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沒回去,徐芬就打來了電話。
“我結婚了……”許久,徐芬說道。
我無語。
我能說什么呢?
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盡管距離畢業僅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
我們從那以后再也沒有聯系。一段愛入骨髓的感情就此石沉大海,無聲無息了……
盡管我有萬般不舍,我也不能在跟她聯系了——她已嫁人,成為了別人的老婆,從道德上我們不能聯系,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允許我們聯系,我更不想讓她的婚姻因為我們的藕斷絲連而出現問題,那樣她不僅身體上可能會受到傷害,心靈上也會受傷,那樣的結果不是我希望的。
畢業后我被分配到鎮上的一中做老師。一中坐落于一片田地之中,四周是密密麻麻的玉米地,一人多高的玉米稈把學校圍得嚴嚴實實。
我從農村考了出去,成為了“城市戶口”,畢業后又回了農村。盡管回了農村,但是戶口在鎮上的教育辦公室,依然是“農轉非”戶口。在農村人眼里,我依然是“香餑餑”,于是,我家的門檻被提親的媒人快踏破了!
在農村做正式的老師是尷尬的。除去愛情,如果通過其他方式找老婆,是處于兩難境地的:同樣農轉非的女孩不愿意找在農村工作的雖然是正式工的老師,而這樣的老師又不愿意找農村的姑娘,可是在農村里農轉非的女孩能有幾個?學校里又沒有合適的,于是像我們這樣的要么放低“門檻”娶一個農村的,要么就先單著,等待合適的人。
而我,不是不想找農村的,而是還不能從徐芬的影子里走出來。
別人介紹的我不見,別人氣鼓鼓的走了,影響不大。
我本家的一個二嫂給我介紹了一個女孩,據她說這個女孩很好,長得漂亮,個子也高,性格脾氣也不錯,她讓我媽趕緊把我叫回來跟人家女孩見面,我媽就給我捎信讓我回家,我還是那個態度,不見,二嫂很生氣,等我回到家里,二嫂正跟我媽聊天,一看見我臉就拉下來了。
“別人介紹的你可以不見,我介紹的你也不見?我能糊弄你嗎?”
“嫂子,我真的沒有心情相親……”
“弟弟呀,一個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不能為了一棵大樹而放棄整片森林吧?”二嫂就像個演說家,她的話一套一套的。
我無奈的笑了笑:“嫂子,我……”
“你今天不走吧?”
“不走……”
“那好……”
下午,我正跟媽媽聊學校的事,二嫂來了,她的身后還跟著一個女孩。
女孩怎么樣我是一點印象也沒有,我也沒聽見二嫂和我媽還有那個女孩說了什么,我只覺得自己的腦袋嗡嗡的,像是喝醉了酒……
學校里新分來了幾個老師,大多是女生。跟我一樣單身的其他男老師都認為機會來了,于是分別與自己看好的女老師使勁套近乎,想把同事關系上升到“同床”關系,跟我關系一直走的很近的殷老師最早“得手”,他勸我也趕緊“動手”。
“這些新老師里面大家都看好的是張老師——目前只有富二代出身的高老師——他正好跟你同姓——只有他在追求張老師……”
“既然看好她你怎么不追?”我還是心不在焉,隨便跟他聊天——他剛追上的徐老師家里有事回去了,不然他可不敢跟我在這里說喜歡另一個人。
“張老師是好,氣質高貴典雅,一看就不是凡人,我只能遠觀之……我覺得只有你才有資格跟她談戀愛……”
“我?我憑啥?”
“你給人的感覺也是那樣——跟她一樣……另一個高老師雖說家里有錢,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他都配不上張老師……”
“人家有錢就配得上……”
“咱們做老師的不能這么俗吧?”
“人家有錢就是有底氣——他家里給學校捐建了實驗樓,你沒看見就連校長看見他都點頭哈腰嗎?”
“是啊——我們也是人,不能不食人間煙火……”他話風一轉:“你不打算試試?”
“試啥?”我裝作不明白。
“你別裝糊涂!——我可告訴你,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咱學校好幾年也進不了一回新老師,這次你如果不抓住,下次還不知道到什么時候……”
“大不了我就一直一個人……”
“你說的輕巧——”
我還是每天上我的課,跟冀慎忠老師學習書法,去操場打籃球,乒乓球,跑步,到音樂廳跟教音樂的老師練習唱歌……
有一天上課,我發現班里來了一個新學生。
“那位新同學,你介紹一下自己……”
新同學倒是很大方:“高老師好,同學們好,我叫張敏,請多多指教……”
“請坐下——下面我們開始上課……”
我注意到那位叫張敏的新同學聽得很認真,一直在做筆記,嗯,是個好學生……
可是到了下一節課她卻不見了。
“有誰知道張敏同學為什么沒來上課?”
同學們都笑了。
“高老師,張敏也是老師好吧?您不認識她嗎?”
“她也是老師?”我在心里嘀咕:看起來那么小,不像老師呀……
下午,我去冀老師家里,推開門,張敏竟然也在。
“高老師好!”張敏的眼睛里放著光,聲音帶著調皮。
“不好意思,那天把你當成學生了……”
“是不是覺得我看起來很小?”
“是啊——你看起來也就十六七歲,哪里像老師呀………”
“原來高老師您這么會夸女孩子呀……”
“我不是夸,是實話實說……冀老師呢?”
“他有點事出去了——一會就回來——你也喜歡書法?”
“沒事就擺弄擺弄……”只有我們倆,我覺得有點坐立不安——這絕不符合我的性格和我的臉皮!
原來時間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呀……
“我也是……高老師籃球打的也好,乒乓球也很厲害——聽劉老師說您的歌唱的也好聽……”
“哪有哪有……都是業余水平…~可能連業余也算不上……”
“這么謙虛干嘛?”
“謙虛使人進步……”
“嘻嘻——高老師您還挺幽默……”
“張老師,你能把您改成你嗎?好像我有多老似的……”
“行啊,高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