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開門見山,知識類視頻我記得差不多是在我上高一的時候興起的,差不多就是2018年,視頻大多在20分鐘以下。當時的我特別喜歡在家休息時看這些視頻,感覺我不是在劃水,而是在知識的海洋中游泳,既快樂,又得到了知識?,F在想想,我就是個智障,哪有這種“魚與熊掌兼得”的好事。
我發現我看了很多知識類的視頻,尤其是b站上的,與金融與外國政治相關的視頻,看的時候給我一種指點江山的快感,但看完后,發現自己什么也沒記住,什么也沒學到,就是飯桌嘮嘮嗑用的,而且還容易被專業人士打臉。一開始我以為我是個例,因為我不是學金融啥的,后來才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我發現我還算清醒一點的,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而很多人看了知識類的視頻就完全信以為真,而且會認為那些外國政治家、商業巨鱷也不過如此,就是些不擇不扣的“笨蛋”罷了。
真正能用上的知識從來不是道聽途說的,學習知識的過程往往也是備嘗艱苦的,即便興趣使然,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知識類的視頻內容是有一定積極的作用的,但知識類視頻中的知識,我個人認為用幾句話就能說清,要是單純為了學習的話根本沒必要看知識類的視頻。有些知識類視頻甚至打得科普的幌子去傳播一些謠言。
社交、視頻平臺上的視頻本身就是以娛樂性為主的,就我而言,即便會在這些平臺上學習一些法律的知識,也會莫名奇妙的再去點開一些與搞笑相關的視頻,能真正在像b站這樣的視頻平臺上認真學習的人估計并不多。(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太“廢物”)
但換個思路想,其實“自欺欺人”也不一定是件壞事,很多人本來也不是為了學習知識,只是想在工作、學習之后放松一下,釋放一天的壓力,看知識類視頻既放松了身心,又安慰了自己的“上進心”,這么一想真是好呀。這么想的話,我發現我還是個小丑,我與那些看知識類視頻學知識的人也沒什么區別,以為自己明白了什么,但生活過的反而沒那么容易開心了。畢竟不管說什么,活著開心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看過很多視頻,視頻能火的原因無非三個:搞笑、知識、情感上的共鳴。好像以前有位b站up主總結過,但我記不清是誰了。但其中“搞笑”第一、“共鳴”第二、“知識”第三,而且視頻中的“知識”往往要依靠“搞笑”才會有更多的人看,沒有“搞笑”光有“知識”的視頻難以受到人們的喜愛。
寫到這,讓我又想起一句話:人類已經習慣不相信科學,更相信謠言。這個時代的社會分工真是越來越細,一些領域真的是隔行如隔山。一些先進的科學理念與技術在很多普通人眼里已經與“神話”沒有太大區別;很多普通人寧愿相信這些理念和技術是虛假的,也不愿承認自己的無知,他們只會相信他們能夠理解的東西。
我或許和那些不愿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沒有什么太大區別,只不過我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