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我,大明最強三代,建文帝靠邊站

034皇帝是國賊?

  明初,有一個讓朱元璋非常頭疼的問題,那就是江南大批的士族并不買他的帳。

  這個問題怎么來的?

  倒也很簡單:在江南士族看來,朱元璋是叛亂分子,元朝才是他們真正的國家。

  為何這幫江南士族不支持“驅逐韃虜”的朱元璋?

  卻去支持“蠻夷韃子”元朝呢?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宣告大明王朝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但是當時的江南士族卻出現了極端的兩極分化。

  一類就是支持新朝,這類人數其實較少。

  一類則是支持前朝,也就是元朝,對朱元璋的明朝完全不感冒。

  根據記錄:

  當時的元朝有名的江南遺民詩人就高達85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著名的學者和大儒。

  在當時具有強大的影響力,這幫人以遺民自居,表示自己是元朝臣子不對朱元璋效忠。

  要不要來個反明復元?

  別說,朱元璋的后世子孫中還真有這么一位,后續會說到。

  有歸隱山林的,有寧死不屈的,甚至還有自殺明志的。

  按照一般認知,元朝實行的是“四等人制”,讀書人是“臭老九”。

  不應該對元朝如此忠心,事實恰恰相反。

  四等人制并非一種嚴格執行的制度。

  這一點歷史學家早有公論,事實上元朝從來沒有正式的文件說有這么一種“制度”。

  只是在各種方面歧視是存在的,不過這種歧視可不關這些文人學士的事情。

  事實上在元朝百年的歷史上,漢人做官科舉雖然較少,但是絕非不存在,而且其實還很普遍。

  畢竟元朝的科舉時間雖然短,但是并非沒有。

  其實元朝歧視知識分子的說法也是長久以來的誤解,對于絕大部分江南士族而言,元朝就是需要竭智盡忠效力的“本朝”,也是唯一的“正朔”。

  所謂“言必稱本朝,而其本朝則胡元也。

  如果沒有元朝,那么他們在元朝所取得的功名也就化為烏有了。

  朱元璋最初北伐的時候,拿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這對這些遺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畢竟元朝要是偽朝,自己取得的一切成績也就化為烏有了,所以自然不待見朱元璋的新朝,而要抱殘守缺了。

  這也就沒辦法,朱元璋自然不是士族,而是一步步踩著敵人尸骨上位的。

  也就不可能理解他們維護的東西,如果朱元璋不喊口號,那么如何成為所謂天命加身之人。

  在儒家思維里面,華夷之辨其實永遠都是在第二位的。

  第一位的,永遠是忠君愛國。

  忠君愛國,就是要忠于君主,愛君主之國。

  儒家思想里面,忠于皇帝是絕對大于其它任何一切的,畢竟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沒有國,哪來的理想信念和“三不朽”的偉業呢?

  沒有一個君主效忠,自己的一身才華又如何施展呢?

  當時這幫人還有不少對元朝能卷土重來抱有幻想。

  所謂“白發遺民真可哀,途窮猶望北兵來”。

  頗有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風范。

  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對元朝自然也是要堅持“氣節”。

  不少人還有沽名釣譽的想法,遁入山里當起了所謂的“世外高人”。

  這些保持著儒家思想的人讓朱元璋也是感到非常棘手。

  畢竟沒有士族的支持對于一個封建王朝來說,那始終就是遺憾。

  就像后來的康熙帝,為了讓明朝遺民出山相助,不惜開博學鴻詞科,讓人抬都要抬到北京。

  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士族就缺乏合法性。

  朱元璋其實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協。

  比如,朱元璋之前的口號是“驅逐韃虜”,但是自從奪取了元大都之后,朱元璋就是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如果說自己當年是“驅逐韃虜”為名反元。

  那么將來后世子孫不也可能被人拿出其它名義反抗嗎?

  且自己這樣做,直接就把江南士族都得罪光了,實在不明智。

  朱元璋的想法突然開始轉變,當有臣僚稱元朝為偽朝的時候,朱元璋立刻表示:

  “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同時朱元璋大幅度修改《元史》,主要從三個方面:

  一、朱元璋將紅巾軍等寫作“賊”,朱元璋是滅賊平天下,正所謂“取天下于群雄之手。”

  二、隱去了朱元璋效力于龍鳳政權的事跡,當然韓林兒死的事情也一并隱去了。

  三、把朱元璋對元朝的作戰給隱藏了不少。

  朱元璋完全就是一個元朝守護神,不小心就把元朝的天下給奪了。

  可能是歷史的輪回,當年的清廷對于這種說法也是非常的贊同,建奴入關之初就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

  到宣傳自己奪取天下的時候,同樣也是這種說法。

  大義覺迷錄:

  前明之亡國,亡于流寇李自成之手,與我朝毫無干涉。

  之所以這種說法,就是因為要宣傳:得國最正。

  古代價值觀之中,造反那是以下犯上,強行推翻原來的王朝,不可取。

  但是滅賊,那就是戡亂定國,拯救黎民百姓,那才是正途。

  正如乾隆所說:

  我朝為明復仇討賊,定鼎中原,合一海宇,為自古得天下最正。

  在朱元璋改史之后,就完美的符合了這些遺老遺少的儒家思維,可見這些遺老遺少們的影響力之大。

  對于朱元璋來說,這些遺老遺少們不少還有另一重身份——張士誠的舊臣。

  很多遺老遺少都是出身張士誠的地盤,雖然陳友諒是朱元璋自稱“最強的對手”,但是張士誠和朱元璋作對的時間不僅更長,而且很明顯仇恨值更大。以至于利瑪竇都認為:

  蘇州被視為叛亂城,收取更高的賦稅。

  朱元璋對于張士誠手下這幫遺老遺少自然也是多加打壓。

  明初的文字獄,雖然不少都是捏造的,但是針對張士誠原來統治地區人大部分確實都是真的。

  這就是朱元璋的“良苦用心”了。

  所以綜合來說,那些遺老遺少們并非懷念元朝有多么好,而是對明朝實在是一時難以接受。

  江南士族大部分不與朱元璋合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甘孜县| 海兴县| 合作市| 昆山市| 龙海市| 上栗县| 舟曲县| 社旗县| 友谊县| 井陉县| 临西县| 碌曲县| 江口县| 随州市| 黄梅县| 醴陵市| 云阳县| 会同县| 突泉县| 鹤峰县| 温泉县| 大丰市| 仙桃市| 拉萨市| 长泰县| 荣成市| 武夷山市| 城步| 贡嘎县| 惠来县| 介休市| 清流县| 泗水县| 封丘县| 喀喇| 扎鲁特旗| 织金县| 成都市| 陇南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