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李儒的心思
贊,一萬個贊!
“主公果然恢復了以前的英姿,妥妥的中興之主也!”
“哈哈,主公終于從洛陽的紙醉金迷生活之中,走了出來,大事必成也!”
“待大敗諸侯聯軍之后,這天下再也沒有什么,可以阻攔主公腳步的呢!”
董卓這英姿勃發的樣子,讓一旁的李儒感動不已,也感慨萬分。
自從,西涼軍入駐洛陽之后,包括董卓在內的西涼諸將,全面沉溺于洛陽繁華之中,天天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醉生夢死。
但是現在,在諸侯聯軍的刺激之下,董卓得以雄起,又恢復了他天下第一諸侯的雄姿。
從現在開始醒悟,收拾殘局,正當時也!
這也讓原本李儒死寂的心,重新恢復了一下。
再也沒有比輔佐的主公,能振奮精神,更讓人開心雀躍的事情。
“少不了還要替主公好好的謀劃一下,先剪除內憂,而后掃除外患,大事可定也!”
想到了這里,李儒變得更為堅定起來。
“各位都下去準備,三日之后,大軍出發!”
“是,遵命!”
這個時候,董卓也吩咐已定,眾人各自散去,準備去了。
只有李儒一個人,尚沒有離開,還在位次上好好的站立著。
董卓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對此很是詫異。
“文優呀,怎么不下去準備,莫非還有什么意見不成?”
“哦,主公英明,儒深感佩服!”,聞言,李儒反應過來出言恭維道。
“哈哈,過譽了,不過是簡單的應對之法而已!”
雖然董卓如此謙虛的說,但他嘴角上的得意,那是有目共睹。
對此,李儒自然是知道,也沒有說破,趁著這機會,便繼續提醒道。
“此戰對付諸侯聯軍,那是必勝的,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哈哈,沒錯,就是這樣!”,董卓笑著同意道。
李儒話鋒一轉,提醒道,“只是我們西涼大軍這次傾巢而出,保不住內部生亂,如無防備的話,事可憂也!”
將他的提醒,董卓也反應過來了。
“恩,此言有理!”
趁機,李儒又繼續道,“要知道這朝廷之中,忠心大漢的人,大有人在。原本有我們大軍壓制,他們翻不了什么風浪!”
“但是現在的話,我軍傾巢而出,他們必有異心,一旦和諸侯聯軍聯絡的話,里應外合,定生禍亂!”
“沒錯,這些垃圾們,很是忠心大漢,亡咱家之心不死,這次定然會趁機作亂!”
說到了這里,董卓那是氣得咬牙切齒。
“要不是你勸說,要拉攏這些大臣,老夫早就拿他們的腦袋下酒了!”
“這些亂臣賊子,不殺不足以威懾天下!”
最后這話,董卓說的那是殺氣騰騰,恨不得現在就結果他們。
李儒現在正是為此,見說的這里,他自然不會錯過,當即接話同意來。
“沒錯,現在正是主公大開殺戒的時候,儒也正有此建議!”
雖然對于李儒的建議,董卓同意,但還是問出來心中的疑問。
“恩,這好像和之前的打算違背,為何如此?”
李儒淡然的笑道,“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正好用這些人的頭顱,來威懾不從者,威震諸侯聯盟!”
“哈哈,沒錯,早該如此,此言甚合孤意!”
說的很有道理,也和董卓的心思,他自然沒有任何反對的理由。
李儒又趁機獻計道,“這次諸侯聯軍以袁紹為盟主,袁術為糧草官,其他的俱是他們袁氏故吏,由此可見,這袁氏必不可留!”
見董卓聽得很是認真,李儒建議道。
“儒建議,滅袁氏滿門,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哈哈,好,很好。老夫早就看袁隗這個老家伙不爽了,現在正好,殺一儆百!”,對此董卓自然萬分同意。
袁氏,雖說那是天下一等一的豪門,也是現在大漢第二大世家,可謂是威名顯赫。
但在董卓和李儒看來,這和殺雞屠狗,沒有任何的分別。
唯一有所區別的話,不過是多費些力氣而已。
殺心漸起,主意已定,自然要拿這袁氏一門開刀。
見董卓上道了,李儒又繼續建議道。
“誅殺袁氏一門,非奉先不可,請主公明鑒!”
對于讓呂布去動手,董卓雖然心中有點詫異,但也沒有多想,就同意了。
“很好,老夫這就下令,讓奉先我兒,親自動手!”
“主公英明!”,李儒趁機贊道。
這等于是了卻了心中的一件煩心事,董卓的心情大好,又對著李儒追問道。
“還有什么好的建議,文優你全部說出來,老夫必準,哈哈!”
就是董卓不問,李儒也會繼續提議,現在這樣,自然那是毫不保留,將他的想法,一股腦的吐露出來。
“儒建議從西涼調回張濟、樊稠兩位將軍,讓他們把守長安,以防西涼馬騰和韓遂!”
“讓牛輔將軍屯兵于弘農,接應我軍,也伺機而動!”
“令徐榮將軍,駐守滎陽,隨時待命!”
雖然不知道李儒如此勞師動眾的用意,但本著他肯定不會害自己的想法,董卓笑著全部同意。
“嗯嗯,沒錯,這些建議不錯,老夫全部照準!”
“主公英明,儒感激不盡!”,這讓李儒很是感動。
“哈哈,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董卓笑著寬慰起來。
李儒也跟著笑道,“哈哈,是的,岳父大人!”
最后,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些具體的細節,便傳令諸將,各自行動起來了。
直到這個時候,李儒才算是徹底放心下來。
他真的是為了董卓大業而不遺余力,為了能夠萬無一失,他這次可謂是算無遺策。
在內,不單單是鎮壓保皇派的實力,讓整個洛陽完全處于西涼軍的掌握之下,哪怕是傾巢而出。
而且,讓呂布去親自動手的用意,也是為了徹底將呂布的并州軍,綁架在西涼的戰車之上。將這兩支最強的軍隊,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
于外,集合大軍于虎牢關、汜水關前線,和諸侯聯軍一決死戰。
于側面,讓牛輔帶著大軍接應,一旦前線不順的話,尚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于后,讓徐榮駐扎在滎陽,就是為了大軍斷后。萬一不勝的話,也好帶著大軍,撤回長安之地,別圖東山再起。
最后,讓張濟和樊稠,鎮守長安。除了防備西涼馬騰以外,也存著為大軍保留最后一塊退路的打算。
事成,可以威震天下,主宰四海!
事不成,退回西涼,亦可割據雍涼,威懾群雄也!
這便是李儒計策的用意,也是他最終的心思,最完美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