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年考試,媽媽給我買的好吃的,是一盒某師傅拌面,一聽雪碧,一聽可樂...每次考試前媽媽都會給我買點好吃的東西,那個時候家里還沒有冰箱,只有一個玻璃門冰柜,把可樂和雪碧放進里面去。那個時候還沒吃過某師傅家的拌面,半夜作業寫完心癢癢了當成泡面吃的,還留了點把妹妹叫了起來一起吃,想想真的很心酸,有點想流眼淚,那個時候沒有吃過什么好東西,只要看到媽媽提回來一個裝著五顏六色小東西的超市塑料袋,就已經很開心了,只覺得家里又有新東西了,不管里面裝的是什么。
一塊錢一個的玉米腸也是那個年紀小小的奢侈品,還有一塊錢一袋的紅薯沙拉(一種圓片狀零食),一根蔥(一種短條狀零食),有一次一個阿姨帶著兩個小朋友來我家玩,我那天特別開心,當時兜里有十塊錢,就下樓買了五塊錢的紅薯沙拉和一根蔥,雖然小朋友挺開心的,妹妹也挺開心的,但是我還是有一點點難過,五塊錢變成了輕輕的超市袋子,我并不是為失去五塊錢難過,而是為不知道下次什么時候再攢到五塊錢而難過。
再小的時候,小縣城里開了第一家麻辣燙店,是一個四川男人開的,通過他,我對四川人最原始的印象就是,白白凈凈,會吃會做。去他店里吃麻辣燙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他炒菜做飯,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炒肝這個東西,豬肝從白瓷盤中鮮紅色的一團變成了鍋里暗紅色的一片一片,鍋邊還竄著熱氣,這個畫面至今也忘不了。沒幾年他就成了家,老婆很漂亮,是我們這兒的人,幾年里陸續生了兩個兒子,長得和他們的爸爸很像,一口四川話,后來兩個兒子也在這里的小學上學了,在我上過的那個小學,只是那個時候我已經上高中了。在他還沒結婚的時候,剛開始賣麻辣燙那會兒,一碗麻辣燙三塊錢,那大約是我三年級的時候,后來,就慢慢漲呀漲,變成三塊五、四塊、四塊五、五塊,后來就成了六塊,現在好像是七塊錢。我小學的時候住的房子,離這家店很近,晚上寫作業瞌睡了,媽媽就會下樓去給我買一碗麻辣燙,她吃幾口,剩下的都留給我,或者我吃一會,剩下的留給她,那個時候我寫作業很慢很慢,好像從小就是個不太機靈的孩子。但是現在想想,是不是故意寫的慢,為了期待的麻辣燙呢,有時候也不是麻辣燙,媽媽也會給我煮泡面或者酸湯餃子,好像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喜歡吃夜宵了,后來我們搬家了,麻辣燙店也變成了火鍋店,就再也沒有吃過那個味道的麻辣燙了,一碗熱熱乎乎的湯,上面飄著幾個麻椒,香味里混合著淡淡的中藥味,幾片生菜上鋪滿了鮮亮的紅油,土豆片薄而脆,海帶絲沒有腥味,油炸花生米香香酥酥,豆腐皮咸咸的很有嚼勁,紅薯粉很軟糯,滑滑彈彈,各有各的味道,變成一碗久久難忘的麻辣燙。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4-05-27/f340c6b7492562033a132dc9b9436ef9oNsnUjD7OIg0E5W.jpg)
卓霖1st
現在長大了,吃到的食物品質越來越好、包裝越來越精致了,可奇怪的是,很少有當年那種幸福滿足的感覺了,只是習以為常。最美味的食物留在了記憶中,直到現在,往后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