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不斷往前發展,最終走向了終結,而變成一塊帶著標本的雕版。作者會消失,會走向終結,并最終成為一塊活化石。
作者從選擇開始寫作的那一天起,便清楚地知道,有一天,作者也會迎來終結,至于終結的方式或者形式是什么?作者的腦海里早有成千上萬種終結。最終作者會走向終結,只是每個作者走向終結最后所產生的影響或者價值不同罷。
從寫一本書開始,就意味著作者的終結,當一本書出現后,作者也就不復存在了,作者的所有的價值將會被灌注于一本書之中,作者作為現實世界存在的主體意識也會產生轉移,作者會終結,終結的形式,從作者作為現實世界主體的靈識消失開始,至于肉體的消亡而終。
作者是社會價值與個人思想價值的統一體,現實中的作者早已向作者筆下的原本只屬于作者個人的精神立體世界轉移,作者筆下的世界的構建,是以燃燒作者自身的靈魂作為代價的,這是作為一個精神文明活動創作者必須要付出的東西。而正是由于這一點,作者在自身精神實體與肉體共生的現實世界中,大都表現為“無欲無求”,幾無欲與人相爭。
作者的歸途是走向終結,就像藝術,藝術會走向終結,作者也會走向終結,但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終結,一個作者的終結,往往是對羊腸小道的開辟,當作者終結之后,會有微生作者誕生,微生作者會對作者進行分解,于是作者的終結并不意味著毀滅,而是新生。
作者的命運注定是悲劇的,從開始成為作者開始,就已經注定了的。成為一名作者是非常容易的,尤其是在現代,只要有設備就夠了,但是從作者變為普通人是困難的,當一個作者開始創作之后,就注定這名作者不可能再落地了,他或者她甚至是它,唯有不斷地創作,不斷地澄清,才能勉強在刀光劍影中,暫時獲得喘息的機會。
一篇文章,一篇有穿透力的文章,一篇文章背后見出的世界,一個作者,一紙筆。
有時,人生是非常諷刺的,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悲劇的結尾,你還會或者還愿意堅持嗎?
作為作者,從一開始誕生,到準備創作,就知道,會走向終結,如果停筆,會更快走向終結,那么該怎么做?是的,那該怎么做呢?
作者有出路,作者沒有退路,作者會走向終結,作者的未來可以被預見。
知道了所有的結果,或者知道了必然發生的結局,那么這個故事還要不要繼續?
看穿了一切之后,還會不會堅持?
從準備開始的那一刻,便已經知道了之后會遇見的冷漠,還會不會怯懦?
洞曉了所有事情之后,等待著作者的是?
作者終結之后,哐當入獄?
別想太多,從一開始選擇了開始,便無法再停止。
作者會走向終結,不傷心。
不平宗主,當開始之后,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