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不久突然發現一個事,并讓我感到奇怪,我想我應該記錄下來。
我以前一直認為,時代的不斷進步將把之前一些附加在人身上的“標簽”所消滅或者刪除掉,會賦予在人身上的“標簽”應該是越來越少的,但我最近突然發現,好像不是這樣的。
100年以前的一些給人身上所貼的標簽,現在或許是沒有了,但新的時代又出現了許多新的“標簽”,以另外一種形式替代了過去的“標簽”。
我舉一個例子,或許不是很準確,但能表達我的意思,我父母那一輩絕大多數的人在網上看到兩個男孩互相摟著肩膀的視頻,或許只會覺得是朋友間的友誼,但這樣的視頻在今天的網上,評論或彈幕會給一些其他的評價,這些評價中可能帶著“標簽”。
當然,以前的人們也有著我們現在基本上無人提起的“標簽”。
說回“標簽”本身,我認為“標簽”誕生的初衷就是讓人們用更少的時間去了解別人的特點,更應該說是去了解一個群體的特點。我想我可以舉個例子,就像是我們覺得美國人都愛吃高熱量食物,美國人也總是覺得我們會武術。當然,大多數人都明白這樣的“標簽”是絕對不可能和“標簽”所指的群體中的每一個人相關的,只是代表“標簽”所指的整個群體有這樣的傾向。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在生活中接觸到了一個美國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對其的印象肯定會和他們身上被我們賦予的“標簽”所影響。
“標簽”的誕生或許是兩個人聊天時的玩笑話里誕生的。讓我說的話,“標簽”本身就是一個玩笑話,人是如此復雜的,用一個詞就能概括一個活生生的人的性格或特點,那是難以做到的,也是表面的。很多人都明白人是不能用壞人或好人這種簡單且模糊的詞匯來區分的,那為什么又能接受一些奇怪的“標簽”,我不排除有一些“標簽”是非常合理的,比如一些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匯,可以去概括一些人的心理狀況。
我花了五分鐘的短暫時間想了想,或許那些奇奇怪怪的“標簽”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自私,在于絕大多數人們根本就不關心與自己沒什么關系的人的事,絕大多數人也并不想要多花時間去了解別人的特點與個性。雖然現實中有很多人喜歡看熱鬧,但那些喜歡看熱鬧的人與喜歡給人貼“標簽”的人或許是一樣的人,他們根本不關心別人的內心感受,只關心原因和結果,順便找個和周圍人聊天的話題。
其實當我寫上面這段話的時候,我或許也在無形之中給一些人加上了“標簽”,畢竟,我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和一個又一個的人交流。
我們生活的世界從來不會缺少“標簽”,即便這“標簽”沒有具體的詞匯,也會存在于人們的心中。總有一些“標簽”將會隨著時間發展而消逝,也總有一些新的“標簽”會誕生,但這些標簽的本質,我并不知道有什么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