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在寒假期間,蕭雪芽也還是保持著早起的習慣。
她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到院子里去澆花,在走廊上,卻發現有人比她更早,蕭濟已經在那里了。
蕭濟坐在輪椅上,靜靜地看著院子里的那棵梅花樹,那棵已經結滿了花苞的梅花樹,在園中佇立,梅枝呈墨黑色,花苞清新淡雅,生機盎然,仿佛一幅水墨畫一樣。
蕭濟默默凝望,老人眼中有著復雜的情緒,蕭蕭白發在清冷的晨風中顫抖。
“外公!早安!”蕭雪芽上前去打招呼。
蕭濟看見她,露出笑容,“小雪,早!”
他揚了揚手,說:“看!”
蕭濟手上戴著蕭雪芽在東海給他買的那副棉手套,蕭濟回來的當天晚上她就趕緊拿給了他。
“合適不合適啊,外公?”蕭雪芽拉著蕭濟的手問。
“當然合適!而且很舒服,謝謝小雪!”蕭濟笑笑,又說:“以后不要給外公買這么貴的禮物了。紅包里的錢,給自己買點衣服吧,你是年輕小姑娘?!笔挐纯赐鈱O女,又加了一句:“而且還是這么漂亮的小姑娘?!?p> 蕭雪芽笑起來,說:“大姨說,我們蕭家的人都很好看!”
“當然!你媽媽,你外婆,都很好看。不過,外公說實話,都沒有我的小雪漂亮?!笔挐f。
“外公才是,外公最帥了!”
祖孫倆都笑起來。
很快到了除夕夜,蕭雪芽和吳嬸做了一大桌菜。
今年在蕭家過年的人比往年多,老老少少坐了一大桌。吃年夜飯、看春晚的時候,蕭望祖、蕭望霞的兒孫們都打電話過來拜年,尤其給蕭濟拜年的人比較多,他的老部下也打了不少電話過來。
潘嵐想起了在國外的女兒蕭雅詩,感慨她連個拜年的電話都不記得打回來,又說女兒白養了。
蕭望霞安慰她說:“雅詩在國外嘛,人家外國人不過中國年,忘了也正常。”
“我倆也就算了,可憐小松,有媽沒媽一個樣?!迸藣褂中踹渡狭?,讓蕭勁松也有些無奈。坦白地說,他對母親打不打電話回來根本無所謂,反正,對這個從他小時候起就到國外去留學,很長時間都不回家的母親,他都快沒印象了。
蕭望祖算了算,說:“雖然人不齊,但說起來,我們這一桌,可以算是四世同堂了,福氣不小啊?!?p> 大家想了想,都說是的,坐在桌邊的人雖說是老的老,小的小,可從蕭濟算到蕭勁松,可不就是四世同堂了嗎?
年夜飯吃得差不多了的時候,幾個長輩就摸出紅包來給兩個小輩。蕭望祖、蕭望霞都給了蕭雪芽、蕭勁松一人一個紅包。
連蕭濟也準備了紅包,“來,小松、小雪一人一個啊。平平安安,快快樂樂?!?p> “謝謝外公!”
“謝謝太外公!”
蕭望城和潘嵐也給了兩人一人一個紅包。
收到這么多紅包,蕭雪芽高興壞了,看著一邊的蕭勁松說:“我要不要也給小松一個啊?”
大家一怔,都哈哈笑起來,“是了,雖然小雪小松差不多大,但是小雪的確是長輩啊?!?p> 蕭勁松“哼”了一聲,說:“你有錢嗎?”
“錢用來給你買巧克力了?!?p> “那就算了!”蕭勁松拿起筷子來埋頭吃飯。
清源是小城鎮,但是過年的氣氛很足,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當地的旅游部門還要組織廟會之類的活動。
蕭望城、蕭望霞難得回來,也很愿意帶著蕭濟出去轉轉,蕭雪芽自然是要跟著蕭濟的,自從蕭濟回家,她出來進去都繞著蕭濟轉。蕭勁松剛考了駕照,特別愿意開車,就自告奮勇地開車帶著幾個長輩去。蕭望城和潘嵐本來懶得去,推說人多,可是大家都勸,何況家里正好有兩輛車,蕭望城一輛,蕭望霞一輛,一家人就都去了。
蕭勁松開蕭望霞的車,帶著潘嵐和蕭望霞,蕭望城開自家的車帶著蕭濟、蕭望祖和蕭雪芽。
廟會布置在清音橋商業區附近。到了清音橋,兩輛車一前一后地停下,蕭勁松等潘嵐和蕭望霞下了車,鎖好了車門,就立刻過去那邊幫忙。
蕭濟的輪椅是收在后備箱里的,蕭雪芽先下了車,跑到后面拿出輪椅,用力展開,推到車門邊,這邊蕭望祖扶著蕭濟下車,兩人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蕭勁松過來,伸出胳膊架住蕭濟,輕輕松松就將他從車里轉移到輪椅上。
潘嵐遠遠地看著,說:“都說別來了,非要趕這個熱鬧。這么大年紀,萬一磕了碰了怎么辦?算誰的?”
蕭望霞說:“二叔難得來一次嘛。望城還說小松這孩子慣壞了,在家啥活兒都不干,就知道玩游戲。這么一看,小松挺好,挺孝順啊。”
“這個老蕭,就不知道說小松的好,小松脾氣是犟了點,但秉性很好。有禮貌,又懂事,又聰明能干,平時也沒見他怎么學習,照樣考江東大學,而且還聽說,他在學校參加了個什么,什么開發項目——他那些事情我也不是很懂,能拿獎的。老蕭有他一半兒能干,我做夢都會笑醒。”
當年蕭望城在東海創業失敗,只好回家在潘家的工廠上班,工廠也經營慘淡,讓潘嵐很是不滿。后來還是潘峰大學畢業以后,回來振興了潘家的工廠,還把工廠的經營規模擴大了幾倍。所以蕭望城在潘嵐和潘峰面前總有點抬不起頭來。
蕭望霞想起什么,說,“對了,這大過年的,那邊那個……沒聯系?”
潘嵐拍拍蕭望霞,說:“別說了,我們跟那邊早就斷了聯系。他們從來不關心小松,我們也不知道那邊什么情況。”
蕭望霞閉嘴了。
蕭望祖推著蕭濟的輪椅,一群人慢慢地走在清音河邊。
大年初三,因為天氣好,清音河畔游人如織,有扶老攜幼的一家人,也有手牽手的年輕小情侶,四處回蕩著歡聲笑語。
清源鎮近幾年重點打造旅游城市的形象,大力宣傳傳統文化,在春節這種傳統節日期間,就推出了很多和傳統年俗相關的攤位。比如賣剪紙的、賣糖葫蘆的、寫龍鳳字的、做糖人的,很多攤位旁圍滿了嘰嘰喳喳的小孩子。
蕭望祖看了說,“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見慣了的,可能在現在這些孩子們眼中,才覺得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