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寫雜談這件事在我生活中的比重并不大,用數字說的話,現在寫雜談這件事在我生活中的比重最多占到四分之一吧。但我每天醒來還是會去看我的作品的相關數據,因為看自己所創作的事物的數據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比什么盲盒的體驗可強多了。
在最近半個月,我老能在“推薦票”的數據一欄看到一個讀者的名字(具體的名字我就不說了),而且這位每回給我投推薦票就是投三張,這實在是讓我滿心歡喜,畢竟我只是一個抱著興趣去寫東西的大學生,只是一個連入門都算不上的網文作家,能得到別人的認可真的是一件很難得的事。
而且這個讀者我在現實中也不認識,也沒有和他(她)聊過天,他(她)卻時不時就給我投三張推薦票。我不知道這位讀者是否會讀到這章,我也沒有太多要說的,說太多的話我覺得有些太虛偽了,所以我就說一句話:我發自內心的感謝這位讀者。
雖然我寫雜談本身不是為了賺錢,完全是“為愛發電”。但自己的作品如果沒有他人的反饋的話,也會大大降低自己寫雜談的動力。如果我寫的雜談要是一整個月都沒有人投推薦票或評論的話,我或許就不想寫下去了,不過也說不定,只能說我更新的頻率肯定會大大降低,變成一禮拜更一回。
有些人或許會想“三張推薦票”有啥呀,推薦票是用戶免費獲得的。但對于像我這樣一時起興的作者而言,讀者的認可要比金錢更讓我感到開心,如果我是一個急需錢看病、買房的人的話,或許我不會這么說。但我并不是很需要錢買房和看病啥的,我也不追求什么奢侈品、豪華轎車啥的。(除了對一些電子設備參數的追求,比如相機,我還是想要更好的)
不論是哪個國家,不論是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大多都還在象牙塔中生活。大多數學生都生活在社會較“明亮”的地方,即便象牙塔中也會有陰暗的地方,但我想,象牙塔里的“陰暗”終究只占據象牙塔中的一小塊地方。(這點我不敢保證,因為我接觸的學校不多,國外學校的情況我了解的也不多,只是我的猜想)所以我到底想說什么呢?我想說的是,正因為我是在象牙塔中生活的人,所以我對物質的追求并不高,我還能用熱情和精力去實現我的一些想法。而維持我寫雜談的熱情的正是讀者的反饋,不論是積極反饋還是消極反饋,都可以維持“熱情”。
當然,也不是說象牙塔中的學生對理想的追求要高于對物質的追求,畢竟現在的人都很“現實”的,只能說在比例上要比社會上的人在這方面的比例高很多。(這個也沒有數據,因為我找不到相關的數據)
我也是一個比較“現實”的人,所以我也經常去看我作品的數據。我想沒有什么人的意識能做到完全脫離現實的束縛,畢竟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
所以,感謝那些看我雜談的讀者,給我雜談評論的讀者,給我雜談投推薦票的讀者。如果沒有這些讀者的話,我或許早就想著去周圍新開的一些飯店吃些美食,或者把寫雜談的時間用來打游戲了。
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