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民心?
大理寺大牢。
鄭先躺在稻草席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發酸的氣息。
一絲月光通過小小的細縫照射在他的臉上。
旁邊的中年男子看到鄭先的模樣,嘴角帶著不屑。
只要來到大理寺大牢,沒有通天的本事,一輩子別想從這里出來。
“大兄弟,你是為了何事進來的?”大漢聲音粗狂。
鄭先沒有理會。
大漢見狀翻了一個身,又繼續睡去。
鄭先盤膝而坐。
思考著接下來的解救之法。
也不知道長安城現如今怎么樣,有沒有引起轟動。
按理來說,現在長安城應該都是他的名字了吧。
之所以選擇將詩寫出來,就是為了造勢。
……
鄭觀禮扶額,太陽穴突突直跳。
看了一眼旁邊的富貴,聲音沙啞道:“少爺被帶走之前,除了剛才你說的,還有沒有其它話。”
見富貴搖頭。
他嘆息一聲,也不知道先兒如今怎么樣,進了大理寺恐怕……不不不,先兒既然報信回來,肯定沒有大事。
該死的世族,平日里仗著自己底蘊豐厚,竟然連圣上都不放在眼里。
心里卻沒有驚恐萬分,不知道為何,他心里認為鄭先定會平安無事。
站起身來向祠堂的方向走去。
鄭觀禮點上三根香,嘴里念念有詞:“求祖上保佑,先兒這次一定要平安無事,求圣上寬宏大度,饒了我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兒。”
念著念著,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富貴蹲在院子里,看著地上的螞蟻,抬起腳重重踩了下去,發泄著心中的不滿。
可恨自己不能代替少爺受罪。
從鄭先封子再到入獄,短短兩天的時間。
長安城犄角旮旯全是有關鄭先的話題。
“你知道嗎,華縣子被圣上關進大牢了,要俺說,圣上這次肯定是受到奸人挑唆。”
“好好喝你的羊肉湯吧,這些和我們這些老百姓有什么關系,況且,鄭先惹得誰,你又不是不知道。”
“唉!是啊,竟然敢惹崔氏。”
談話的那人喝下一口羊湯,砸吧了一下嘴巴,“老板,你這羊肉湯摻假。”
小老百姓只要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至于誰被抓進大牢,這些只是閑談罷了。
而平康坊等上雅場所則是另外一回事。
曲江池的那一首詩香玉,經過一天時間的傳唱,可謂是家喻戶曉,不少佳人更是羨慕不已,投向小香兩姐妹的目光中帶著羨慕與嫉妒。
而長安城的才子們更是將鄭先那一副家事國事天下事的對子視如珍寶,更何況還有后者的那一句“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無疑是給其中一些才子指明方向。
對鄭先的態度也從之前的不屑,轉變為人生導師的地步。
當然這一切,鄭先都不知道。
此刻的他正在用石頭刻字。
很快。
“鄭先到此一游。”歪歪扭扭的字跡出現在石墻上。
帝王無情,果然說的沒錯。
小香兩姐妹肯定在為我擔心,至于阿耶肯定眼睛浮腫,在給祖先上香。
夜香樓。
小玉坐在銅鏡前,看著手絹上的詩,落下一滴晶瑩的淚珠。
小香拍了拍姐姐的香肩,開口安慰道:“鄭公子福大命大,一定會相安無事,你再不吃飯,等鄭公子出來后,得多心疼啊。”
小香看著面色憔悴的姐姐,鼻子一酸,眼淚也不爭氣的流了出來,哽咽道:“姐姐,鄭公子會沒事的對吧。”
兩名女子抱在一起,哽咽的聲音從閨房傳去。
站在門口老鴇抬起手懸在半空,嘆了一口氣,背過身向其他樓閣走去。
大理寺公堂上,長孫無忌端坐在上首,面帶嚴肅,眼神示意左側的刑部尚書張亮,右側的御史大夫韋挺后,一拍驚堂木:“傳犯人。”
心中嘆息一聲,今日這件案子審理期間,天下的百姓不知道怎么戳自己脊梁骨。
李世民故意將鄭先殺了縣令的事情隱瞞,其目的也是為了不讓天下恐慌,況且發生這樣的事情,對于朝廷威儀會大打折扣。
如今被那些世家提起,圣上現在估計頭疼不已了吧。
鄭先被帶到大堂。
臉上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拱手道:“下官拜見各位大人。”
鄭先的爵位未奪,目前來講他還是大唐的華縣子,見了官員不需要行跪禮,拱手行禮就行。
長孫無忌頷首道:“鄭先你可知罪。”
“丞相大人,下臣不知道有何罪。”
鄭先就這樣直視著高堂上的眾人,嘴角浮現一抹冷笑。
泥人還有三分火氣呢。
長孫無忌眉頭微蹙,看著臺下的鄭先,厲聲道:“如實招來,為何在沒有圣上的旨意,私自調用禁軍殺害吳山縣令林海。”
“來人,將當日與鄭先一同前往的禁軍全都一并招來。”
長孫無忌今日特意讓大理寺的門打開,目的就是為了讓長安城的百姓知道真相。
這樣一來,倒是便宜了鄭先這小子。
對于百姓的謾罵,自己早已經習慣。
百姓只知道天下是圣上做主,可是卻不會想到,圣上也有他的難處。
很快。
三十多人的禁軍被押來,寬敞的大堂一下子就顯得很擁擠。
王武站在鄭先旁邊行半跪禮:“卑職拜見丞相,尚書,御史大人。”
張亮眼睛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兩人短暫對視一眼。
韋挺則是眉頭一皺。
說好了只審問鄭先一人,怎么連禁軍也牽扯進來了。
長孫無忌將兩人的神色盡收眼底,嘴上帶著微笑道:“三司會審,哪怕是圣上的禁軍都不能逍遙法外,兩位大人覺得如何。”
張亮,韋挺二人頷首,算是答應。
你是丞相,你了不起,你說了算。
長孫無忌喝下一口茶湯,這才舒心道:“王武,從實招來,鄭先在吳山縣可賄賂過你們?”
旁聽的百姓,一聽鄭先竟然敢賄賂禁軍,臉上帶著詫異。
怪不得圣上會將他押入大牢。
王武挺直腰板,朗聲道:“丞相大人,華縣子確實承諾過,只要將林海殺了,所得贓款其中有一成分給我們。”
接著從懷里掏出一個賬本,“稟丞相,這是當初吳山縣統計的賬本,還請過目。”
長孫無忌翻看了幾頁,沉思片刻,吩咐道:“將當初清點的贓款對比,看一下是不是少了一成。”
一個時辰后。
“兩位大人也核查一下為好。”
長孫無忌翻看了一下兩個賬本,仔細核對,才交給張亮兩人。
“這……”
“上繳國庫的臟款與賬本一致,禁軍并未收錢啊。”張亮一聲驚呼。
大堂內無比和諧,像是早就排練好的一樣。
長孫無忌嘆息一口道:“是啊,剛才老夫核對一下,也是發現奇怪,禁軍并未收受賄賂。”
“禁軍將士先退下。”隨后又居高臨下看著鄭先:“為何要殺害朝廷命官。”
鄭先這才看明白,原來李世民這老陰……老朝堂,原來是玩這一出。
“林海草菅人命,魚肉百姓,販賣大唐兄弟姐妹于異族,搜刮民脂民膏,人人得而誅之。”
長孫無忌看著正義凌然,腰桿子挺直的鄭先。
突然覺得這廝……怎么有點像告我御狀的言官們。
韋挺一臉平靜的看著鄭先,捋了捋胡子。
朝廷的大臣誰不知道這件事情,只是……規矩就是規矩。
再牛逼哄哄的人,惹到不該惹的人,這是你的錯。
眼中帶著可惜,鄭先是個當御史的好苗子,可是……唉。
長孫無忌和張亮兩人對視一眼,想起了昨日兩人面見圣上的場景,至今難忘啊。
長孫無忌輕咳一聲:“退堂,明日再審!”
……
人們會選擇性忘記一些事情。
三月前鄭先殺縣令確實引起了一個范圍的轟動,可是很快就被平息了。
如今舊事重提。
加上在大理寺旁聽的人一傳播。
瞬間。
長安城上到八十歲老叟,下到三歲小孩,都知道了鄭先這個名號。
本就因為吟詩在長安城風頭正盛,如今遇到這樣的事情。
大唐的百姓坐不住了。
紛紛請愿。
試想一想,誰不想能有一個青天大老爺能為自己主持公道。
眾人義憤填膺,紛紛指責朝廷。
可是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
矛頭又指向另外一邊。
鄭公子為救心上人,被惡少威脅,鋃鐺入獄。
鄭公子一怒斬狗官,被世族記恨,逼宮殺臣。
富貴看著少爺給的錦囊,又擠進另外人多的地方。
立政殿。
李世民看著旁邊溫順的李承乾說道:“接下來該怎么辦,不需要朕教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