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鳥,是一根竹笛。它聲音婉轉,混身上下共有10個孔洞,紫黃色身軀,上刻:“紅葉最多情,一語寄相思”。平常,就掛在我家進門的左手邊,袒露著紅色的掛飾。
它的來頭可不小。傳說,是有一種叫做相思鳥的巨大鳥類,在開春時節,從南海海上的風暴處銜來的。當然了,這個傳說是我瞎編的。我之所以能夠得到它,并且把它掛在我家進門的地方,是另有原因的。
直到現在為止,我吹這只笛子也只能發出蹩腳的,艱澀的兩聲嗚嗚,活像幾聲烏鴉叫,不管我怎么樣努力。這“相思鳥”卻是當了個“二五仔”,在我手中沒有任何作用,但在它原本的主人手里,聲音簡直調和到了極致。它原本的主人,不算吹笛的高手。論音律造詣,也遠不及我。原先,她會手持“相思鳥”,在和暢春風中吹演。泣泣訴訴,引來百千飛蝴蝶;熒熒火光,招致萬般夜游蟲。紫英,羅蘭,月季,鸞尾,嘉蘭一齊盛開;百靈,黃鸝,畫眉,云雀,杜鵑圈圈圍繞。
能夠吹出這種聲音的秘訣,其實原主人是告訴過我的。想把這只笛子吹得悅耳動聽,那么必須要用心用愛去叫醒,仿佛是輕聲的吟念遠方的愛人名字一般。她跟我說,我沒有那種心境,自然也就吹不好這只笛子。到這里我其實是很反感這個“二五仔”的。那時候它也沒到我手里,更不會引起我過多的關注。“相思鳥”在我眼里也算不得有哪里特殊。
峰回路轉哪里都有,笛子與我的緣分,恐怕是逃不掉的。
她家以音樂傳家,到她自己已經是第四代了。前面也說了原本的主人的音樂造詣不是很高。父母沒少對她失望。
我曾經問過她,為什么給這只的笛子取名叫做“相思鳥?”
“因為紅塵可相之,世俗可思之。”
這類大道理我是不懂的,相信你們也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