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熙最近又養成了讀書的習慣,還是之前那一本有關講國學的好書。
其實,小時候的憐熙很愛讀書,《讀者》,《意林》,還有《席慕蓉散文詩集》,還有些文摘,養生之類的。只是后來社會慢慢的發展,也有了手機,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全,導致很多人都忘記了,讀書,到底時怎樣的一種感覺。也忘記了,可能以前讀書時候的自己是什么模樣了吧?人們的思維越來越快,辦事效率也越來越快,見過的的世面,結識的人脈越來越廣,只是自己原本的樣子,自己還記得嗎?怕是那些過往,有些人會認為是自己的珍貴經歷,而有些人會認為那是自己不堪回首的過去,還會嫌棄那些如當初一般的人,那他在嫌棄什么,是在嫌棄那個過去的自己嗎?
憐熙覺得,讀書總比看手機好,而書,一天不宜讀太多,讀太多了,怕是消化不了。什么樣的道理,憐熙覺得也要慢慢消化,慢慢的知道是怎么樣的一回事。
憐熙覺得卿揚一個人在院里,而自己本來想著初六去陪他的,只是她睡過頭了,而初八,卿揚剛好被安排做氣管鏡,所以她初八再過去也未嘗不可。只是初七那天晚上,憐熙想訂早上七點的車,所以還真得早睡,不然真的是起不來的。
憐熙送卿揚的小禮物,不知卿揚會不會喜歡,這些香丸子,整整18顆,可是耗費了憐熙三天的時間呢。
憐熙還想著,等到卿揚回家一看,家里簡直煥然一新的樣子,垃圾桶,垃圾袋,包括入門和浴室門,廚房門的地墊,都是新的。也算是給你出院辦的歡迎儀式吧,也讓家里干凈干凈。
自打第二次卿揚肺部發現炎癥,憐熙就養成了開窗通風的習慣,讓些新鮮空氣進來,憐熙覺得,這個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兩三天的掃一次地,應該是管點用的吧。
而今,再讀老子的:“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這句話,憐熙只讀出了八個字:看淡一切,一切隨緣。
而若是卿揚出院后,憐熙會讓他陪著自己先在家打一個月電話,適應一下,找工作的事情不著急。或者憐熙先出去找點工作做,掙點錢,或者天暖和了,就出去趕個集,擺個攤的。先掙點現錢。回家之后呢,她也跟卿揚說好,以后少看手機,有輻射。多聽聽她彈琴,看看她練瑜伽,制香,拍視頻,總也比看手機上的短劇好。
她記得,她剛跟卿揚在一起的時候,在西營村的時候,卿揚辭職的三個月里,而憐熙仍在上班,都是憐熙在日常上花錢之類。
如今,也只是又遇到這樣的情況了而己。憐熙是這樣想的。以前憐熙能做到的事情,現在的憐熙仍舊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