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以工代賑(二)
以工代賑,在中國古代中并不是新鮮的概念。
早就在《晏子春秋》中有言,“饑,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當為路寢之臺,晏子令吏重其賃,遠其兆。三年臺成,而民振。故上悅乎游,民足乎食。”
意思就是說,在鬧饑荒的時候,君上并不情愿將糧倉免費提供給百姓,這種情況之下,晏子命令百姓們為其修建路上的行宮,君上大喜,以糧食作為報酬,回饋給百姓。
這是以工代賑的體現,先秦時期也有管仲...
以工代賑,在中國古代中并不是新鮮的概念。
早就在《晏子春秋》中有言,“饑,晏子請為民發粟,公不許,當為路寢之臺,晏子令吏重其賃,遠其兆。三年臺成,而民振。故上悅乎游,民足乎食。”
意思就是說,在鬧饑荒的時候,君上并不情愿將糧倉免費提供給百姓,這種情況之下,晏子命令百姓們為其修建路上的行宮,君上大喜,以糧食作為報酬,回饋給百姓。
這是以工代賑的體現,先秦時期也有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