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對付司琴的法寶「禁欲丹」
楚懷耳手中匹練涌動,露出驚人的威壓,道:“怎么?你不愿意說?”
小妖虎支支吾吾道:“稟上仙,那山君即是我的父親,又是我的母親。”
楚懷耳不明所以,冷聲道:“父親?母親?這是什么說法?你為何會附身山君?還屢次施展神通殺人,莫非……是你故意為之?”
小妖虎急忙開口:“這都是附近人們的謠言。”
楚懷耳神色微動,“謠言?你若說不出個所以然,我即刻將你剝皮刮骨,煉成靈藥!”
于是,小妖虎頂著巨大的壓力,戰戰兢兢的將自身來歷和遭遇,說了出來。
原來這小虎曾在一百多年前,偶然吞下了仙丹,但卻承受不了神力,與仙丹通體,骨肉盡融,一并化成了靈珠肉骨。
長在懸崖之間,類似于肉靈芝,芭蕉扇葉大小,香氣四溢,非同尋常。
一百多年后,不知什么原因,引來了吊睛白額大虎,一口吞下了肉靈芝。
后來的事情就更離奇了,肉靈芝被吞下后,不僅沒被消化,反而借助山君肉體,萌生了靈智。
雄虎懷胎十月,它體內的生機,被胸腹間的靈珠紅骨所奪,徹底成為了傀儡。
之后小妖虎掌控大虎身軀,因為是仙丹所化,所以天生就有法力神通,為了養一口清氣化形,平日里只吃一些花草、水魚,才修煉到化形境界。
也就有了之后的攔路討封。
至于殺人的事情,則是在一次攔路討封時,遇到一窩山賊,山賊想取虎骨、虎皮賺錢,就動手激怒了小虎妖。
無奈之下被迫反擊,殺了一兩個動手的山賊,其余的只是嚇跑了。
這才有了虎妖吃人的傳聞。
聽了玄乎其玄的虎妖自述,楚懷耳未直接答復。
他并不會輕信一面之詞,但…這妖虎的表現,也確實有些異常,不像是簡單的丹靈。
于是,從袖袍飛出一支毛筆和一張絹帛,威脅道:“將你所修的功法和本命神通,都一字不漏的寫下,若附近還有妖怪,就將它們的修為、外貌、神通,以及洞府位置,統統寫出來,
若是有其他心思,就將你烹了做肉羹。”
小妖虎唯唯諾諾的應了一聲。
楚懷耳抬手間廢了它的修為,并鎮住口舌,使其不能吐人言。
一通寫寫畫畫后,已過去了一個多時辰。
此時,已經是三更天。
楚懷耳不再逗留,收起絹帛,便帶著小老虎,回到了河間縣。
并且來到河間縣坊市上,變成一個山中獵戶,等到日出時分,就將這只妖虎賣到本體手上,時刻監管。
另一方面,玉清分身則趁著洞玄幾人不注意,與法外分身來了個偷天換日,混入隊伍中,跟著洞玄去往福地,拜入清虛門。
雄雞報曉,日出多時。
仙來居客棧。
司琴長發披肩,穿著薄如蟬翼的衣衫,正為楚懷耳束發,纖手過處,留下一道淡淡的香氣。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動作間,不時有幾分親密接觸。
感受到柔軟、細膩的手臂,以及某些部位。
這讓楚懷耳有些難以把持,
最近,司琴那方面的需求,似乎越來越急切了。
算了算時間,畢竟已經有兩個多月,沒行過房了。
這對早已品嘗過禁果滋味的司琴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
要知,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又如何違背的了天性。
所以,現在做出這些稍稍出格的事情,也是能夠原諒的。
但……
“司琴,你且洗漱吧,我自己穿鞋履好了。”楚懷耳拉起蹲下的司琴,無視潔白的兔子。
這讓司琴目中的幽怨,更深了。
看出司琴的疑惑不解和一絲小小的擔憂,楚懷耳神色有些尷尬。
這些天來,司琴不止一次旁敲側擊的問過,自己身體的問題。
甚至,有幾次還偷偷找醫師,拿了補腎氣、氣血的方子,熬成湯藥,喂自己喝下。
這種被認為不行的感覺,讓楚懷耳很不爽。
他的內心深處,甚是不甘,
我真的沒有問題,且,還非常的強!
但是,此時卻萬萬不行……
楚懷耳深知,自己修煉的《混元正氣訣》,與玄都大法師一脈相承,青牛也不止一次警告過,此功法根基就在于重清靜無為、體內大周天循環之道。
從修行之時起,未成真仙,便不可泄露元氣。
如果大周天有缺,很可能導致渡劫時,會被天道雷劫尋缺處擊潰,從而化成濁仙,無法享受長生道果。
這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情。
于是,楚懷耳從儲物袋中,拿出一枚「禁欲丹」,再一次哄騙司琴吃下。
看到「美容定顏丹」,司琴眼中幽怨少了幾分,道了一聲謝。
看著司琴服下,又恢復到了正常的神態,這讓楚懷耳出了一口氣。
已經是第三次騙她了。
但看著懵懂無知,甚至還有點暗自開心的司琴。
楚懷耳實在是不忍心揭穿,只是在心里默默想道,等我成了仙,一定會好好補償你。
要知,這些本是青牛給自己用的,但沒想到卻給司琴吃上了。
美不美容,他倒是不知道,不過這玩意兒,好吃倒是真的。
入口香氣四溢、安神定心,嚼咽入肚后,唇齒還久留余香,自然給人造成一種假象,認為有神效。
片刻后,眾人收拾妥當,楚懷耳推開房門,在客棧用過早膳后,便出發前往長安了。
劉徹的圣旨上,可明明白白的寫著,一月之內,必須趕到長安面圣,否則就是失期。
為了不給自己一大家子找麻煩,楚懷耳覺得現在還是尊重下皇帝的旨意,比較好。
到了長安后,再尋找恰當時機,展示法力、神通,那時這位與秦始皇一樣著迷于尋仙長生的漢武帝,一定會心悅誠服。
到時,自己的人教宣傳計劃,自然暢通無阻。
而且,受前世的影響,秦皇漢武,這四個字,可是深深烙進了腦海里,對這位千古一帝,自然是有幾分好奇的。
也不知傳聞中,歷朝歷代天子的真龍之氣,是否屬實。
不止有皇帝劉徹,在這個時代那個被稱為的戰爭天才的人,同樣也引起了楚懷耳的注意。
這個人自然就是被漢武帝譽為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聯想到后世有關三十六天將的民間造神運動,得到了天庭玉帝的認可。
一個新的念頭,在心中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