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老子開口說道:“孺子可教也。”……
……隨著老子這句話一出,也意味著老子對孔子的觀察考驗結束。至于老子心中有過多少千回百轉的心緒變化,卻是不為外人所知。孔子聞言,執弟子禮再拜,老子坦然受之,算是確立了兩人之間的名分關系。
老子博通古今,學究天人,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并沒有直接對孔子灌輸自己的理念,教導以啟迪居多。老子用最原始、最簡樸的語言、動作,甚至是神態、氣...
上回說到老子開口說道:“孺子可教也。”……
……隨著老子這句話一出,也意味著老子對孔子的觀察考驗結束。至于老子心中有過多少千回百轉的心緒變化,卻是不為外人所知。孔子聞言,執弟子禮再拜,老子坦然受之,算是確立了兩人之間的名分關系。
老子博通古今,學究天人,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并沒有直接對孔子灌輸自己的理念,教導以啟迪居多。老子用最原始、最簡樸的語言、動作,甚至是神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