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傳入眾多太學生員的耳中,他們皆是面露愕然的表情。盡管眼前的荀寧還是個白身,也不至于如此口無遮攔的戳穿啊。
所謂白身,就是平民,代指毫無權勢之人。
眾人還未反應過來,就有一名公子分開人群,來到荀寧面前,他在荀寧身上仔細打量了一番后,便是面露不屑。
那名公子身上的衣服比尋常公子要華麗一些,而且腰上佩戴著玉佩,手中持有一把折扇,上面題寫著幾句詩詞,人長得眉清目秀,盡顯風流倜儻,且有一種詩書氣息散發出來。
他看上去可能是某個詩詞大家的后代,盡管如此,可在荀寧的眼里,有的只是對他的厭惡。
原因很簡單,沒有誰一出門就愿意被人瞧不起,更何況是當著眾多太學生員的面呢?他的言談之間,皆是瞧不起荀寧之語,或者說是一種鄙視。
準確的說,是在鄙視荀寧身為兵士的白身這一階層。
這種說話的語氣,荀寧總覺得似曾相識。可不就是當初自己拜訪童家時護院的嗎?
荀寧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這名公子,但細細想來,這或許就是文強武弱的大宋特點吧。
“晏公子,說話當心!此地可是國子監,若是讓黃教授聽見了,那可不得了。還有,大宋若是沒有你口中的狄刺面,恐怕早就被胡人瓜分了?!?p> 從別人勸說那名公子的話語中,荀寧下意識的想到了晏幾道,但總覺得哪里不對,畢竟按照年齡來算的話,此時的晏幾道應該有三十六歲了,不可能出現在太學。
那么眼前之人,如此打扮,又是如此姓氏,又是這個年齡段,只可能是晏幾道的侄子一輩的了。
至于他口中的狄刺面,結合時間點,恐怕指的就是寒門出身的狄青了。
大宋時期,文人統治的時代,尤其是眼前的這種富家公子,瞧不上狄青這種寒門之人,極為正常。更不要說,像荀寧這樣的了。
“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系玉樓人,繡被春寒夜。我原以為這幾句話不過是夢中之語,今日一見晏公子,沒想到果真如此?!?p> 荀寧略微思索了一番后,便是有所明白了,他也不表現出自己生氣的狀態,相反卻是面帶微笑,繼而朝著那名公子拱手。
“晏公子,不知有什么可賜教的呢?”
哪料得,荀寧的話音一落下,面前的晏公子,立刻勃然色變,手上的折扇也是嘩啦一聲收了起來,冷哼一聲,道:“我六叔的詞句,被你這等白身之人吟誦而出,簡直就是在污人視聽?!?p> “晏宜,請你客氣一些,這里是太學,不是你晏家!”
此刻,種師道也有些不滿,他雖然是世家的公子,但多在軍營里生活,自然明白晏宜為什么會這么排斥荀寧。
“你不要因為自己文舉可能考不上,想要尋武舉的出路,就來阻礙荀寧??婆e乃是為大宋朝選賢任能的,不是為你這等投機公子準備的。”
“你……建中,你不要忘了,武舉應試,可是要考查兵法謀略的,像荀壯士如此體格,恐怕只會些武藝,連大字都不認識幾個吧?”
與眾多公子不一樣,荀寧走的是武舉。
有宋一代,文強武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一事所導致的。
不過,與文舉相比較而言,武舉中舉的概率要大得多。
因為,參與武舉的人本身就很少。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在太學讀書的生員,在文舉落榜以后,就會選擇去參加武舉,從而能夠中舉并走上為官之路。
很顯然,眼下的晏宜,這名富家公子的才華并不怎么樣,這是做好了要在文舉落榜以后參與武舉的打算了。
那么,荀寧的到來,就相當于讓他武舉中舉的概率變小了。
想到這里,荀寧也就明白,為什么晏宜面對自己會表現出如此的傲慢與嫌棄了。
當然,荀寧也在腦海里搜索著有關于晏宜的相關事情。此人乃是晏殊的孫子,父親則是晏殊的第二子晏承裕,他和這一時代著名詞人晏幾道是叔侄關系。
作為南理工大學的兵工專業的畢業生,荀寧雖然是理科生,可對于部分詩詞及其相關作者,還是有所研究的。畢竟,這些東西,打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了。
剛剛荀寧所吟誦的那四句話,正是晏幾道所寫。在他看來,這是暗中譏諷富家公子奢靡生活的詩句,可眼前的晏宜竟然絲毫沒察覺,反倒是引以為傲。
由此可見,此人的才學也不過爾爾,或者說,沉醉于富家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現在倒好,這個晏宜竟然嘲諷荀寧不識字,他當即就惱火了起來,道:“怎么?晏公子懷疑我寫詩賦詞的能力不如你?那不如來比一比看看如何?若是你輸了,從此我荀寧在的地方,你就不要出現了,而若是你贏了,那么你在的地方,我荀寧就絕對不會出現。如何?不知晏公子,你敢不敢?”
穿越到大宋朝,面對著諸多歷史名人,荀寧本是不想做文抄公的,可現在偏偏有人逼著自己做,那只能讓眼前的晏宜先栽個跟頭。至少也要讓眼前的眾多太學生員高看自己一眼,而不是因為自己身材高大,才擺出一副敬重自己的樣子。
“咳咳,你們這些人圍在這里,可真是熱鬧啊。國子監都開門半晌了,你們還不進去?”
一陣咳嗽聲,打斷了國子監大門前的眾人的說話聲。哪怕是荀寧還想繼續說下去,也不得不隨著眾人一道拱手施禮。
“黃學官好!”
“哦?這是新來的武學生員荀寧吧?前些日子,我去童家看字畫,童老板說有個七尺高的男子,揍了他們家的童貫。我本以為他是在開玩笑,心想正常人不過五尺上下,六尺都是極少見的,沒想到今日一見,果真是有這么高的人?!?p> 黃學官,國子監的黃庭堅,因為擔任的是教授職務,又被人稱作黃教授。這一點,早在來國子監之前,種師道就像荀寧介紹過了。
“見過黃學官,您來的正好,今日這晏宜晏公子因我出身軍營而辱我甚深,我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我雖然身材高大,但我腹有詩書,還請黃學官為我當個裁判,我要用一首絕妙好詞,讓他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