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歡上了恐怖小說,比如“午夜電臺”、“冥婚”等。感覺那緊張、刺激的故事情節,想象自己也身在其中。但說到為什么會喜歡,可能是覺得自己的人生太平凡,每天兩點一線。這叫作息正常。可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太悲慘了,等我老后回想自己的一身,竟然毫無值得驕傲的事,留下的只有索然無味的感覺。可能是自己還年輕吧,總想著過點不一樣的生活,就像“善意的謊言”中女主角的心情一樣。可生活畢竟不是電影,老人都會說,平平安安就是福,所以我也只好在小說中找點刺激吧。可能有人會說,那為什么一定要是小說呢,電影就不行嗎?那是因為小說更有想象的空間嘛。感嘆好人生,還是說說恐怖小說吧。先不說那些講鬼怪的小說,就盜墓小說來講,他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呢?看看作者寫的是那么的真,好像都是會發生的,但是看看恐怖片,考古學家挖出了那么多的古墓,也沒聽說有人在里面碰到過“粽子”啊,要嘛就是碰到的人都死了。都說現在是講究科學的社會了,我們不能封建迷信,但是有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也的確不是用科學能夠解釋的呀。不知道我這么說,會不會被認為是在散播迷信思想。呵呵,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我是不相信這世上有鬼的,“粽子”嘛到要考慮考慮了,南洋一帶的降頭我是絕對相信的。最后,我要總結一下,恐怖小說之所以那么恐怖,那是因為他給了我們很多想象的空間,直接進入到我們的大腦,給予了一定的心理暗示,越看越刺激,特別是在午夜12點的時候。我個人比較喜歡驚悚片啦,恐怖片不怎么嚇人,驚悚驚悚嘛,突然一閃而過的恐怖情景,你們也能想象有多恐怖,多有趣了吧?所以建議那些喜歡看恐怖小說的讀者,要勞逸結合啊,有空也看看輕松點的小說,調節一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