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川用著手機查資料,李雨軒也沒有辦法盤點,而且時間還早不用準備晚飯,干脆打著傘出去看看她老爸在干啥,這雨下得今天別想回去了。
林河在看書,吳興給他找了竹蓀培育和管理方面的書籍,移栽的時候實地講解后面還整了一波填鴨式教學。現在林河壓力挺大,生怕自己學不好斷送了村子的未來,所以學起來十分用工和自覺。
視線回到姜川,既然這次已經確定了前景不錯地點也確認在湖邊,以后或許可以發展成一個特色街區,當初沒有分散開來就有這個考量。下一步就得蓋些小屋正規起來,總用遮陽棚也不是個事而且天氣變化單單一個遮陽棚也頂不住。
還有就是商品數量和運輸的問題,這次準備的比較匆忙所以東西不多。每次從山上運也比較麻煩,看來除了門面以外最好是在南山整個工作室,就地制作或者兩者結合。
至于這中間涉及到的地盤或者其它的方面都交給村長們自己去協商,他才不會湊這個熱鬧呢。
接下來就是這些手藝人本身,他們傳承的技藝是我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代代相傳的瑰寶。姜川查過資料按照現在的規定,可以申請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為了保護傳承和發展弘揚我們的文化而專門設立的,申請非遺不光可以為自己增加分量也可以打響知名度,可以說一舉兩得。
不過也有讓人不放心的地方,如果以此作為自己生意的噱頭和籌碼就比較難說了。畢竟什么東西跟利益直接掛鉤以后往往會變的不可控。但傳承弘揚文化和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總是沒錯的,姜川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到時候還是把話說透,由他們自己選擇。
然后就是時間,看陽歷馬上六月看陰歷端午即將到來。姜川打算過個六一,因為有些男人一生都是少年。當然這不是要緊事,要緊的是水果陸續上市,南山村還好桃花村運輸能力不足是個麻煩事,現在渡船買不起山路不好走只能慢慢搞。
還有就是銷路問題,雖然現在有游客可以消化一部分。但游客基本都是節假日才來,時間跨度有點大,水果講究新鮮這期間成熟采摘的,如果不想到鎮上的集市去零售互相砸價格,還是要找個收購商。
姜川的想法是,南山村的鼓勵游客去采摘,桃花村的增加水果攤位。同時游客也是很好的幫手,能夠自駕游的大多收入并不低。可以嘗試通過他們的關系尋找收購商,咱們產出的水果質量好人情世故也都懂,如果能得到一條穩定的銷售渠道什么都好商量。
到時候再找龐偉搞兩場直播把消息撒出去,不管能不能自己引來收購商,多少也能漲點知名度,有棗沒棗打三桿子唄。
但是直播不賣貨,蘋果橘子還好,桃子大多數不耐運輸。姜川以前送過快遞清楚工作流程,這要是路上爛了壞了砸自己的招牌還不如不賣呢。
唉,受制于人還是不妥,最靠譜還是自己生產、自己掌握銷售渠道,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產品深加工,提升產品多樣性掌握核心競爭力。現在啥也沒有滿滿的都是淚,任重而道遠。
……
還有馬上到端午節肯定是要搞些活動熱鬧一下的,至于怎么個章程也得好好計劃一下
寫寫畫畫一直忙到半夜才初步建立好框架,中途李雨萱回來叫他到村長家吃飯大家一起慶祝一下,但靈感在心頭不寫下來怕忘了也就沒去,李雨萱就留下來給姜川做飯同時就端午的活動提了點意見,最后取出蜂王漿沖一杯遞給姜川。
第二天眾人一起來找姜川,幾位村長和各村的手藝人都來了,包括南山村的朱云梁和他兒子朱傳華。
正好借這個機會把做好的計劃跟大家一起商量。湖邊建房子發展特色街區的事情許村長答應了,對于南山村來說也是好事。選址方面不能距離湖邊太遠也不能太近,確定好以后還要到鎮上交個表蓋個章。
大家在建筑樣式方面產生了分歧,南山村住的是長方形磚房,但用這個顯然不太合適。最后在石青荷的建議下決定采用白墻青瓦。不過這個不急,因為得考慮成本。
至于申請非遺大家都不懂,姜川也是只知道有這么個政策其它的也不清楚。還是由村長去給鎮長匯報,具體由鎮上去操作村里配合。
至于擔心的問題姜川也挑明了,大家也都表了態。這種事現在問題不大,首先村里人淳樸實在,沒有受到外面世界的影響。再來不管是石大海朱云梁這樣的老手藝人,還是林風這樣的后輩傳人,都是苦日子過來的抵御外部沖擊也有加成。至于以后可能會出現的情況,現在誰也不知道會怎么樣。
桃花村的桃子運輸,李村長說了。他們會抓緊時間再做些小船,到時候半夜采摘凌晨往下運,保證新鮮絕對不會耽誤事。
端午活動方面姜川先是介紹了一下條件,這次也沒有出討論具體方案。之后大家各自回去想想看,以村里現在的能力可以舉辦,同時還能結合到這里習俗的活動集思廣益。等村長從鎮上回來看看有什么收獲,咱們下次繼續聊。
經歷了兩個多小時討論接下來的方向也算是定下了。三個村的人今天就回去,后續還有很多事等著他們去做。林村長給姜川留了點竹蓀,石青云把茶葉也帶過來了。
出門時姜川問朱傳華打算擺攤做點什么,朱傳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給他介紹了一個桃花村的小伙。
李寶祿是桃花村人,他老爸叫李延福,手藝是刻桃符絕活是雕桃核。桃符是祈福辟禍之物,所以他家起名講究福祿壽禧。
按照朱傳華的意思木雕還是李家厲害,但是他朱家的絕活沒露出來,這次得好好露一手,至于是什么到時候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