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2年,我在上大學前,已經覺得網上郵件幾乎被淘汰了,我除了玩游戲,很少會收到有用的郵件,也很少給人發郵件。
說到在網上發郵件,我印象里還是小學時候的事,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會用某q郵箱給同學或朋友發一些節日賀卡。那會,同學普遍都沒有智能手機,我還不知道美國的某個“水果”品牌手機,學校發一些通知或考試分數還是用的家校通,不知道現在的小學生還知不知道世界上有這種東西了。
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差不多是2012年左右,我爸買了一部某果手機,好像是第三代,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智能手機,手機還有一個會學人說話的游戲,當時全家人都覺得神奇。但那時的我,并沒有意識到這個新奇的事物會對社會產生天大地大的影響。
差不多到了初一的時候,學校每個班都有了微信群,學生之間也有了自己的班級群(我記得好像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每個班差不多都有QQ的班級群了)。初中時我好像用QQ多一些,當時我還覺得這些軟件方便了我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很多事不用再面對面交流了,后來,我發現我就是個弱智。
在高中時,對手機的依賴還好,但到了大學,我發現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每天各種通知和信息鋪天蓋地、如潮涌至,我每天需要不斷回復一些信息,還要填各種各樣的表。其實只有這些的話還好,因為以前也差不多,但現在,我到了假期或六日的時候,還時不時會有一些通知和工作,而且是那種必須立馬看的通知、工作,不完成的話可能就會出一些“小問題”。
如果是一些十分緊急的通知我也覺得無所謂,但大多時候,那些所謂的“緊急通知”都不緊急,就如同垃圾桶里沒有垃圾一樣。我甚至不客觀的認為,這些通知在過去沒有智能機的時代或許就不會存在。
我發現生活與工作已經沒有了界限,我所用的一些社交軟件,也變得復雜了,變得陌生了,它很熟悉我,我卻不熟悉它了。
其實這些事我也能接受,因為我已經習慣了,這些事并不是一下出現的,而是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已經漸漸接受了它。
直到有一天,應該是去年左右,我想給一位大學老師發一份作業,讓他幫我看一看,我加了他微信,我像以往和其他老師的交流一樣,發了一些問候的話語,告訴他我的目的,還把我的文件發給了他,但那位老師一直沒給我回復。后來我在線下又問了問這件事,那個老師告訴我,他不用微信和學生討論關于學習的事,除非是論文之類的,如果是別的事的話就發郵件給他。
這件事我剛開始讓我很不解,那天我便從網上搜了搜“用郵件和學生溝通”相關的內容,還搜到不少相關的內容。我想,或許是老師不喜歡用微信和人討論工作相關的事吧,不喜歡自己的生活被工作的事情所影響吧。(除非是一些特別麻煩的事)
后來我在周五給那位老師又發了郵件,那個老師在周一給我回了封郵件,和我說了一些我作業的問題。
我就在想,郵件這種形式用來通知和交作業,其實也蠻好的,每封郵件的對象只是單獨的個體,不用像群里一樣,一人“收到”,全部“收到”,甚至還有一些“無用內卷”。
但后來我又在想,我的想法似乎還有問題,不論是用什么軟件,給正在休息、放假的人發布一些任務、工作相關的內容,不都是件十分奇怪的事嗎?
或許寫到這,有人讀完會懷念過去的時光,但過去的時光真的像想象中一樣美好嗎?我覺得一些事情,好像從來沒有發生變化,只不過以一種別的形式融入了新的環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