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侍衛急忙進來跪下說道:“秉報王爺,沈將軍等人已經攻破通關,活捉對方主將,李義,王幕正在壓往此處。”
獨孤格笑道:“好,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大舉反攻了。”
此時又見一名護衛急匆匆走了過來說道:“秉報王爺,葉明喜率領五萬兵馬緩軍已經進到城中。”
正說間,一名身著盔甲的男子走了進來,這男子30歲左右,留著胡子,嘴角帶笑,這男子面色饑黃,卻顯得頗有精神。他正是葉明喜,也是獨孤格愛將之一
葉明喜跪下說道:“末將參見王爺。”
獨孤格笑道:“好,請起,現在沒有時間讓你休息了,馬上率領兵馬前往進攻西寧,萬萬不可耽誤之。”
葉明喜應了一聲便退了下去。
只見幾名護衛壓著兩名將領走了進來。
獨孤格端坐一旁說道:“兩位都是當時之猛將,投靠了本王爺自然少不了你們兩個好處。”
其中一人說道:“呸!亂臣賊子,人人得誅之,我李義誓死不降。”
獨孤格笑道:“我請問你當真是不降。”
李義說道:“那是自然。”
獨孤格一擺手,幾名護衛見狀立刻將其拉出斬首。
旁邊那人30歲左右的年紀,精神抖擻,模樣俊俏,他正是何明成手下大將王幕。
獨孤格道:“那這位將軍呢?”
王幕跪下說道:“自然愿意為王爺馬首是瞻,畢效犬馬之勞。”
獨孤格來到其面前,替他松綁,說道:“王將軍盡管放心,投降了本王爺之人,自然少不了你的榮華富貴。”
且說何明成等人。
在他包圍并州府失敗之后,得知平陽府,運城,接連被攻破,便急忙回軍后撤,又被獨孤王爺率領大軍憤然反擊,又在半途之中,遭遇伏兵,20萬大軍換做鳥獸散,身邊只剩五千兵馬,一時間大病不起,后又得知同關被破,李義,王幕等人被活捉。一口鮮血噴出,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
他憤然說道:“當日悔不聽先生之言,遭至如此大敗,如今該當如何?”
藍衣老者一臉無奈的道:“當今之際,應帶領人馬渡謂河,回賓襄陽,方是萬全之策。”
何明成道:“先生,我等難道不能退回西寧死守嗎?”
老者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西寧也是孤城一座,撤回襄陽還有一線生機,如若不然定然全軍覆沒。”
何明成道:“也只好如此了。”
西寧府,大成軍自攻破南楚京城之后,兵敗退至此地,故稱為首府。
守衛此城之人正是李皇后之弟李問。
這人三十歲左右,模樣俊俏,棱角分明,身材勻稱,武藝高強,因喜歡穿著黑衣又稱為黑衣王公。
此時他焦急的在府內走著自語道:“現如今之際,可如何是好?”
正說間,一名護衛說道:“王爺,皇后娘娘急招您過去。”
李問一揮手說道:“我馬上過去。”說著,他便走進府內,只見一位妙齡婦女,三十五六歲左右,一身藍衣,身材嬌弱,長相古典,只見那人是“
杏眼彎眉玉純口,頭戴錦冠顯不凡。
藍衣曼妙白瓷鞋,體態嬌弱惹人憐。
這女的正是何明成皇后,李盈。
李盈說道:“今天之所以找弟弟來,是想商議一下,投降之事。”
李問道:“姐姐何處此言呢?西寧現有兵馬8萬,糧草豐厚,城堅池硬,為何言詞投降之事?”
李盈苦笑道:“姐姐,我自小熟讀兵書,如今大勢已去,在拼死下去又有何用?”
李問道:“難道姐姐不貪戀皇后之位嗎?”
李盈笑道:“今天這里也沒外人,我索性直說了吧,老實說我還真不在意,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做個平民也很開心。”
李問道:“可姐姐,大哥剛剛被殺,難道姐姐一點不傷心?”
李盈笑道:“你大哥是咎由自取,他是太貪戀功名,死有余辜,我希望二弟不要走起老路。”
李問道:“姐姐所言極是,弟弟,我早就想著投降了,必定再打下去也沒什么意義,可就算投降,也得找有信義之人,先保證不殺我姐弟,并帶之后恩,再保下全城百姓,方是上策。”
李盈笑道:“我想起一人,蘇美人之弟,此人能言善道,想必能說清也。”
李問道:“好姐姐,我這就讓他去神鶴軍中送信。”
西寧府,五十里之外,一處小鎮中。
靈玉等人駐扎在此。
只見一位將軍,30歲左右,精神抖擻,頗具威嚴,此人正是沈萬春,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葉明喜。
孫王旋和蘇韻南站臺其后面,李春則畢恭畢敬站在一旁。
沈萬春開口道:“既然有小王爺在此督戰,攻下西寧指日可待。”
靈玉笑道:“沈將軍過獎了,既然我三路大軍已經圍困在此,不知道兩位將軍有何破敵之策。”
葉明喜道:“不瞞小王爺,李問或許勇猛異常,但缺乏謀略,先誘敵出城,在圍爾殲滅之,便可拿下西寧。”
沈萬春笑道:“葉將軍此言差矣,此人雖然不擅長謀略,但我聽聞李皇后也是足智多謀之人,斷然不可上此次之當。”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一名護衛說道:“秉報,小王爺西寧府有人來了。”
靈玉道:“好,快快有請。
只見一人二十五六歲左右,手持白扇,面帶微笑,走了進來,這人相貌不凡,氣勢十足,舉手抬足之間一股書生之氣流出,此人正是蘇美人之弟,蘇漸寒,又被成為西寧才子。
蘇漸寒手持白扇拱手道:“參見小王爺及其各位將軍“。”
靈玉道:“不是閣下所謂何事。”
“江湖人言小王爺,少年英雄,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你這人倒是會說話,不過你說這種話也不會改變什么。”
“小王爺此言差矣,我此次前來只是為了李皇后投降之事。”
“哦,難道李皇后想投降。”
“那是自然。”
“這不可能,李皇后手握大權,安能出如此之言?”
“將軍有所不知,李皇后認為再打下去也沒什么意義,不如開城投降,不過還請小王爺能保證我三件事。”
靈玉笑道:“那也要看事情合不合理。”
蘇漸寒面露微笑道:“自然是合理的,第一點保證李皇后的富貴。”
靈玉笑道“這沒有什么問題。”
“第二點,不得屠殺城中百姓。”
“先生,是不是誤會什么了?我等仁義之師從不看如此齷齪之事。”
“第三點,讓我等回歸回歸鄉土,愿為平民過此一生。”
靈玉笑道:“前兩年都沒什么問題,第三點我不能答應,如果你們再聚齊兵馬豈不是又要天下大亂,他們必須去京城,否則就沒有的談了,若不是顧及百姓之苦,我等今日便能拿下城池,你安敢如此?”
蘇漸寒苦笑道:“我明白了,那小王爺我這就回去復命。”
靈玉道:“好,告訴你家李皇后,明日午時之前,我若得不到答復,便會下令攻城的。”
那蘇漸寒應了一聲之后便走了出去。
沈萬春說道:“小王爺,難道我們明日真的要攻城嗎?”
靈玉笑道:“你們請放心,李皇后必定投降,因為他沒有選擇。”
且說蘇漸寒回去之后將言辭傳達。
李皇后嘆道:“也只好如此了。”
天元元年6月二十三日,何明城之妻,李盈,李皇后率領包弟投降神鶴大軍,這標志著僅僅騎兵兩個多月的何明成大勢已去,整個西北,被神鶴軍所占領。
消息傳到并州府之后,獨孤格自然十分開心說道:“如今西北已平,想必魯城也克日可下,如此一來,便可揮師南進了。”
話分兩頭,何明成率領殘兵敗將退至襄陽城,當他得知皇后投降的消息時,直接昏死過去,長嘆道:“天要亡我。”
魯城府衙內。
趙祿得知消息之時說道:“如今李皇后也投降了,我等又該如何?”
張水道:“我們現在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一是投降,而是速去江南鎮國公處求援,三是魚死網破。”
趙祿道:“那鎮國公會幫忙嗎?”
周南道:“難說,蕭思義本是心胸狹窄之人,叔叔幾年前又得罪過他,他斷然不可幫忙。”
張水無奈道:“那只剩第三條路了,魚死網破,不過恐怕死的是我們,兩個王爺合兵一處,估計人馬15萬左右,再加上一個老謀深算的獨孤格的十萬兵馬,只靠我等難于其勝。”
趙祿道:“這該如何是好?”
周南道:“實在不行,我們也投降吧。”
張水笑道:“投降,不可能的,我三妹。五妹都死在他們手里,怎么可能投降,不管如何,我必將會和神鶴敵軍決一死戰
西寧府府衙之內
李盈,李問,蘇漸寒,及其蘇美人跪在下面說道:“拜見小王爺。”
靈玉道:“幾位請起,幾位剛才所說,我已經知曉,但恐不能如愿,如今天下未平,我需要幾位幫助?”
李盈笑道:“那小王爺需要我們幫什么?”
靈玉道:“你與蘇美人和他的弟弟,一同前往京城,而你的弟弟要留在這里效力,你們意思如何?”
李問笑道:“承蒙小王爺不棄,我愿意笑犬馬之勞。”
李盈無奈搖頭道:“全聽小王爺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