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朕的大明帝國

第七十四章

朕的大明帝國 萬戈舍予韋 4456 2022-04-28 22:21:43

  “既然如此,愛卿找人重新設計補子吧。”朱由校看著那沒有補子的官服感到有些別扭。

  “那陛下以為要用什么圖案為主呢?”畢懋康問道。設計新的一種補子,還是要有大致的范圍的,然后在這一個范圍里創作。

  “朕覺得也不用花里胡哨的了,簡單點的就行。”說著,朱由校又看向了畢懋康開口道:“畢愛卿,剛剛汝等在討論些什么?”

  畢懋康將一旁的模型拿到朱由校的面前:“陛下,微臣正在和李師傅討論海船。”

  朱由校打量了一下,就明白了這是什么:“這是我大明的福船吧?”

  “陛下,這正是我大明的福船。”畢懋康答道:“不過這個模型的福船,是李師傅等人商討改進后的,將最常見到的福船類型加寬,加長。”

  “為何要要加寬,加長?”朱由校問道。

  畢懋康聞言,用眼神示意身邊的李師傅,李師傅明白畢懋康的意思,開口道:“陛下,小......卑職為了能夠在福船上安裝多門紅夷大炮,所以卑職和一些匠人們商量后,才決定要加長,加寬。”

  聽了這帶有一絲顫聲的話,朱由校溫和的說道:“別緊張,跟朕講講,如果不加長、不加寬,是不是就上不了紅夷大炮了?”

  朱由校內心有些疑惑,按照他在后世見到的一些復原的福船,朱由校覺得放上幾門紅夷大炮是沒問題的啊?

  “回陛下,如果有炮想要裝上咱們的福船,那只能是擺在甲板上,之前的樣式的福船確實是能夠裝上紅夷大炮,可是畢公要讓咱們盡可能的增加火炮的數量,所以,卑職才決定加寬,加長。”

  “哦,那能夠裝上多少紅夷大炮。”朱由校指了指那個模型說道。

  “八門。”

  “怎么少?”朱由校身邊的徐光啟眉頭微皺:“陛下,這八門是太少了啊,那些西夷的艦船上的大炮可是比這多很多的啊。”

  朱由校也是眉頭微皺,但是嘴上說著:“這也沒有辦法啊,這福船自兩宋時便出現了,也不是為了海上炮戰而設計的,而西夷制造的戰艦,就是用來在海上掠奪與交戰。”

  “大明是一個大陸國家,國內資源豐富,不像那些蠻夷,需要向外掠奪資源,他們想要向外掠奪資源,那么他們就得要有先進的船只。”

  “是啊陛下,以現在福船的船型,這紅夷大炮只能是擺在船的甲板上面,如果只是將大炮擺在甲板上,那肯定是能夠擺上很多的,可是這火炮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是要有人裝填、瞄準、點火的,旁邊還要放有彈藥箱的,如果說都擠在一起,那么操作起來會很不方便的。”

  “所以,為了方便操作,才放八門炮的?”朱由校問道。

  “正是!”那李師傅接著說道:“陛下,為了考慮船只在大海上的適航性,卑職等才只在基礎上改了一點地方。”

  朱由校聞言思索了一番,說道:“要裝上船的紅夷大炮的重量是多少?”

  自從紅夷大炮進入明朝后,只要是前裝的火炮,人們一般都是將其稱為紅夷大炮,導致一般的紅夷大炮的重量都是不定的。

  “是兩千斤的。”李師傅回答道,接著看了朱由校一眼,說道:“也就是因為要裝上這等重量的大炮,才要加大船身的。”

  畢竟火炮的重量上去了,他配套的火藥、彈丸的數量也要上去了。

  “確定,這改善過的福船,能夠承受這八門兩千斤的火炮發射時的后座力嗎?”朱由校問道。

  “陛下,可以的,就是為了能夠承受這火炮開火時的后座力,卑職等人才決定將福船加長加寬,當然,為了穩妥起見,才決定只上八門。”說實話,李師傅自己心中也沒有底,這一艘木質的船能不能承受這幾門大炮發射時的后坐力。

  要知道大明水師的船只在之前,可是沒有這么重的火炮啊,用的最好的就是從佛郎機人手里搶來并防制的佛郎機炮,可是佛郎機炮的重量可沒有這么夸張。

  “陛下,將來做出實物后,可以按照情況再往上加幾門們”

  “那你們這改進型的福船,長多少、寬多少?”朱由校問道。

  “回陛下,長十四丈,寬四丈。”

  朱由校想了想,大約就是長四十米,寬十一米。

  突然間,朱由校有些不解的說道:“朕可是聽聞這福船早就有長達十四丈多的福船了啊,怎么......”

  “啊?”李師傅聞言,有些感到不可思議,說道:“陛下,咱這北邊的福船,都是十來丈長啊,不知已有如此的福船,看來是卑職等人,目光短淺了。”

  聽了李師傅的話,朱由校明白了,大明北邊工匠造船的技術,貌似不如南方的啊。

  “難道,江南的商賈們來北邊做生意,大多是通過水路的,難道汝沒有見到江南的船只的大小嗎?”

  “陛下,走運河的話,一般的船只都不會太大的。”

  這樣一來,朱由校頓時明白了,江南等地造船技術比北邊的要好,完全是因為江南得地人們,有對好船只的需要。

  有什么需求?用來海上走私貿易!船越大,一次性運得貨越多。

  這個時候,畢懋康說道:“陛下,本來微臣只是想著將天威大將軍放到海船上的,那天威大將軍比紅夷大炮輕便很多,可以帶上船的數量是挺多的,可是微臣聽陛下所說的西班牙那無敵艦隊,微臣才下定決心將紅夷大炮裝到船上的。”

  之前,朱由校為了畢懋康能夠重視海船方面的事情,特地派了小太監開囑咐他,并告知了畢懋康西班牙無敵艦隊的事情。

  朱由校點了點頭,端起船只的模型看了看,說道:“西夷的戰船之所以炮多,是采取了多層甲板的設計,這一點咱們是要學習的。”

  接著看向一邊的李師傅,說道:“朕有一個西夷人船只的模型,到時候朕讓人帶給你們參考參考。”

  “謝陛下。”

  可惜自己不懂風帆戰艦啊,朱由校在內心嘆了一口氣,如果說是近現代的鐵甲艦,他倒是懂得一點。

  接著,朱由校對著畢懋康吩咐了一句:“給朕取一支筆和紙來。”

  取過一支筆,朱由校盡力回想起在某寶上看到過的西班牙“圣菲利浦”號風帆戰列艦,將其大致外貌給畫到了紙上。

  “這是朕所想的,爾等將來可以為之參考。”

  朱由校將自己隨手畫的圣菲利浦號風帆戰列艦,遞給李師傅。

  接著,朱由校看向畢懋康:“畢愛卿,等下汝吩咐下去,在天津衛建立一些造船廠,用來造船。”

  “還有,命令清江督造船廠,調一些出色的工匠過來。”清江督造船廠是明代最大的內河造船廠,自從成祖朱棣去世后,海船的需求量大減,導致龍江寶船廠的業務逐漸的萎縮,后被清江督造船廠取代了造船業中心的地位。

  為了能夠快速的搞出符合自己標準的造船廠,朱由校將自己的手伸向了大明最大的國營造船廠。

  在朱由校看來,有一支強大的船隊,對于遼東的戰事也是有幫助的,朱由校想到原來歷史上在建奴后方的牽制建奴的毛文龍,有一支強大的船隊,那么毛文龍也不用為糧草發愁了。

  “那清江督造船廠下轄的直隸廠、京衛廠劃到武備司的名下。”朱由校接著說著。

  “朕想著給畢愛卿汝調一些銀子,去江南等地看看。如果真有長十四丈多的福船,直接花銀子將其買下!”

  “還有,畢愛卿和徐愛卿之后,給這些船只的樣式也要制定出一個官方標準出來!”

  接著,朱由校又向著畢懋康問道:“畢愛卿,朕之前讓愛卿擬定的武備司職務,擬定好了沒有?”

  “額。”畢懋康有些尷尬的說道:“陛下,不就前工部還有人指責武備司將那些原本屬于工部的工匠都帶走了,要微臣歸還,在加上事務繁忙,所以微臣還沒有想好。”

  “工部要回工匠干什么?再給大明打造那些殘破不堪的軍械嗎?”朱由校聞言,眉頭緊皺不悅道:“不用管他們,既然還沒有想好,那就改武備司為武備部,與其他六部一樣嗎,設立尚書、侍郎等職。”

  朱由校一下子下達了許多的旨意,身邊的跟隨這的小太監也是提筆飛快的記錄下來。

  將一堆旨意下完后,朱由校說道:“畢愛卿,帶朕看看愛卿掌管的武備司,不,應該叫武備部了,到底管的咋樣了。”

  “微臣遵旨。”

  ......

  很快,便來到了一處作坊內,朱由校便見到了一大群正在正在賣力工作的工匠。

  “叮叮。”的敲打聲環繞在朱由校耳邊。

  “陛下,這里的作坊,是在負責打造基礎的雁翎刀,和長槍。”畢懋康向著朱由校介紹這。

  “嗯。”朱由校點了點頭,放眼看去,一名名工匠都是在認真的工作著。

  “說起來,這還多虧了陛下啊。”畢懋康帶著笑意的說道:“陛下下旨制定了獎賞制度,將工匠們的工作精神都激發出來了。”

  “還有因為,陛下撥給了微臣足夠的銀子,使得微臣能夠發足工錢的同時,還能夠將之前工部所欠的工錢給補上。”

  說著,畢懋康又指了指不遠處一名身穿九品官服正在細心工作的工匠說道:“最主要的是,陛下能夠允許一些技術嫻熟的匠人一個官身,就像當初那個李師傅,他就是在北直隸一名造船技術較為嫻熟的一名工匠。”

  雖說都是一些虛職,但也是能夠激起一些工匠們工作的激起。

  “一些離去的工匠,聽聞陛下的舉措不用咱們去找,他們自己就回來了。”

  “嗯。”朱由校見到一眾正在認真勞作的眾人,突然對著畢懋康和徐光啟說道:“朕想到了,那些補子里就繡這些匠人們辛苦勞動的情形吧!”

  聽了朱由校話,徐光啟和畢懋康都是對著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圣明!”

  現在的朱由校心中也很是興奮,看著真正認真勞作的眾人,朱由校心中想著:只要把大明的大體量優勢體現出來,把武器打造的多多,還怕建奴不成?

  自己已經派人去查抄賣國的晉商了,到時候,沒有人給建奴輸血,只要自己不想自己那個便宜皇弟和某位運輸大隊長亂搞,就行了!

  在朱由校看來,自己根本不用對前線狀況瞎操心,只要讓熊廷弼穩住前線的局勢,能夠穩扎穩打,不犯錯,那么建奴自然是要完蛋的。

  自己要做的就是給熊廷弼提供充足的軍備、糧草,讓人訓練出一些精銳士卒給熊廷弼必要的支援。

  “畢愛卿,這雁翎刀一日能夠打造多少把啊?”朱由校好奇的問道。

  “回陛下,最起碼上百吧!”

  “什么?”朱由校有些驚訝了,指了指眼前的的一眾工匠,“就憑借他們這么點人?”

  聞言,畢懋康連忙說道:“陛下,可不止這么點人啊,別處還有打造雁翎刀的工匠啊!”

  “是嗎?”

  “陛下,當初是您下令要將全國的工匠聚集起來嗎?微臣雖說沒有召集全天下的工匠,但是北直隸的工匠微臣召集了不少,在加上原本就有的工匠和離去后歸來的工匠,人數已經是不少了。”畢懋康說道。

  “是啊,陛下,這武備部的工匠多的,要從微臣手里調人去建造新的工坊了。”

  “此話怎講?”朱由校問了一句。

  “陛下之前讓微臣整頓京營,裁撤了不少的老弱,和一些不達標之人,微臣讓那些人都去幫武備部建造新的工坊了。”徐光啟笑著解釋道。

  “這樣也好,省得到時候他們都在市井上游手好閑,生出事端來。”朱由校點頭對徐光啟這份決定表示肯定。

  接著對著畢懋康說道:“畢愛卿,帶著朕到其他的地方去看看。”

  “微臣遵旨,陛下跟著臣來。”

  接著,朱由校和徐光啟跟著畢懋康走進一個個的作坊。

  “陛下,這里的工匠正在打造要用到布面甲上的鐵片!”

  “這里正在制作我大明軍隊的鴛鴦戰襖”

  “這里是在打造飛碟盔。”

  “這邊是在制作箭矢!”

  朱由校看了一會兒,便開口問道:“畢愛卿,制作火器的工坊在什么地方?”

  “回陛下的話,制作火器的作坊,按照陛下的命令,都移到郊外去了。”畢懋康答道。

  朱由校想起來了,自己似乎是怕在一次出現所謂的天啟大爆炸,把這些東西移到郊區去了。

  “移到郊區后,守衛工作做得怎么樣?”

  “這一點陛下放心,有錦衣衛不分晝夜的守著的呢。”畢懋康回答道。

  “對了,朕跟愛卿講過的甜火藥,愛卿研究的怎么樣了?”朱由校開始問到自己最關心的事務上面來了。

  “回陛下,徐尚書的學生,現在正在研究呢。”

  聽到自己學生的名字,徐光啟問道:“吾的學生在武備部的表現如何?”

  “徐尚書的的學生對于火器方面的研究很有天賦啊。”畢懋康不由的感慨道:“吾將陛下跟吾所說關于手榴彈方面的話,講給了他,他很快便弄出了實物。”

  “哦?朕要的手榴彈做出來了?”朱由校聞言一喜,連忙向畢懋康催促道:“走,畢愛卿,跟朕一起去看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牡丹江市| 社旗县| 杭锦后旗| 赤城县| 永兴县| 永年县| 南丰县| 安岳县| 健康| 潮安县| 祥云县| 祁东县| 广州市| 渝中区| 策勒县| 呼伦贝尔市| 丹江口市| 普兰店市| 东乡县| 浦东新区| 莆田市| 庆安县| 睢宁县| 沈阳市| 五台县| 承德市| 长阳| 天气| 正宁县| 佛学| 贡嘎县| 灵宝市| 荆州市| 依兰县| 嘉义县| 连平县| 垣曲县| 惠东县| 扎赉特旗| 桂阳县| 聂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