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二位嘉賓
“不過什么!”
張雷厲聲問。
副導演沉默了一下,這才開口,“老大,因為吳小針離開,直播間人數正在飛快的下降,而且彈幕速度也明顯下滑,估計要不了多久....”
他的話沒說完,
不過張雷已經聽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應該是要不了多久,人數恐怕就會下降到一個冰點。
他的臉色瞬間冰冷如水,
如此高開低走,很明顯,是節目的內容根本沒有留住人。
他也很清楚,那些瘋狂追星的粉絲,剛剛之所以感動的痛哭流涕,不過是因為他家愛豆讓他們感同身受罷了。
雖然在那一刻,他們感受到了某種力量,
但當愛豆一走,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就走了,繼續追星去了,繼續留下來的人,很少。
張雷艱難的挪動腳步,來到那個電腦前,看著不斷變化著的直播間人數。
兩萬七,兩萬三,一萬九,一萬四,一萬一。
一直掉到了9500左右,人數終于穩定了下來。
這讓張雷臉色黑的厲害,
9500的觀看直播人數其實并不少了,但對于四河電視臺這種官方電視臺來說,卻太少了點。
他是知道某些節目,
比如芒臺的《快樂大木營》,直播的時候人數破百萬。
比如藍臺的《青春到處走》,直播的時候人數破百萬。
而龍臺的《朗讀者》,直播的時候人數可以破三百萬!
他不奢求能夠達到那種人數,但9500這個數據,真的是有些太丟臉了。
好在,
此刻的彈幕內容,讓他有些許的欣慰,知道留下來的,大多都是沖著節目本身來的。
“老人與海的節段的確非常適合這期的主題,不知道第二個嘉賓會帶來什么樣的名典?”
“話說那個高考滿分作文作者要讀哪一篇?”
“也魯管大學的畢業生?我的天啦,那可是世界頂尖大學,這種學校的畢業生跑去貧困山區,真不知道到底為了什么。”
“這就是別人的勇氣,你有這勇氣嗎?”
...
后臺,嘉賓休息間,
葉南也被震撼的無以復加。
也魯管大學的畢業生,扎根在龍國最貧困的瓦沙鄉,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若不是節目組的規定,他真的想跑去旁邊那個休息間,見識一下對方了。
十分鐘的廣告,一閃而過。
鄭美麗再次走上了臺,
“讓我們掌聲歡迎我們的第二位嘉賓,司馬文!”
掌聲響起,一個皮膚黝黑,個子不高,帶著眼睛,穿著一身很舊卻很干凈的西裝的男子,走上了舞臺。
他看起來并沒有高材生那種睿智優雅,
也沒有來自留學歸來人才的恃才傲物,
就和龍國最普通的農民一樣的打扮,但他的眼神,卻布滿了堅毅。
并不高的個子,卻仿佛一座高山,頂天立地。
“司馬先生,你好。請坐。”
鄭美麗示意司馬文坐下。
司馬文對著臺下鞠了一躬,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來自瓦沙鄉的支教老師,我叫司馬文。”
說完之后,他這才坐下。
“司馬老師,我這可以這么稱呼你嗎?”
鄭美麗微笑著問。
剛剛吳小針的時間太趕了,鄭美麗根本來不及多做采訪,
這和節目的宗旨其實并不吻合,
之所以做這個朗誦者節目,一方面是要讓現在太過浮躁的人去被迫閱讀到那些名典中的經典之言,洗滌心靈;而另一方面,也是要通過一個個真實的人和真實的事,來讓大家了解到更多正能量的東西。
司馬文的時間不趕,鄭美麗有時間走這些流程。
“當然可以。”
司馬文謙遜的笑。
“死馬老師,我想請問你一下,當時你是如何做出了一個這么重要的選擇?”
司馬文聳了聳鼻子,“其實最初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我自己都感覺很瘋狂。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我的導師、我的家人之后,沒有意外,所有人都以為我瘋了,我導師甚至強行把我帶到醫院去住院。”
“呵呵。”司馬文輕笑,“最初我也以為我這個決定是錯的。但就在住院的那幾天里,我明白了,這個絕對是對的。”
“所以,當我在也魯管大學拿到了畢業證之后,我沒有一天的耽誤,直接飛回來,去了當時一點都不熟悉的瓦沙鄉。”
“聽說你在那邊已經呆了六年了,有想離開過嗎?”
鄭美麗又問。
“說實話,我第一天到那里的時候,我就想走了。”
這話說得略帶俏皮,全場觀眾都發出了輕笑,但他接下來的話,讓全場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你真的很難想象到那個學校有多夸張。”
“家徒四壁已經是我能夠想象到的極限了,但家徒四壁,至少還有四壁,而那個小學,僅有兩堵墻。”
“一堵在側面,擋住一面的風,另一堵在前方,有個黑板。”
“講桌,沒有!粉筆,沒有!課桌,沒有!椅子,沒有!”
“十幾個學生就站在那里,歡迎著我這個新老師的到來。”
“以前的老師甚至只給我交接了一本語文書,然后就飛快的跑了。”
“我當時拿著那本語文書,迷茫在了那片荒涼的土地上。”
“但是!”
他的聲音陡然堅定,
“但是,當我看見了那群學生稚嫩的眼神,看見他們那求知若渴的表情,看著他們那甚至連書都只有一本卻依舊能夠整齊劃一的背誦的時候,我知道,我應該留下來。”
鄭美麗深深的吸了口氣,
她能夠從這幾句簡單的話語中聽出來當時的艱難和司馬文內心的迷茫,
“那您一定經歷過很多苦吧?”
說話間,
她不經意的用上了敬語。
“說不苦,那是假的。”
司馬文苦笑,“我們教室里,所有的課桌、椅子都是用泥土自己丟的,我們的房頂,是收的稻草撲的。好在瓦沙鄉雖然貧苦,但雨水倒是不缺,這些東西自己就能做。”
“我聽說您還教大家種竹子?”
“是,因為大家家里窮,那邊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巖石,又不適合種傳統的作物。我也請教了我以前讀書的同學,他們都說只有竹子這種只需要大量的雨水就能存活下來的植物能夠大量載種。于是我就讓大家種竹子。”
“還別說,竹子的確長的很不錯,近兩年也開始有了一些收成。”
“竹筍可以吃,竹竿可以賣。大家條件好了些,我們學校現在也好了不少。”
司馬文那滿是皺褶的臉,這一刻舒張開來,露出了開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