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內閣?洪武十三年
明年就是洪武十三年,也是個多事之秋,洪武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
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罷左右丞相。
這說明洪武年間是有丞相的,洪武十三年及十三年以前都是有的。
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為顧問。
朱元璋結束了中國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
就想問問他累不累,整天忙成狗,所有事都自己干。
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為顧問。
內閣大學士的權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擬權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與皇帝。
從此明朝名義上再無丞相一職,后來在永樂帝后由內閣首輔實質取代。
自然是派遣自己的心腹去擔任。
然后同時處理效果也會加快,一切權力來自皇帝,皇帝同時直接處理所有事情。
內閣大學士只有票擬權,而皇帝看完之后進行批紅處理。
為啥明初不用宦官批紅呢,朱元璋規定不許宦官讀書識字。
“內閣之票擬,不得不決于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
太監是指古代中華文化圈(包括中國、朝鮮、越南等國)中被閹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專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員。
又稱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
明朝開始又叫年紀大的太監為伴伴。
“明代首輔權雖重,而司禮監之權又在首輔上”。
看著這些東西都感覺煩,《明史》記載:
人主以一身統御天下,不可無輔臣。
宰相制度的廢除在一定程度上也結束了威脅皇權的因素,加強了皇權。
皇權的加強自然也給皇帝帶來了很重的負擔。
自家爺爺廢除宰相之后開始批閱大量的公文很難獲得休息的時間。
雖然自身能夠勤政但是依舊沒有空余的時間做完工作。
老爺子明白了個人能力是太有限了。
在開始的時候召集了大批大臣開始處理奏章,形成了內閣的雛形。
這也就把一部分政務分到了朱標身上。
時間來到了洪武13年,朱雄英六歲。
(朋友說主角年紀太小卻表現和成年人無異,這是個問題。
不過個人認為這確實有點不太合理,但是按照之前的設定和皇室子弟爭寵來看,要是主角沒點能力早就被人處理掉了。
之前設定是主角天生重瞳,這在古代是圣人之相,而且天資聰穎,少年老成這有點略微正常。
就算主角不去刻意學習如何爭寵,他也免不了被牽扯進去其中。)
前面朱元璋安排的那場所謂的刺殺,一方面就是為了試探朱雄英是不是名副其實。
另一方面,作為皇孫,他不可能一點都不了解朱元璋的政策,比如法令之類的。
朱元璋安排張怡刺殺朱雄英也就可以理解為兩個熊孩子,那些玩具刀差點一個傷了另外一個。
然后為自己行為辯解,你做錯了事情,為了避免家人的懲罰一定會據理力爭。
那么朱雄英也是個孩子,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他自然可以狡辯。
朱元璋將張怡安排在朱雄英身邊,自然是能夠保證朱雄英的安全的。
同時張怡也是帶著目的來的,那點小心思自然瞞不過朱元璋。
那么安排在朱雄英身邊的陳明善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孤兒,沒人要的那種,幸虧得到了幾個好心人的收養。
常常會感慨命運的不公,想要得到的東西太多,他自然不知道自己也是前朝余孽,后面的劇情會逐漸開展。
“英兒,咱告訴你,你這兩年的這幾件事已經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咱用重瞳進行解釋,以及你的聰慧。”朱元璋也是有點頭大。
“這孩子著實不太像4-6歲孩子的樣子。
不過這樣早熟才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同時也會容易被夭折。”朱元璋心里不舒服。
“爺爺不喜歡嗎?”朱雄英問著。
“自然是喜歡,可你透露出于年齡不相符合的成熟會讓人產生恐懼。
他們總是會盡全力抹除不在他們控制內的東西。”朱元璋一語道破天機。
“爺爺,我會藏起自己的鋒芒的,當我真正有實力了……”
朱雄英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奇怪的動物被人們當場寶貝,就比如明成祖永樂年間,有人進獻長頸鹿卻被朝臣當做麒麟。
那么太過鋒芒畢露的朱雄英是不是也會經歷危機呢?
“不過咱要提醒你一句啊,一定要到了16歲才能同房,知道嗎?
你要是敢提前亂來,看咱不收拾你。”朱元璋惡狠狠說著。
“我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么。
你孫子我還是能控制住自己的。”朱元璋聽了之后點了點頭。
他自然相信朱雄英不會胡來,只是他想不明白為啥朱雄英很是成熟,只能把一切歸結于天生重瞳。
老子李耳他母親懷了他幾十年,出生之后直接就很成熟,朱元璋只能用這個解釋來說服自己。
“爺爺,你要怎么安排陳明善,他可不能放著不用啊。”
朱雄英看向朱元璋的背影喊了這么一嗓子。
“你不用管了,咱自有安排,他的作用沒你相信的那么簡單。
你的話,就要藏拙,懂不懂!”朱元璋無奈叮囑自己的孫兒。
沒辦法,殺的話舍不得,只能變相保護了。
況且如果他貴為皇帝都不能保護他的家人,他還不如直接買塊豆腐撞死算了。
“看來必須讓陳明善發揮自己的作用了,高麗必須控制在手里。
而王氏咱不相信就只能扶持陳友諒的孫子了,希望可堪大用。”朱元璋心里默默盤算。
他要為自己的孫兒做好一切,他在所不惜,即使他背上千古罵名。
“寧可我負天下人,我的子孫都不能受一丁點委屈。”這就是朱的底氣和底線所在。
他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同時他需要更加鐵血的手段給自己的后人留下一片容易接手的江山。
“你可以不用這么辛苦,因為我來到了大明,所見即征服,所遇皆鏟平,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不滅。”
朱雄英的野心此刻正式被激發,他不只是要即位,更要成為那日不落帝國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