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信天下

第80章 信守天下(大結局)

信天下 徐斬 3995 2022-06-16 23:59:15

  漢文帝后元七年農歷六月,漢文帝去世。同年六月初九,太子劉啟繼承帝位,尊祖母皇太后薄姬為太皇太后,尊母親皇后竇氏為皇太后。

  劉啟即位后,先提拔晁錯擔任內史,然后又升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晁錯經過分析,告訴劉啟要特別提防諸侯勢力,尤其是實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

  自從當年兒子劉賢被還是太子的劉啟用棋盤砸死后,吳王劉濞一直心懷怨恨,再加上本就野心深藏,此時他已為起兵奪位暗中準備了四十來年,他私自鑄錢,又煮鹽販賣,為了積蓄力量,他還招納逃犯,謀反之心越來越顯露出來。所以,晁錯極力主張劉啟削奪各王的封地。

  劉啟聽從了晁錯的建議,決定先削奪吳國的會稽和豫章兩郡。

  劉濞見朝廷開始動手,不愿束手就擒,在漢景帝前元三年聯合各地諸侯王打著誅殺晁錯、安定國家的旗號反叛作亂。這次叛亂共有七個諸侯王參加,史稱為“七國之亂”。

  吳王劉濞起兵于廣陵,置糧倉于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并派遣間諜和游軍深入肴澠地區活動。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劉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由于劉濞早有預謀,所以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

  匈奴的軍臣單于也響應叛軍起兵大舉南下,掠奪了漢朝邊郡大量人口、財富,報警烽火更是一度逼近長安。

  攘外必先安內,劉啟希望通過懷柔手段盡快撫平內亂,好全力應對匈奴的入侵。

  于是大將軍竇嬰向劉啟引見了曾擔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

  袁盎趁機勸說劉啟殺掉晁錯,以保國家安全,平息叛亂。劉啟采納了袁盎的計策,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

  袁盎獻策十多天后,漢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劉啟批準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于東市。

  但殺死晁錯并沒有讓七國軍隊停下進攻的步伐,七國聯軍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于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漢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帶領三十六個將軍去攻打吳國、楚國;派曲周侯酈寄攻打趙國;派將軍欒布攻打齊國;派大將軍竇嬰屯兵滎陽,監視齊國、趙國的軍隊。

  太尉周亞夫采用截斷叛軍的糧道然后堅守不出的總體戰略,最終成功擊潰叛軍,僅用三個月將叛亂徹底平定。

  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劉啟趁機將各諸侯王國的權利收回中央,又大量裁撤諸侯國的官吏數量。諸侯王不再有行政權和司法特權。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割據問題得以徹底解決。

  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國皆被廢除。

  受皇帝劉啟的影響,整個朝廷內部開始醞釀著一股削藩的氣氛。

  很快就有人將目標投向了遠在遼東邊郡的韓信身上,有大臣上奏認為遼東在七國之亂期間兵馬調動頻繁,且有大肆囤積糧草、擴充兵馬的異常舉動。

  劉啟在派人調查后發現情況屬實,但韓信也有合理的解釋——匈奴大舉南下,不得不屯糧、募兵以保一方平安。

  然而削藩是皇帝為了實現王朝長治久安的手段,并不需要鐵證如山的謀逆證據。

  衛將軍壯武侯韓沖耿直上疏替父陳情,被劉啟斥責一番后,降爵為關內侯。

  但念在韓信為大漢立下無數汗馬功勞,這些年又一直兢兢業業戍守著遼東邊郡,劉啟也不想以謀反的名義來處理,最后以未聽詔命而擅自擴軍調兵的名義褫奪了韓信的王號,降為淮陰侯,但加封鎮國大將軍,仍繼續統率遼東兵馬。

  對于被降爵一事,韓信并未表示不滿,年輕的時候他或許會據理力爭一番,但如今他已年過古稀,見證了太多人為了爭權奪利而身死族滅后,他現在只想替國家和百姓守好疆土,別無他求了。

  然而,與一向睦鄰友好的大漢所不同的是,過去頻頻撕毀和親盟好協議的匈奴,自從軍臣單于上位后,擴張野心空前高漲,自七國之亂爆發時起,便不斷派匈奴騎兵南下襲擊大漢各處邊郡,屠殺和擄掠了大量漢民,匈奴人所過之處,皆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七國之亂結束幾年后,忍無可忍的漢景帝劉啟終于決定要對匈奴發起一次強硬的回擊,以粉碎軍臣單于的野心。

  數十萬漢軍和戰馬開始陸陸續續向各邊郡集結,遼東也收到了作戰準備的詔命。

  本次漢匈之戰,將由太尉周亞夫擔任主帥,統率數十萬漢軍主力從燕、代、河套等地出擊,鎮國大將軍韓信兵力有限,只需在東線牽制住匈奴左賢王部即可。

  隨著漢軍主力在燕、代、朔方以北各地與匈奴展開激戰,韓信也聯合夫余、鮮卑在東線戰場對匈奴左賢王部以及從屬其作戰的烏桓部落。

  韓信率領遼東四萬大軍加上夫余軍一萬、朝鮮軍一萬,共計六萬人馬從遼西經西拉木倫河走克什克騰攻入原屬烏桓,現已被匈奴左賢王部控制的領地。

  鮮卑兩萬騎兵沿阿爾山南下,自北向南參與對匈奴的進攻。

  由于東線各部人馬行動迅速突然,烏桓部被鮮卑部率先擊破,這兩家本就同出東胡部落,再加上匈奴一直對草原其他部族蠻橫霸道,烏桓部當即選擇倒戈加入到對匈奴人的夾擊之中。

  隨著從燕國翻越燕山山脈趕來的漢軍加入戰場,陷入多方夾擊中的匈奴左賢王部很快被殲滅大半,余部倉皇逃竄逃亡漠北。

  東線戰場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各部人馬開始扎營休整,漢軍的輜重也陸續送達草原,為大家帶來許多裝備和物資補給。

  一個月后,隨著漠南幾場大戰的勝利,匈奴各部開始向北轉移,漢軍主帥周亞夫決定乘勝追擊,在邊境撇下大量步兵部隊之后,二十萬漢軍騎兵開始向草原腹地挺進。

  東線方面,雖然感覺漢軍主力冒然深入草原腹地不妥,但此時已來不及勸說周亞夫撤兵,韓信決定率領東線聯軍北上至鮮卑與匈奴交界的區域,在那里打幾場局部戰役,迫使匈奴分兵。

  漫長的草原行軍開始了。

  又過了兩個月,前線戰報傳回東線,漢軍騎兵主力在堪宏戈遭遇匈奴三十余萬騎兵包圍,目前已退守至堪宏戈附近的山里結寨固守等待援軍中,但由于隨軍糧草有限,形勢十分危急。

  堪宏戈戰場的情況雖然令人心焦,但東西戰場相距數千里,此時想要馳援過去起碼兩個月以后了,而且東線騎兵有限,就算趕過去也難以攻破數十萬匈奴騎兵的包圍圈。

  韓信在邊郡經營這幾十年來通過與草原各部勢力的接觸,他很清楚匈奴可以調動的騎兵規模大概有多少,此時堪宏戈那里應該聚集了匈奴八九成的騎兵,這意味著此時遼闊的匈奴領地正處于難得的兵力真空期。

  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莽莽草原,韓信心里有了一個大膽的進攻計劃……

  此時東線聯軍已經從鮮卑領地補充了新的戰馬,后續進入匈奴領地后,隨著交戰的持續,馬匹可能難以及時補充,所以只能多帶馬匹少帶人,在到達呼倫湖之前,韓信就已分批次遣回大部兵力(主要是步兵)回防東線各個重要據點后,東線進攻縱隊被精簡為兩萬遼東騎兵和一萬鮮卑騎兵,以及近十萬匹戰馬。

  韓信新的攻勢開始了。

  他率領著三萬騎兵縱隊從鮮卑領地一路向西進攻,快速突入匈奴領地縱深,沿途大小匈奴部落的青壯男丁早已趕去參加堪宏戈戰役,根本無力阻擋韓信騎兵的進攻,匈奴貴族被殺死許多,牛羊也成為了大伙兒一路行軍的口糧。

  一個月后,韓信騎兵已攻至克魯倫河,殲滅了正在這里休整的左賢王殘部。可憐這位左賢王怎么都沒想到,自己連地盤都不要了,一路向北逃竄千里,還會被人追殺。

  通過對匈奴官員的審訊,韓信得知此刻軍臣單于正在匈奴王庭龍城,且那里僅有萬余騎兵留守。

  又經過一個月的向西進軍,韓信大軍終于抵達龍城。

  韓信原本打算悄悄靠近后再發動奇襲,無奈軍臣單于的王庭聚落設置在一片視野開闊的平原之上,匈奴哨騎很快發現了韓信這支正快速靠近龍城的部隊。

  眼見匈奴人已經吹響號角聚起騎兵軍陣,韓信也不再浪費時間,迅速命左翼遼東輕騎與右翼鮮卑輕騎率先向匈奴騎兵發起進攻。

  雙方號角紛紛吹響,萬馬奮蹄狂奔而出,整片草原與天空都在回蕩著滾滾雷鳴般的聲音。

  遼東騎兵大都是遼東漁獵部落出身,每個人都是箭無虛發的神射手,鮮卑騎兵更不必贅述,騎馬射箭是他們從小便會的技能。

  這些弓馬合一的輕騎射手們根本不與匈奴騎兵做近戰肉搏,而是利用自身快馬的機動性,始終繞著匈奴騎兵隊伍轉圈跑,不時對著圈中的匈奴人射出箭雨。

  經過半個時辰的交鋒,一萬多匈奴騎兵已經損失近半,剩余還在繼續戰斗的也已經漸漸人疲馬乏。

  “嗚——!嗚——!嗚——!”總攻號角吹響,由鐘離眜指揮的一萬鐵甲重騎開始發起沖鋒,沉重的鐵蹄、甲片聲音遠遠傳來,震顫著每個匈奴人最后的一絲抵抗意志。

  轟!鐵甲重騎如同一支黑色巨錘瞬間砸開匈奴騎兵隊形,彎刀皮甲的匈奴騎兵在近身對抗鐵甲騎士時完全不堪一擊,幾個來回便被沖得七零八落,數千匈奴騎兵不到半個時辰便被鐘離眜殺得全軍覆沒。

  “軍臣單于往西北方向跑了,快追!”眼尖的鮮卑騎手大喊道。

  數千輕騎手聞聲立刻策馬展開追擊,遠處千余匈奴騎兵正在迅速脫離戰場。

  悍不畏死的匈奴單于死士不斷在途中脫離隊伍反身與追兵廝殺,經過幾個晝夜的連番追擊,追兵們終于成功將匈奴軍臣單于斬殺于哈拉和林。

  然而,孤軍深入匈奴王庭突擊匈奴單于,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

  堪宏戈戰場上,三十余萬匈奴騎兵主力的包圍圈并未能成功將漢軍騎兵主力全部困死,因為得知前方戰況危機的漢景帝劉啟立刻派遣韓沖、李廣、程不識等大將率領援軍趕到了那里,成功撕開了匈奴人的包圍圈。

  眼見戰機已失,匈奴各王紛紛率領部眾回撤龍城,結果正好撞上剛剛結束戰斗的韓信軍隊。

  面對十倍于己的敵軍,韓信一次又一次率軍向南發起反擊,試圖沖出包圍圈,無奈匈奴騎兵層層疊疊,輪番沖擊之下,始終無法突圍。

  匈奴人似乎并不急于立刻殲滅韓信等人,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漢軍的一支偏師,誤打誤撞進了草原深處,正好可以圍在此處作為誘餌,吸引更多漢軍前來送死。

  直到一周后,被匈奴主力派回龍城報訊的人馬趕回,眾人這才得知王庭已毀、軍臣單于被殺的消息,單于之弟左谷蠡王伊稚斜既怒且喜,一面下令大軍立刻對韓信軍隊發起總攻,一面開始謀劃、串聯匈奴各部勢力支持自己上位。

  匈奴的總攻開始了,面對從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的匈奴騎兵,韓信毫無懼色,轉頭望向身邊盔甲已經被敵人鮮血染紅的老將鐘離眜,笑道:“老伙計,此情此景,與當年垓下之圍相比如何?”

  “呵呵,在我看來,這些匈奴人不過是一群恃眾而威的烏合之眾罷了,豈能跟我們楚漢的壯士相比?”鐘離眜擦了擦自己長戟上的血水,“待吾再來一次沖鋒,一定能帶大伙兒殺出重圍!”

  眨眼之間,漢匈騎兵再次激烈碰撞廝殺在了一起……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东| 三穗县| 青田县| 河南省| 洛浦县| 宜川县| 且末县| 英山县| 大兴区| 山阴县| 金川县| 彰化县| 延庆县| 府谷县| 宁波市| 道孚县| 遵义市| 长沙市| 宜丰县| 手机| 濉溪县| 东光县| 运城市| 乾安县| 乐清市| 太湖县| 定安县| 邛崃市| 凉山| 盈江县| 庆安县| 靖江市| 泊头市| 壤塘县| 集贤县| 阿拉善右旗| 安义县| 金昌市| 靖边县| 拜城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