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趙塵的上中下三策
趙塵笑瞇瞇的,旁邊的香兒幫忙捏肩。
長孫皇后在一旁坐下了,長樂在一旁逗著大黃狗,大黃狗似乎特別喜歡她,又有幾個丫鬟端來冰糖雪梨。
李世民苦笑:“趙老弟啊,你就別與我鬧了,實話我就與你說了,最近長安出現許多有關陛下玄武門之變的謠言,這件事雖然不是謠言,但對陛下對整個皇室影響并不好,我哥跟我說,今日早朝陛下的臉色都黑了。”
趙塵笑道:“這不正常嗎?”
“正常是正常,可這整件事不算正常,本來這件事已經算是過去了,而這件事卻突然在長安鬧得滿城風雨,百姓議論紛紛,你讓陛下的顏面往哪放?”
李世民擰著眉頭:“現在陛下那邊,是一籌莫展,這件事既不能高高拿起,又不能輕輕放下,不能故作不理,又不能大肆抓捕百姓,所以現在陛下很被動。”
趙塵笑瞇瞇的:“誰讓這些都是事實,長安城中的那些謠言嘛,我也聽了,與事實并沒有什么出入。”
李世民滿懷殷切:“趙老弟啊,你可有什么良策,可以解決這件事?”
“老李,你總是向我打探政治上的事情,不如你先說說吧,你到底是什么身份?真是糧商那么簡單?”
趙塵似笑非笑。
李世民一驚,旁邊的長孫皇后見狀,當即接茬道:“趙公子,實不相瞞,我們是宗室,這為陛下分憂,也是理所當然,陛下一生氣,有時候脾氣也沖我家夫君發火,所以只能來請教一下趙公子了。”
長孫皇后機敏,直接幫李世民圓了過去。
趙塵微微頷首:“原來如此,李二的宗室算是不好做,具體的我就不問了,反正我交朋友,也不管你什么身份。”
“那趙老弟,這件事,有法子么?”
趙塵想了一下:“其實這件事嘛,要解決的話,有上中下三策,你想先聽哪一策?”
“下策。”
趙塵點頭:“好,下策呢,就是也用同樣的方式,在長安城內造謠,傳得離譜一些就行,比如李建成是妖蛇附身,蠱惑李淵,然后讓李淵指派他作為太子,而李二那小子呢,最終替天行道,就斬了李建成,真正意義上保住了李家江山,大致就這么個意思。”
李世民眼睛一下就亮了:“趙老弟,此計可行啊!”
“當然可行了,此計的關鍵就在于將整個長安的水攪渾,有句話叫做虱子多了不愁,現在大家聽的是這個謠言,但如果謠言多了,各種版本都有,那你說大家聽哪個?又或者哪個都聽?”
李世民思忖起來,他發覺這種法子,好像還是真行!
“那趙老弟,如此之好的計策,為何只是下策?”
趙塵淡淡說道:“老李,這你就不懂了,謠言雖然傳得多,卻也是會對百姓造成影響的,而民間謠言,其實是不可控的,下次要是別人再想出一些新的謠言出來,李二那邊就很難搞定了。”
李世民點點頭:“那中策呢?”
“中策就是什么也不需要管,什么也不需要問,等上幾個月,這件事自然就過去了。”
“這,這是中策?”
李世民感覺有些不可置信,朝堂之上的臣子也說過這個,不管不問,但被他直接否決了,為何到了趙塵這里,卻成為了中策?
趙塵笑道:“老李,你想一下,對百姓而言,最為重要的,是什么?”
“自然是吃飽飯了。”
“對啊,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百姓飯都吃不飽,他們關注皇家秘聞作什么?如果飯吃得飽,最多也不過是茶余飯后的閑談,所以只要不聞不問,這件事最多幾個月就過去了。”
李世民點點頭,趙塵又是補充了一句:“當然了,李二肯定不會采取這個法子。”
李世民有些驚異,趙塵這么懂他?
“趙老弟,這上中下三策你說了兩策,那么這上策呢?”
趙塵笑道:“這上策嘛,恐怕也實施不了。”
“為何?”
“因為這涉及到李二的治理天下的思想,我問你老李,李二那小子治理天下的思想,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還是說,百姓也可以開啟民智,人人如龍呢?”
李世民一愣:“趙老弟,詳細說說看。”
趙塵拿起旁邊的茶杯喝了一口,悠悠道:“古往今來,從周朝開始,士農工商,對于天下百姓,最為方便采取的統治措施,自然是前者愚民政策,驅使百姓如牛羊,這樣統治更為方便。
而后者,卻可以增強整個大唐百姓的聰慧,每一個百姓都有士子一般的認知,每一個百姓,都能談論經史子集,但這樣,不穩定的思想風險就大,造反的可能性就多,不過這個好處,那就是一旦王朝處于明君領導,整個王朝的向心力會空前凝聚團結,延續個上千年,都不成問題。”
李世民內心一震,他直接說道:“老弟,陛下自然是選第二種了,這君與民的關系,本就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還說下上策,回頭我將這上策說給陛下聽。”
趙塵哈哈一笑:“那行,我就說下這上策,其實這上策嘛,也很簡單,朝廷有一種東西,叫做邸報,你可知道?”
“知道。”
李世民點頭,所謂的邸報,就是將朝廷每日早朝的消息,集結成冊,大概十天半個月一次,然后將邸報走驛站傳給各道的地方官員,讓地方官員也能了解長安發生的事情。
這是現代報紙最早的雛形,不過邸報是只面向官員,不面向百姓,而且大概半個月發一次,地方官員知道的,也只是半個月前的事情了。
趙塵道:“老李,這件事很好解決,只要你讓李二開設邸報,這邸報每日印刷發行,但不僅僅是面向官員,而是面向整個長安百姓,任何百姓都可以讀,如此一來,邸報就相當于成為了朝廷對民間的發聲通道。”
李世民仔細思忖起來,而趙塵又是繼續在說。
“這民間的謠言,其實可以看做整個輿論場,所謂的輿論,就是各方的聲音匯聚在一起,現在長安都是這些虛假的謠言在發聲,卻缺失了最為官方、最為具有公信力的聲音,百姓自然會聽信謠言了,但如果朝廷也發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