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目標創(chuàng)世紀
機甲37號,張深,日記:
今天,我在新世界升起國旗,把這顆藍灰行星,定名“神州”。
那么我把今天就定為,神州元年一月一號。
這里每年有749天……
我其實已經五百四十二歲了,嗯,是地球歲……
……
一個人是孤獨的,一個人呆在家里,時間稍長都會受不了,更別說一個人失落深空了。
戰(zhàn)艦的損壞,量子通信器也沒了,已經跟地球和其他戰(zhàn)艦,失去了全部聯(lián)系,只靠機甲的通訊設備,在星系內部還可以,想要聯(lián)系幾千萬光年之外的地球,那就是做夢了。
而且空間亂流的沖撞,讓戰(zhàn)艦都不知道,自己具體的位置,更別說機甲了。
所以,張深在安排好維修機器人,維修任務以后,自己附身人字37號機甲,一邊在行星上散步,一邊在智腦里寫著日記。
天37號,靜靜的矗立在這顆,差不多就是一個金屬塊的衛(wèi)星上,也進入待機狀態(tài),只留下六顆眼睛,默默的注視著,面前的巨大行星。
這顆六號行星當真和木星差不多,一條一條艷麗的色彩纏繞整個星球,也有如同木星之眼的巨大風暴團,而且這里還是兩個。
什么是壯觀,這應該就是是吧?
要不是這里有十一顆行星,張深都以為宇宙強迫癥犯了,復制了一個太陽系,并且全給乘了二……
結束日記,張深又連接了三具機體的主腦。
“現在,記錄備用指令,如下……”
一,如果我死了,以改造“神州”星球,為第一序列,根據星球的改造程度,陸續(xù)投放植物和生物基因。
二,以建造太空基地,為第二序列,根據科技樹,一直建設到探索戰(zhàn)艦級別為止,聯(lián)系母星地球,以及其他戰(zhàn)艦。
三,防備,以及消滅一切,除人類以外的力量,包括:隕石沖擊,和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滴,記錄已完成,會在你失去意識,或者物理消亡以后,立刻執(zhí)行,請再次確認命令”
“確認”
“滴,確認完成”
完成備用指令,張深轉身,看向數千萬公里以外的那顆星辰,再次給自己加油打氣。
“我這是要創(chuàng)世紀了,加油吧!讓那些后來者,看看什么叫老當益壯……”
“呵呵,創(chuàng)世紀啊,那以后這個神州上的人類,會不會管我叫造物主?”
“嘿嘿,這就是咱的小目標了……”
人字37號慢慢沉寂,與天37一起,在小行星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像是兩座靜靜矗立的石碑。
臉上的電子“眼睛”,映照著面前巨大的星球,映照著遠處閃耀的恒星,映照著黑暗空寂的宇宙深空。
“也許毀滅,才是人類的結局呢?”
“嗯,靠,怎么會想毀滅?咱可是有基因箱的人,腫么能想這個?”
“是幾百年沒睡覺,瘋了吧?嗯,要不要試試冥想?這個應該跟睡覺一樣吧?媽耶,三百多年,沒睡過覺,俺不會真瘋過吧……”
沒有身體,也沒所謂什么盤膝而坐,什么五心向天,再說這里是不停翻轉的小行星,哪有什么天兒啊地兒的。
張深也只不過是默然觀察著,此刻還在維生倉里凍著的,生化身軀里的冰藍大腦罷了。
也許是太長時間的孤獨,當真讓人崩潰,也許是此時“腳踏實地”,當真讓人踏實。
張深倒是真的陷入一種無思無念,無欲無求的狀態(tài),也許是真的能夠睡著了吧?
時間的意義是什么呢?星球轉一圈就是一天嗎?那對于站在“金屬塊”上,在太空漂流的人,有什么意義。
一大一小兩具機甲,靜靜矗立,人字37再無動靜,天37上,倒是有一只“大蜘蛛”,在來回搬運著設備。
機甲自帶的AI維修機器人,也是一個大蜘蛛的樣子,不過比戰(zhàn)艦上五米多高的巨型“蜘蛛”,要小的多,只有一米多點高度。
但是,科學家們,考慮的很全面,作戰(zhàn)時,機器人可以進行應急維修,主要集中在戰(zhàn)斗部位。
根據以往的戰(zhàn)例,當然也考慮過最壞的情況,就是機甲解體或者墜毀,這時候有兩個選項。
其一,當然是棄甲逃生,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地面戰(zhàn)斗上,駕駛員或者副倉乘客,都是擁有五米基礎機甲的,哪怕丟棄天級機甲,也有大概率逃生。
基礎機甲也自帶防御武器,奔跑時速能達到八十公里,公路滑行,可以最快達到二百公里。
只要其內部的維生倉不被摧毀,人自身是沒什么事的。
當然,也有把身體冷凍在基地的,不過,那種情況很少,因為意識轉移限制,如果機甲被摧毀,基地的軀殼是沒法把意識“招”回去的。那就直接犧牲了。
往往那是敢死隊才干的事兒,只為了留一具全尸……
其二,就是在外空戰(zhàn)場了,這時候機甲損壞,幾乎就再沒有逃生的可能了。
所以,后來科學家們,就發(fā)展了維修系統(tǒng),維修機器人還是一樣大小,可是給它準備了許多模塊化設備。
使其最少能夠把機甲維修到能夠飛行,或返回太空戰(zhàn)艦,或返回地面。
當然,像張深這樣,想把機甲修復如新也是可以的,只要機器人不壞,就行。
維修機器人,加載全部模塊以后,可以制造機甲百分之百的零部件。當然,你得也有足夠的時間和材料。
時間對于在維生倉冷凍的人們,其實沒啥意義,因為意識轉移,只要維生倉不壞,基礎機甲還能展開電池板,供應維生能源,就不會死亡。
當然,要是像那些崩潰的隊員,自己跑出來作死,就別說了。
還有,只要維修機器人不壞,總能把機甲修好的。前提是你給它足夠的時間。
一個個模塊,被機器人搬出來拼裝在一起,漸漸形成了一個車間的樣式。
像什么呢?五百年前的紅警,大家玩過吧!像那里面的戰(zhàn)車工廠,下邊是冶金電磁爐,以及工作臺機器手,上面的房頂,是一格一格的電池板,隨時給儲能電池充電。
在最后部,還有個小型炮臺,架設一個微型激光炮,防備可能出現的敵人,或者在外空漂浮的殘骸或者小型隕石。
車間里閃爍著指示燈的光芒,工廠開始運作,先是四壁出現了一層能量光罩,隔絕內外,保持車間內穩(wěn)定的溫度。
你知道,外太空,隨時零下一百幾十度,沒有這層護罩,是沒法冶煉的。
電磁冶金裝置也已經開始運作,電池線圈間,發(fā)出紅色的光芒。
維修機器人,就像是一只忙碌的大蜘蛛,奔走于機甲和車間之間,不停的把機甲損壞的部件,拆下來送回來維修,再把少許新的配件安裝回機甲。
車間頂部的激光炮臺,也不停的旋轉著,忠實的執(zhí)行著警戒任務。
張深老爺子,在月球工廠,曾經瘋狂吐槽過這些尖端武器。
“你說人特么的是有毛病,最好的科技都是用來戰(zhàn)爭的,就特么不能好好過日子?”

煙氣騰騰的胖子
感謝各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