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和談
“王爺,休戰和談,是皇上的意思。”
談判團的領頭羊,是兵部侍郎喬如晦,也是皇貴妃喬如沁的胞弟。此人生的面善,又愛笑,是個看上去性格極為和順的中年男人。
“邊境戰事頻繁,這對百姓休養生息,并無益處。下官深知王爺有鴻鵠之志,也知王爺定然能將南越打到退避三舍,但皇上要顧全大局啊!
南越人多陰險,戰事上不利,他們難保不會想其他辦法。譬如前些日子那下毒事件,虧得是王妃處理及時,可如此陰謀詭計,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啊!
所以皇上的意思是,索性把條件都擺在明面上,若是南越再出爾反爾,那王爺就一舉出擊,徹底將其殲滅干凈!這也算是先禮后兵,全了我大梁以理服人的大國風范。
另外就是,南疆氣候到底炎熱,夏日作戰,總是于我軍不利,所以不如先讓將士們歇歇,也好養精蓄銳,以備他日不時之需。”
不同于其他官宦子弟,喬如晦的入仕之路,可是憑著自己的學識,一步步走到今日的。
“怪不得時至今日,翰林院都還將喬大人當年在金鑾殿上的舌戰群儒作為最經典的范例四處誦讀,墨珩一見,的確也是佩服。”
官員里不乏聰明絕頂的,但又聰明又和氣、還又會說話的,卻寥寥無幾。
不得不說,喬如晦的談判技巧,的確無可挑剔。
“王爺過獎了。這不過是來時,滿殿文武官員所有人的群策群力,還有皇上的深謀遠慮。下官不過只是個跑腿傳話的,擔不起王爺這樣的夸。”
謙虛謹慎,卻還不卑躬屈膝,的確是個人才。
墨珩主戰,本來一是不信南越真的會悔過自新,二一個,主要是怕朝廷開出的條件不夠,辱沒了將士們的血汗付出。但如今喬如晦這么一說,他倒覺得,試試也未嘗不可。
畢竟,打仗的目的,就是為了換一片太平盛世,黎民安康。
“喬大人不必太過自謙。您有如此才能,也是我大梁百姓之福。如此,本王也就能放心地將此次談判,全權交由大人你來負責了。”
“王爺,這可使不得!下官前來,就是輔助王爺進行談判的,怎么可以------”
“不,術業有專攻。如果是上陣殺敵,就算你主動請纓,本王也不可能會同意。但這是談判,本王對此一竅不通,所以還是得請大人你,全權負責。”
喬如晦覺得,這事兒突然有些棘手了。
走之前,皇上的原話是這樣的:“燕王功高,你前去談判,切記事事要以他為主。畢竟,那是他帶人花了血汗打下來的江山。”
不過依他的理解,皇上應該還有另一層意思。
雖然主張和談,但自古以來,和談走到終點,終究也還是要繼續打的。但中間能太平多少年,和談又能帶來多少裨益,這就關乎重大了。若談得好,在百姓中間落下好名聲也便罷了,可若談不好,這責任------可不是他一個小小的侍郎,擔待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