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見山勢險峻,樹木清幽,鳥鳴嚶嚶,流水淙淙,四五座粉墻大屋依著山坡或高或低的構筑。
一個中年美婦緩步走近,岳靈珊飛奔著過去撲入她的懷中叫道:“娘,我好想你哩。”
寧中則拍了拍她的背,微笑道:“珊兒你已經長大了,怎的還像個小娃娃一樣,不怕你小師弟笑話。”
紀云軒上到跟前,躬身行禮,道:“弟子見過師娘。”
寧中則笑道:“云軒,這幾日來天天聽六猴兒念叨你小劍神的大名,傳你種種事跡,劍法奇絕,來跟師娘拆解幾招。”
寧中則成婚之后仍是喜歡武林同道叫她作寧女俠,不喜歡叫她作岳夫人。
寧女俠三字是恭維她自身的本領,作為岳夫人三字卻不免有依傍一個大名鼎鼎的丈夫之嫌。
紀云軒心知這位師娘對待弟子慈愛關照,但也不乏心高氣傲,不然又怎會心思巧慧別出機杼創出無雙無對寧氏一劍的劍招。
岳靈珊拍手笑道:“那真是好的很呢,有幸能見到娘和小師弟拆解劍招。”
說完又轉向寧中則道:“娘,接劍!”
寧中則拔劍出鞘向紀云軒道:“使劍罷!”
紀云軒瞧著師娘持劍在手英姿煥發,興致盎然。
面上不禁苦笑,道:“師娘,你可別聽信了六師兄,他慣會添油加醋,就不在師娘跟前獻丑了。”
紀云軒在山上近十年,他的性格寧中則豈會不知。
便道:“你小子在我們跟前總說些謙虛的話,一點不像個在山下爭強好勝的小劍神,看劍!”
說著就挺劍出招,不給紀云軒說話的機會。
紀云軒拔劍出鞘,隨手一招白云出岫便蕩開刺來的長劍,
寧中則說道:“這才像個樣!”
話音落下便又是一劍直取紀云軒胸口迅捷無比。
岳靈珊在旁瞧得興高采烈,又驚呼道:“小師弟小心!”
紀云軒也不格擋,反側身揮劍一劈。
寧中則縱身反彈回去,又是連出三劍攻來。
紀云軒也順手回了三劍。
便在這時,華山門下弟子得知小師弟和小師妹回山聞訊而來。
其中有陸大有,梁發,新拜入門墻的林平之等眾人,皆站在場外目不轉睛的瞧著兩人比劍。
紀云軒和寧中則兩人以快打快,寧中則出劍全是進招。
紀云軒只在小范圍之內躲閃橫挪,往往出一劍便截住寧中則的劍招,逼得她只能縮手回劍。
瞬息之間,兩人便拆了十幾二十招。
眾人雖然見過紀云軒的劍法,依然瞧得目瞪口呆。
同時也傾佩師娘寧中則的武功,不愧被稱一聲寧女俠!
林平之心想:“紀師兄和我差不多年齡,武功真是了得,我須得片刻不松懈才不讓人小瞧了。”
此時寧中則一劍出其不意刺向紀云軒咽喉。
紀云軒身子后仰,一劍點向寧中則手腕。
寧中則側身收劍,接下來她又急促連出了十余劍,招招皆往紀云軒周身攻去。
紀云軒無一招是招架防招,反是在此攻勢之下,出劍總是比寧中則快一點,顯得游刃有余。
寧中則突然間一聲清嘯,劍鋒閃爍不定,圍著紀云軒疾刺,銀光飛舞眾人看得眼花繚亂。
寧中則自是也練了螺旋九影的輕功,但不論寧中則身影如何快,出劍如何迅速,紀云軒早已看清其中劍勢,以及出劍虛實。
他只沉著應對,一劍還出,如羚羊掛角,便逼退周身的劍光。
猛地,寧中則一劍挺出直刺紀云軒心口。
紀云軒眼神一凝,心道:“師娘這一招無雙無對寧氏一劍的后招來了!”
此招攻勢猛烈,當真是捷如閃電,勢若奔雷。
紀云軒瞧出這一劍破綻,自然能破。但他只出華山劍法中的其中一招無邊落木,出劍比之更快更迅捷,運劍護住身前。
無邊落木本是凌厲無比的攻招,這會在紀云軒手中竟被他用來防擋這來勢兇猛的寧氏一劍。
他只把這一劍當做是秋天墜落的樹葉,是冬天飄落的雪花。
紀云軒能一劍刺穿墜落的每一片樹葉,擊中飄落的每一朵雪花。
自然能于間不容發之際,擊中寧中則刺來的一劍,兩劍……甚至是無數劍!
岳靈珊驚呼道:“娘……”
只聽得叮叮當當之聲連連不絕,最后寧中則一口氣竭,見依然奈何不得小徒弟,只得抽身而退。
寧中則持劍站立,心中暗暗吃驚不已,同時瞧著紀云軒這位小徒弟明顯還有遺力。
不禁哈哈一笑,說道:“云軒,果然是青出于藍,無邊落木這一招竟被你練得其中精髓,只怕咱們華山歷代以來無人能出其左右!”
紀云軒長劍下垂,拱手道:“師娘,弟子獻丑了。”
便在此時,忽然有啪啪啪的拍掌聲傳來。
眾人尋聲望去,見得是岳不群在上方走廊上倚欄擊掌,面帶笑意。
他笑道:“師妹你內力與劍法精進如此,卻連我也瞞過了。”
紀云軒等眾人齊齊躬身行禮,道:“弟子見過師父。”
寧中則笑道:“師兄過獎,雕蟲小技,明明是云軒青出于藍你卻來夸我,傳出去怕不是要被武林同道笑掉大牙說我氣量狹小了!”
林平之見著紀云軒氣度不凡,不禁喃喃道:“紀師兄真是厲害!”
陸大有在他身旁,拍了拍林平之的肩膀,哈哈笑道:“林師弟,本門劍法高妙絕倫,只須像小師弟那般刻苦練功,即便學得幾成便能報了你父母之仇!”
華山派規矩,以入門先后為序,先前是紀云軒入門最晚,因此皆稱他為小師弟。
如今林平之卻是最晚入門,按理也應稱他為小師弟才是,只是大家稱呼慣了紀云軒為小師弟,一時難以改口,索性便稱林平之為林師弟。
岳靈珊欣喜的上前抱著寧中則手臂,笑道:“娘,適才你施展的是甚么劍法,如此厲害,我要學。”
寧中則搖了搖頭道:“你內功尚淺,學不來這一招。”
岳靈珊努嘴,心頭老大不情愿。
岳不群搖頭笑道:“你媽這一劍叫做無雙無對寧氏一劍。”
岳靈珊望向岳不群道:“爹爹,娘這一劍學不來,要不你傳我一門無敵的劍法,以后我也闖出個華山女劍神的名號,與小師弟一樣光大咱們華山名聲。”
岳不群笑道:“胡鬧胡鬧,你小師弟已經練得本門劍法精髓,你當以他為表率,多向他請教才是,哪兒有甚么無敵的劍法。”
寧中則道:“珊兒別纏著你爹爹了,你爹爹尋小師弟有事商量,等你內功精進娘再傳你劍法。”
岳不群道:“云軒,隨我來罷。”
紀云軒點點頭縱身飛躍,已到了岳不群身旁。
隨后進了岳不群居住的有所不為軒。
紀云軒心知接下來便是一場風波要吹到華山。
須得提前做好準備,自然他不會直接說出是劍宗上門尋仇,那他如何解釋?
與岳不群商議好對策,紀云軒出了有所不為軒時,天色已晚,便回到住處歇息自是不提。
回到華山的日子,平淡,冷靜,沒有波瀾。
只是對紀云軒來說少了個與他一塊喝酒的人。
令狐沖作為華山派的大弟子,此次下山犯了過,在紀云軒回山之前,已經被岳不群罰面壁一年上了思過崖!
紀云軒知道此事后不曾驚訝,心想:“風太師叔已經把獨孤九劍傳授于我了了一樁心愿,不知還會不會一時興起,出后山傳劍令狐沖。”
紀云軒排除此間念想,盤膝坐在朝陽峰的一塊大石上打坐運功。
混元功共分九層,前五層是最初的內功心法
混元功乃是集天地間一股浩然之氣,使之集于丹田,由寡而多,由小至大,行之以意,經會陰穴向上游走。
直達頭頂百會穴,然后徐徐向下,遂得以固五臟通六腑,達至形神合體,內外為一,天地渾然,謂之為混元也!
最后一關更是神功的精髓所在,講究的是形實合一,自行修煉到融會貫通,自悟其道之日。便是沖破玄關,功成圓滿之期。
此次下山,紀云軒在內功上比之一些成名多年的人物,還是稍有欠缺。
修煉內功只能靠水磨功夫,紀云軒也沒捷徑可走。
這些年來,他于內功一塊,半刻不曾懈怠,加之又有易筋鍛骨章伐骨洗髓,提升資質。
距離混元功大成,也就在這一兩年之間!
碧空如洗,白云無垢。
打坐運功良久,紀云軒緩緩睜開眼。
有個面容俊美的少年正坐在遠處一塊石頭上。
紀云軒雖打坐運功,并不是封閉六識,來人腳步聲他自然聽見了。
這少年正是林平之,他來時見紀云軒閉目打坐,擔心擾了清靜,只在遠處等候。
這會他上到跟前,行了一禮,道:“見過紀師兄。”
紀云軒點點頭,道:“林師弟尋我何事?”
林平之來時已經想好說辭,當下又是躬身行禮,道:“在衡山紀師兄救我性命,此恩是無以為報,我父母和福威鏢局上下皆被青城派所害,只盼我能報了家仇,還留有性命,再來報答紀師兄恩情。”
紀云軒笑了笑道:“舉手之事,不必掛欠,如今你與我同門師兄弟,互相關照,是應有之理。”
林平之抬頭瞧了瞧紀云軒此番話說得神情誠懇。
思及種種遭遇,又念及自己練功進展緩慢,當下感動跪倒在地,道:“多謝師兄,我……我練武資質不佳,腦袋愚笨,本門劍法高深奧妙,入門三個月以來,卻……卻只練會了兩招,要報家仇怕是十年也不能,請求師兄指點我武功!”
說著在地上連連磕頭。
紀云軒連忙將他提起來,道:“我與你一般遭遇也身系家仇,你可知我練功幾年?”
林平之道:“六師兄時常教我武功劍法,聽他提起師兄你是十歲拜入門下,如今近十年。”
紀云軒感嘆道:“是了,十年如一日我不曾懈怠半分,才有如今一身武藝,練武切忌要戒急戒躁,急于求成。
怕是六師兄教你劍法,你還嫌他教得慢了,你要是不能靜下心來,只怕再刻苦也練不出個甚么樣來,何談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