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拯救白起大行動之小陳尋醫記
“老爺,王龁將軍的信。”老連站在白起房間的門口,手里端著一卷竹簡。
白起正坐在房中喝茶,聽到老連的話,眉頭微皺。
王龁?
他不好好的守著長平,寫信作何?
“拿來我看看。”
“是。”
老連將竹簡遞到了白起的手中退了下去。
白起攤開竹簡,雙眼慢慢地掃過了上面的文字。
【大王未明,命長平四十萬,攻取邯鄲。】
···
只是第一句話,白起便感到胸口一陣絞痛,強忍著。
輕輕地把竹簡卷了起來,放在了桌面上。
垂下手,仰著頭一聲長嘆。
此戰必敗,秦必大損。
各國若是打著有違天和的名號群起而攻,定當難以招架。
重則秦滅,輕則重創休養,尚需十幾載。
那時,大統之日,當真遙遙無期矣。
一滴渾濁的眼淚從白起空洞的眼中滑落。
為何,為何?
為之奈何。
秦王執意北上,他一生的努力,便是付之東流罷了。
那一日,白起在自己的房中枯坐了一日,陳慶卿傍晚歸家后,便沉默著再次出門了。
第二日,白起病倒了,陳慶卿至今未歸。
武安君府不再像平日那般無人了,來了很多醫生,遠近聞名,卻都只是搖著頭,嘆著離開。
顧楠想不到,那從來都像是一柄利劍般站著的老人,會有著這般的模樣。
佝僂地躺在床上,原本只是半白的頭發,此時已是全白,幾乎睜不開眼睛,嘴唇蒼白的打著顫。
魏瀾坐在白起的床邊,還是如同往常一樣絮絮叨叨,卻是在罵他,說他從不讓人省心,盡是會帶來麻煩。
紅著眼眶,越罵卻是越罵不出聲。
“楠兒,明天一早,你便早些時候來為師這里,也是時候,教你內息之學了。”
見顧楠來了,白起微微地睜開了眼,看著顧楠,虛弱的說道。
“急什么,慶兒外出尋醫去了,待你好了再說也不遲。”
顧楠勉強笑了笑,陳慶卿至今未歸,只留下書信一封,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更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口中的扁鵲傳人。
“哼,這小子,老夫只是些許小病,哪里輪得到他給我求醫?”
白起悶哼一聲,卻是牽動了氣息,劇烈的咳嗽起來。
“師傅,別裝了,家里來了多少醫生我又不是沒看見。”顧楠低聲說著,又抬了抬眉毛坐在床邊:“師傅,我現在手里沒有錢財,可沒錢給你送終,莫死的這么早了。”
“老夫還沒這么早死!”白起被氣的都不咳嗽了,一直半睜的眼睛都難得瞪大了。
“明日便早點給老夫來這兒,要是不好好努力學習內息,老夫倒會是被你氣死!”
唯一讓他擔心的便是顧楠了,她雖然天資卓越,但畢竟是年紀大了,錯過了最好的修習內息的年紀,此番也不知道能否成功了。
至于陳慶卿?哼,難道真以為他老眼昏花看不出這小子早就會了內息?
都不知道吃什么長的,怎么就突然會了呢?
白起很是不解,即便是英俊聰穎如他,當初也是一番苦學之下才初窺門徑。
怎么到了這個奇形怪狀的小子身上,就,就突然會了呢?
……
畫面來到陳慶卿這邊,他已經離開咸陽好幾日了,現在他有兩個選擇,一是那位救過楠姐的念端,一是傳說的扁鵲的傳人。
雖說醫家的弟子一直活躍在天下各地,但陳慶卿有把握找到的,還是只有這兩人。
不是說過陳慶卿之前在全國范圍內剿匪嗎?那深山老林的地方他可是探了不少,也結識到了秦國境內的諸子百家中不少有意思的人物。
不過靠得過的醫家傳人,還是只有念端與扁鵲傳人秦方兩人。
這位念端姑娘當初就是在治好顧楠后在秦國游歷,結果在深山老林里趕路時又被陳慶卿逮到了。
還有那位扁鵲傳人秦方,也是在深山老林里采藥的時候被陳慶卿逮到的。
只能說緣分吧,也不知道這些醫家人這么喜歡深山老林的是為什么。
可能是喜歡邊趕路邊采藥的感覺吧。
其實,說實在的,醫家弟子在外面行走好像不用太擔心醫患糾紛,陳慶卿看他們好像還挺能打的。
就比如那個念端,她單單拿銀針就射死了一條大蟒蛇;還有那個秦方,他白發蒼蒼的,還能赤手空拳地單挑兩只老虎,甚至差點贏了。
只能說,不愧是醫家嗎?
不過由于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秦方對秦國很是仇視,當時還是因為陳慶卿從老虎口中救下他,再加上陳慶卿自身的性格也與他臭味相投,不然,他可不會對來自咸陽的貴族們有什么好臉色。
當初秦國太醫令李醯因嫉憤扁鵲,暗中派人將其殺害。而他作為扁鵲傳人,僥幸逃脫后,當場就立誓不再為秦國的任何權貴治病,必報此仇。
此后,他便一直游走在秦國民間,治病救人的同時傳播著扁鵲的事跡。
師父因小人陷害死在了秦國,他便要秦國所有的民眾都知道他師父的故事!對他的師父感恩戴德!他要讓那庸醫李醯死后都留著萬世罵名。
事實證明,這是個狠人,他做到了。
扁鵲的故事在秦國民間廣泛傳播,甚至連秦王都略有耳聞,那么那位太醫令李醯,自然是不會有什么好下場了。
也正是這種少了半根筋的思維方式,所以在陳慶卿救了他,并且請他吃了一頓虎肉全席后,兩人成功地成為了異父異母的忘年兄弟。
就是不知道,這回讓他救被天下人唾棄的殺神,他會不會愿意了。
陳慶卿一邊趕路,一邊在心里念叨著秦方,也不知道這老可愛自從當日一別后,會不會在上山采藥時給老虎加餐,真是讓小陳擔心啊。
前文說過,陳慶卿約有著三馬之速,于是很快便來到了秦方所在的小山村。
畢竟秦方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路線,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咸陽附近的小村子里晃悠。
陳慶卿再找人隨便一打聽,便知道了秦方的位置。
當即就提著路上撿的小兔子去了秦方家。
“秦大哥在嗎?慶卿前來有要事相求。”
“吱呀呀呀呀~”
有點老舊的門還是拼了老命地向陳慶卿袒露了自己不大的胸懷,開門的卻不是秦方,而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約有六七歲大。
“你是陳慶卿師叔嗎?”那孩子怯生生地問道。
“是啊,你師父呢?”陳慶卿看著眼前的孩子,突然想起秦方好像跟他提起過,他之前救助了一名無家可歸的流浪兒。
原本只是于心不忍,但沒想到這孩子在醫學方面竟有著極強的天賦,不比他秦方差,于是秦方便順勢將他收為徒弟,帶在身邊一起游醫于秦了。
“師父上山采藥去了,估計很快就會回來,師叔不妨進來坐坐,等著師父。”
那孩子將門推得更開了些,邀請陳慶卿進屋喝茶。
陳慶卿倒也不急于這一會,便拍拍孩子的頭,笑道:“坐倒不必了,我正好帶了只兔子來,灶臺在哪?師叔給你展露一下絕世好活!”
孩子懵懂地指了一下灶臺方向,便看著陳師叔大搖大擺地走向灶臺。
可能是陳慶卿第一次當上叔叔輩,表現欲有些強烈。
只見他一刀將兔子再次拍暈,而后放入滾水中淹死,而后將兔子往空中一拋,手中慢悠悠地挽了個刀花,在兔子拋至最高點停頓的那一瞬間,陳慶卿快如閃電的出手,不見刀身,只見刀光連成一片,而后就是“咻咻咻”的破空聲。
只是一瞬間,兔血,兔皮,兔毛,兔骨,兔肉,五者便徹徹底底地分割開來,陳慶卿再用刀身橫著一引,原本團成一團血球的兔血就成了一道細流從空中準確無誤地流入盆中;而后是無用的兔毛,也是團成了一個球,不偏不倚地落到地上;之后是兔皮,兔皮竟然保持了兔子原本的樣子!若不是那空洞的眼睛,孩子甚至懷疑兔子根本沒死;再然后是兔骨,兔骨塊塊分明,一共275塊,一塊不少,一塊不損;最后是兔肉,一整塊兔肉在空中分割成整整齊齊的方塊,依次落到砧板上,壘成了更大的方塊,最后的兔頭更是穩居中心地落下來。
而這一切都只是發生在兔子被拋到最高處停頓的那一瞬間罷了。
(我承認有點玄幻,也沒有什么用,但寫的挺開心的,開心就好)(*^▽^*)
技驚四座,此處應有掌聲,但那孩子還是傻愣愣地看著。
就連陳慶卿都嫌他呆了。
不過也就是小孩子罷了,陳慶卿有的是辦法拿捏他。
哼,兔肉串成一串,刷上陳慶卿自制小醬料,再灑上陳慶卿自制小調料,用火烤至焦黃,外焦里嫩,香飄四溢,旁邊的小孩都饞哭了!
【這不得迷死這孩子?】
陳慶卿自作多情地想。

3178
再次說明,本文還是以架空歷史為主,《秦漢英雄傳》為第一參考,《秦時明月》為第二參考,最后融合成的新的世界。 可能個別人物為了劇情會反復橫跳,但我這邊還是盡量會做到有理有據的,就算實在編不下去,也會找個差不多的理由。 否則實在寫的太痛苦了,你們知道因為上面兩部劇的故事基本都在秦漢時期,而我這邊的戰國時期就只能從他們的回憶人物入手有多難嗎? 我攤牌了,我要瞎編了! 再再再說明一下,本書的重點就在秦朝!不會有漢朝的! 直接把漢朝當成秦朝的延續就行了! 像漢武帝就把他當成秦武帝就好了! 可能會有三國,魏晉的情節,但基本屬于結尾小彩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