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咱們不結盟
荊州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特殊到可以說優越,卻也很尷尬。
處于中間位置,周邊都是強敵,與當初劉備棲身的徐州有些相似。
也幸好,劉璋是個不思進取的。
使得劉琦現在,只要顧慮孫權和曹操,雖然難度很高,卻不代表無計可施。
沉吟之后,劉琦看向諸葛亮,問道:
“軍師對江東有何看法?”
聽得此言,諸葛亮抬頭看了眼劉琦,倒也沒有多想,坦然說道:
“以如今的局面,主公想要兩面作戰,同時應對孫權和曹操,幾乎毫無勝算,現在最好的辦法,便是與孫權結盟。”
劉琦沉默,而后嘆息道:
“軍師所言極是,可如今的問題是,江東未必肯與本公子結盟啊!
黃祖與孫權有殺父之仇,這些年來,進取江夏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本公子估計啊,明年他還會再來江夏,到時候結局難料。
黃祖此人,確實是老邁不堪,麾下有能人而不用,始終剛愎自用。”
諸葛亮略顯不解,詢問道:
“主公似乎對江東極為戒備?”
對此,劉琦也不知道該說啥了,要是他不知歷史,那當然沒有問題。
正因為他知道,才會如此糾結。
忽然間。
有聲音在劉琦耳邊響起:
【叮!檢測到宿主當前局面,成功觸發選擇任務,不同選擇對應不同獎勵,請宿主謹慎考慮再做決定。】
【選項一:低聲下氣,委曲求全,想盡辦法與孫權結盟,結雙方兵力擊敗曹操。選擇獎勵,獲得明光甲一萬具。】
【選項二:防備孫權,對雙方關系不做處理,自行迎戰曹操,獲得勝利。選擇獎勵,超長持久丸,服用后藥效超強。】
【選項三:先戰孫權,再戰曹操,所向無敵,揚荊州威名。選擇獎勵,獲得寶船艦隊一支。】
“……”
這突然的動靜,讓劉琦陷入沉默。
接著面露欣喜之色。
這狗系統有點給力啊,關鍵時候竟然沒掉鏈子,真是天助我也。
看著系統提供的三個選項。
首先第二個可以排除,且不說一邊防備孫權,又要戰勝曹操的難度有多大,這獎勵也不是很用得上。
本公子現在就很強的好伐!
再吃上這超長持久丸,不得從早到晚?
接著是二三選項。
如果沒有系統提供選擇,或許劉琦真的會委曲求全,不管怎么樣,先結個盟再說,總之先打爆曹操,然后再算舊賬。
但有了系統提供的選擇,情況就不一樣了。
那可是寶船艦隊一支,系統的意思是,選擇之后將提供一支艦隊數量的寶船,但其中人手還需要劉琦自己來安排。
至此,結果已經毋庸置疑了。
劉琦又不是欠,無緣無故為何要委曲求全,當然是支棱起來才得勁啊!
思緒已定,劉琦直接做出選擇:
“系統,我選擇選項三。”
【叮!宿主選擇成功,任務獎勵隨時可發放,需要宿主選擇合適位置。任務期限,止于曹操奪取襄陽城。】
一切豁然開朗。
其實荊州不缺水軍,水戰船只也不少。
可是和寶船起來,那就是天差地別了。這寶船乃是明朝鄭和出海所用寶船,最大的可以乘坐上千人,簡直恐怖。
要知道,這還是明朝初年的技術。
完全可以想象,巨大的寶船和敵軍樓船碰撞,以碾壓之勢橫推。
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身為東吳之主,其實孫權的能力不差。
但劉琦對他沒有太多好感。
這是一個精于心術之人。
如今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等到機會合適,他就能將寶船放出來,組建他的三國最強水軍。
稱之為海軍也不為過。
察覺到劉琦為難,諸葛亮沒有追問,但等他準備再琢磨一下的時候,忽然發現劉琦的表情逐漸變態,尤為猙獰恐怖。
這讓他心頭一凜,主公這是想到了什么?
總感覺不是什么好事!
等劉琦回過神來,注意到諸葛亮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古怪,不禁愕然道:
“軍師,你這是怎么了?”
諸葛亮嘴角一抽,他還沒問呢,主公先發制人。
隨后諸葛亮說道:
“主公方才憂慮不無道理,亮方才在思索,應當如何方能結盟。”
“不!”
劉琦一揮手,毫不猶豫的說道:
“不用了,咱們不和江東結盟!”
聽得此言,諸葛亮臉色一變,雖然他現在很信賴劉琦。但有些事情,可不能任性為之,與江東結盟,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也沒等諸葛亮開口反問,劉琦先說道:
“軍師不必著急,本公子已有辦法。”
這下諸葛亮更懵逼了。
眼下的情況,劉琦能有什么辦法?
總不能先解決了孫權再戰曹操……
這未免太不切實際了。
然而望見劉琦篤定的神情,諸葛亮目光微凝,這個表情有點熟悉啊!
難道主公真有對策?
稍作沉吟,諸葛亮便是打定主意。
先看看主公要做什么。
若是太過有悖常理,他定要出手阻止。
事關荊州危亡,諸葛亮亦是為了自己的事業,他絕不會坐視不理。
雖然剛才之事不好說了,諸葛亮環顧四周,不太確定的問道:
“敢問主公,我們接下來要做什么?”
諸葛亮是個很有自知之明的謀士。
雖然謀士的本職,便是替主公出謀劃策。但他感覺自己跟著劉琦,似乎并未改變太多,每次都是以出人預料的結果結束。
搞得他都有點習慣了。
或許主公又會給他一個驚喜吧!
聽到諸葛亮的話,劉琦認真說道:
“如今首要之事,還是想辦法網羅一些人才吧,本公子手下太缺人了。”
諸葛亮深以為然。
但他顯然沒有領會到劉琦的深意。
他正想著,趕緊將甘寧等人全招過來,到時候自己的寶船艦隊就有用武之地了。
武器再強,沒有精銳之師也是白瞎。
而主將便是關鍵中的關鍵。
劉琦亦是難以說清,他此刻對名將的渴求,變得無比強烈!
說定之后,劉琦即刻開始安排。
有人去江夏打探甘寧消息,有人則是帶著令書去長沙召集黃忠、魏延。
包括文聘也在其中。
這已經是劉琦能想到的最強陣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