制不住地大聲喊道:“我當爸爸啦!”
我完全沒有注意到身邊是不是有人被我突如其來的喊聲嚇到,但是我真的很想和他們分享我激動的心情。
門衛的大叔看到我出來了,也是猜到了我等待情況了,小瞇瞇地對我說:“恭喜啊小伙子,要給我發紅蛋哦。”
“好嘞,我這就回家取紅蛋去。”
我一路騎著這輛自行車就往家飛馳回去。
剛到家,我父母還不知道英子已經生好了,看我神經兮兮的樣子,還說我都三十歲了,怎么還像個小孩子一樣人來瘋。
“爸!媽!英子生了!給你們生了一個孫子!”
我父親一如既往地很淡定,坐在那邊喝著茶。嘴里不住地重復著“好!孫子好啊!生了就好啊!”
而母親則沒那么淡定了,因為二哥的媳婦生了孫女,母親一直以來都不敢過于關心英子什么時候生,因為失望過了之后,就怕連續地失望。但其實她也是拼命壓抑著自己,而今天終于可以釋放壓力了。我真的是好多年沒見過母親笑得那么開心了,兩個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52歲的她終于實現孫輩兒女雙全了。連忙問我什么時候可以去醫院看看。
“三天后,我現在先去送喜蛋去,晚了就不吉利了。”
“好,快去快去,三天后是吧,我們一起去。”母親馬上就開始準備起醫院要的物資了。
那天我也不記得跑了多少家了,只知道自行車籃子里,一百個雞蛋,直到最后一個送出去了我才回家,到家天漆黑的了。
……
三天后,我們到了醫院,英子的狀態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從產后觀察病房轉移到了普通病房了。我聽英子說,產前住的是40個人的大病房,那個房間因為人太多,每人也就一個簾子圍著,住的非常難過。而產后的觀察病房,是一個有空調的房間,她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夏天能睡得那么舒坦,而兒子一直躺在身邊,她感覺到非常安心。那個房間小很多,才十六個病床。
和現在當然不能比了,現在的產科病房,大的也就六個人,小的甚至有單人VIP病房。時代的進步,對于產婦來說,真的是非常大的福音。
母親看著自己的孫子,嘴里卻嘀咕起來,“怎么長得那么黑啊。太丑了。”但是她不敢大聲,也知道英子生孩子辛苦了,怕她聽到不開心。
但父親卻駁斥她,“你懂什么,小孩子剛生出來看得出什么,將來一定是個帥小伙子。”
我父母其實這輩子都是在這種斗嘴中度過的,倆人的感情也是靠著互相斗嘴維系著的。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安排的,好多巧合都這么的發生了。我是在我父親30周歲那年出生的,而我的孩子,也是在我30周歲這一年出生的。由于我的父親和孩子相隔了60年,所以他倆都是屬龍的。一條大龍與一條小龍。兩條龍在一起非常的親。遠超家中的其他人。我的孩子也特別討人喜歡,再后來的日子里,身邊的人看到他無不上前捏捏他的小臉,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我父親屬龍,母親屬鼠。而我的兒子屬龍,他未來娶到的妻子也屬鼠,而且他倆表面上經常斗嘴互懟,但卻樂在其中,越斗關系越好。與我的父母如出一轍。這我堅決不信是巧合。
母親走到英子和寶寶的身邊,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個存折,直接塞到了寶寶的手上。這時候小孩子手上捏到什么都是不放手的。湊到英子耳邊不知道說了什么。神神秘秘的。
后來英子告訴我,我母親那天直接給了她1萬元,要知道那個年代,我們的工資也就一百多。擺在現在,我母親就如同直接給了50萬一般。
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母親竟然藏了那么多錢。這是把一家一檔都傳給了自己的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