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當公關挺好的
老嫗的臉上登時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這個……”
“其實這位施主身上,并沒有明顯的印堂發黑……”
老嫗的聲音都有些發抖了。
“沒有明顯的印堂發黑,說明還是有的,我這人好奇心比較重,您能解釋一下嗎?”
老嫗顫顫悠悠的說道。
“讓老身算一算吧。”
江華一聽,得,這連本尊都不說了,直接老身了。
這層次下降一級啊!
江華樂呵呵的看向這老神棍半瞇著雙目,在那里“掐指神算”。
江華托著下巴,看熱鬧,絲毫不嫌事大。
另外一方面,卻拿出了自己手中的BB機,準備報警。
良久后,老嫗終于睜開了眼睛,此時的她,終于恢復了一點鎮定之色。
“法不傳六耳……今日本尊算卦的時間到了,不能再繼續普度眾生,今日也便回道館接受供奉去了。”
“施主請回吧……”
說完,老嫗起身,開始收攏自己的東西。
什么八卦圖,還有各種廉價的玉器。
收拾完之后,老嫗長舒一口氣,扛著包裹就往外走。
“哎,這位道長。”
江華卻突然出現在了老嫗后面,老嫗回頭,卻發現江華手掌合并,隨后伸出。
手掌里,拿著一個折疊的皺皺巴巴的一個紅包紙。
聽著四周,不知道是哪個音像店,放出來的華仔的“恭喜發財”。
江華咧開嘴,示意了一下紅包。
“恭喜您發財,禮多人不怪。”
隨后拿出了BB機,加了一句。
“不給,我就報警了。”
老嫗一咧嘴角,差點哭了起來。
……
最后,江華拿著老嫗給的十塊錢,和老嫗一起找了個路邊攤,擼串。
這白來的錢,要迅速花出去,這個道理,江華還是懂的。
否則,據老人說,是大大的不吉利。
這十塊錢,賣了大大小小數十個炸串,江華吃的滿嘴流油,而老嫗則是如喪考妣,皺著眉頭,一語不發。
看來這老嫗,心中還在心疼錢啊!
那個時代的烤串,還有地鍋雞,還沒有像之后幾年,在淮北發展成產業……也沒有那么多的小龍蝦,那個時候,淮北的街頭巷尾,大多是炸串點和螺絲店。
店鋪不但多,而且非常親民,價格也沒有那么貴。
像這十塊錢,就可以買很多,雖然大多數都是素的。
吃完炸串,交完錢,江華看著四周夜市的一切……昏黃的燈光,略顯骯臟的地段,以及隨處可聞到的炸串的香味。
由于靠近學校,在這里吃飯的,多以學生居多,經常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學生在一起,燒餅炸串是常規操作,有錢的學生,還會加點里脊肉或者羊肉串。
老嫗看著學生,臉上泛起了溫暖的表情。
江華察言觀色,卻是笑呵呵的開口道。
“這位大師應該有孫子吧。”
“有啊,小學二年級,是我孫女。”
老嫗的眼中有一絲光,雖然黯淡,但是江華能夠看出,那是希望與驕傲的光芒。
隨后,老嫗又開始談起了她的一家子,據他所說,閨女和女婿早年在礦井崩塌時,被礦石砸到了腦袋,沒救過來,而這位老嫗,就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孫女拉扯到現在這個地步。
江華頗為唏噓。
那個年代的擺攤算命的……尤其是老年人,雖然很可恨,其實大多數都是生計所迫,并不真是存心騙人……他們賺的錢,不穩定,也沒有那么多。
說真話,人活在這世上,就沒有容易的。
想到這里,江華心中的那個雛形,開始慢慢形成,并逐漸發展。
這些人都是三教九流,平日里經常家長里短的,這些人尋常,卻也不太尋常。
因為他們是掌握這座城市話語權的真正之人,也就是后世所說的“吃瓜群眾”。
他們就像一條條絲線,連在了一起,就成了一張網……一張足以遮蓋整個社會的網。
他們是社會的全能,也是社會最大的利益團體與受體。
“老奶奶……您就沒有想過,干一些正當的工作嗎?”
老嫗聽到這句話,神色非常黯然,卻是打開了話匣子。
經她所說,自己是二紡前些年裁掉的臨時工,因為年紀太大,找工作四處碰壁,本來想找個當保姆的工作,但是也因為沒有門路而只好放棄。
家里有一張嗷嗷待哺的嘴,老人也只能出來做這工作了。
這是沒辦法的選擇。
遠處的學校,開始晚自習了,坐在人數漸漸少了的夜市里,江華目光微微凝滯,在這枯黃的燈光慢慢搖曳。
“老奶奶,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給你提供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的。”
江華微微笑道。
“我即將成立一個公司,您多找幾個像您這樣,當然了,品格為上,按次拿錢。”
……
讓這些人當公關,還是挺好的。
江華坐在回家的車上,想著剛才還算是愉悅的談話。
就江華所說,這次他私人訂制的事業,他們提供一單生意,就補助三十塊錢。
別說,江華摳門,在那個年代,能拿到這樣的工資,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存在了。
起碼三十快錢,可以買幾十串炸串,和一個噴香的肉夾饃了。
當然,江華占得是大頭。
這種無本的買賣,既然已經鋪出去,下面就看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江華也不怕他們行騙,因為,以自己十幾年的經驗,所謂的騙局,早就已經諳熟于心。
要騙到他,可不容易。
江華定了定目光,看向窗外,新開設的東方百貨的巨型屏幕。
冬日冰冷的風在地面上嗖嗖刮過。
上面幾個字,清晰可見。
2003年,世界杯足球賽,即將在明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