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重生之大明王朝

第四十五章 進宮

重生之大明王朝 解藥1985 3112 2011-10-05 16:43:01

    進入京城以后,魏忠賢把張衛國安排在驛站,然后他自己就帶著大內侍衛回宮復命去了.要臨走時,特別交待張衛國,說道.

  “張大人,雜家這就回宮了,您先在這里安歇一會.千萬不要亂走,雜家回宮以后還是要來這里的,明日早朝,皇上要不要召見張大人您,雜家還要過來通知大人呢.”魏忠賢生怕張衛國不懂規矩,特意提醒道.

  說來,這張衛國對大明朝的規矩,還真是不懂.就算懂的一點點規矩,也都是從電視上學的.張衛國在廬州府,先不說他是張家的二公子,單單就說他是慈善券發行者,就沒有幾個人,有資格跟張衛國說規矩.所以,一直都是隨著他自己的喜好行事.

  “多謝魏公公提醒在下,這一路辛苦魏公公了.這些是給魏公公與各位侍衛兄弟的酒錢,還請公公代為收下”。

  張衛國又開始他的銀彈攻勢了,反正這銀子也不是他的.揚州知府葉雷,給了張衛國五千兩銀票,張衛國分給,跟在自己身邊的飛狐隊員一千兩,給暗中跟進的隊員兩千兩.下船的時候,張衛國又給了漕幫的人五百兩.如今,張衛國把剩下的一千五百兩,都給了魏忠賢.魏忠賢后來能成為九千歲,自然有他的手段與人際網.用一些銀子,賺取魏忠賢本身與他手中的資源.張衛國認為,這買賣還是合算的.

  “雜家已經讓張大人破費許多了,怎么能再讓張大人破費呢?這些侍衛的酒水錢,雜家出就是了”。魏忠賢笑著看著張衛國手中的銀票,輕輕的往后推了一下.那力氣輕的,張衛國差點都沒感覺到他往后推了。

  “哪有讓魏公公出銀子的道理?這些銀子雖然不多,但也是在下一點心意,魏公公若不收,就是看不起我張衛國.”張衛國當然知道,魏忠賢說的是客氣話.而他自己,也就說出對方客氣話的必殺技.收還是不收?要還是不要?不收就是看不起.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句話的威力下,“勉為其難”的收下物品。

  魏忠賢也只能“勉為其難”的收下了銀子.然后在張衛國的目送下,和大內侍衛一起,向皇宮趕去。

  此時,已是中午,張衛國心想.魏忠賢是不會回來這么快的.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張衛國還是沒有離開驛站.而是讓飛狐隊員,十二人分成三批出去.并讓他們留下武器,不準惹事。

  讓他們出去一批,一是為了聯絡跟進的隊員.二是讓自己的隊員,打探一下京城的地理環境,防守消息.要是情況不對,自己也可以好跑路不是.伴君如伴虎,張衛國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自己要等魏忠賢的消息,自己的隊員不要等呀,這里不比其他地方,所以張衛國讓他們四人一組.就算有事,也能有個照應.

  魏忠賢直傍晚才來到驛站,而且已經換上大明朝特有的宦官服飾.又見張衛國,喜氣的說道.

  “恭喜張大人了,皇上宣張大人,明天早朝,上殿見駕.張大人,皇上可是您搞的慈善券,很是欣賞呀.不過,張大人,雜家在這里多嘴一句”。

  魏忠賢說完這句,小心的看看左右.見自己帶來侍衛,都離他們較遠,才在張衛國耳邊說道.

  “雜家回宮后,才得到消息。張公公告訴雜家,吏部文選司郎中顧憲成等文官,向皇上進言,說這慈善券,乃是否國殃民的大惡事。讓百姓不務正業,只會增長百姓投機取巧之心。這些官員,聯名讓皇上取消慈善券,嚴辦張大人你呢!”

  張衛國一聽魏忠賢的話,冷汗就下來。這古代怎么這樣不講究人權,動不動就要判人有罪。張衛國很想跟那些想穿越到古代的人,要是來古代了,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自己帶來一百多飛狐隊員,就是為了一以防萬一,難道,剛剛來京城就要跑路了?

  魏忠賢留意觀察著張衛國,看見他臉色很難看。心想,他還是嫩了點,不過也好,年紀輕輕,就做到千戶的位置了。只要他怕,以后就能控制他。魏忠賢這個老江湖這般幻想著。

  魏忠賢見差不多了,繼續說道。

  “張大人不必怕,好在我皇英明,沒有聽信小人饞言。還有就是張公公也在一旁說張大人的好話。只是張大人,明日早朝,可一定要有所準備。只要讓皇上堅信張大人是為國為民,就不怕這些小人,從中作梗。”“你這死太監,活該你在后世的電視劇,有百般死法。話一下說完,能死呀。被你嚇的,差點就要跑路了。”張衛國在心里狂罵,這個魏忠賢,把自己嚇個半死,再跟自己說沒事,不帶這么玩人的。張衛國雖然年輕,但是心理年齡可不小,后世也是奔三的人。剛剛被嚇到,才把表情裸露在臉上,現在當然不會犯同樣的錯,于是笑對魏忠賢說道。

  “多謝公公提醒,在下明白了。在下所做之事,只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謀福。在下不愧于良心。皇上英明,自然會還在下一個公道。”說完,張衛國像電視里那樣,雙手抱拳,與左肩平齊,表示遙敬皇上。然后接著說道。

  “不知道魏公公所指的張公公是哪位?”得了別人的好處,總該記得才是。張衛國想,既然能跟皇上說上話的太監,權力一定不小。明朝就是太監當國的年代,特別是魏忠賢與劉瑾。現在的魏忠賢,還沒有發跡。這個張公公,肯幫自己說話,自然要多抱抱大腿。等自己強大,再來好好改造大明朝。

  一聽張衛國提張公公,魏忠賢得意的說道。“張公公就是掌管司禮監大印,張誠張公公。日后,張大人自然會與張公公見面。說起來,這東廠與錦衣衛還屬司禮監管,張公公與你張大人也算一家人”。

  聽了半天,張衛國都不知道,這司禮監是什么部門,就聽出來是自己這個錦衣衛的上司了。

  “那張大人明日早些在宮門等候,到時候雜家再帶你進去。這里,雜家就先告辭了。”

  “晚上我請魏公公,吃好在回去如何?”

  “張大人就別和雜家客氣了,這天色不早,再晚就要關閉宮門了。雜家先回宮了,張大人,明日趕早,切莫忘記”。魏忠賢再次提醒,這張衛國實在太年輕了,他總是不太放心。

  張衛國說,“那是自然,天大的事敢往,這事也不敢忘,魏公公放心就是。”

  送走魏忠賢,幾批外出的隊員,都已經返回。只是,剛剛見魏公公在,沒有上前而已。這時,見魏公公已走,上前對張衛國說道。

  “二少爺,消息已經打探清楚了。現在的人,已經進來了兩組。現在,都已經安頓下來。還有一組,估計明天也就到了。另外,二少爺安排去南洋的人,已經去了應天城,在那里,找尋和鄭公公一起下過南洋的后人。在揚州的時候,就和其他人分開了,銀子也都給他們。”

  張衛國一共帶了一百二十名飛狐隊員,除了身邊的二十幾人,其他的,分成四組,暗中跟進。有三個小組,跟張衛國進京,還有一個十幾人的小組,張衛國讓他們去南洋,金三角等地,按圖找一些種子。這些事,都是來京之前,就已經安排好的。

  當年,鄭和下西洋,是在南京,也就是現在的應天建造的船只。張衛國讓下南洋的小組,去應天找人。當年,和鄭和下西洋的,每次都有兩三萬人。張衛國就不信,找尋不到那些下過西洋的后人。只要有這些人帶路,成功的幾率是很高的。

  張衛國的飛狐小隊與民團,建制與大明朝和后世軍隊有所不同。民團分成七個小隊,每個小隊分成七組,而每組有二十多人。有正副組長一名,飛狐小隊規模要大一些,但是,也是已小組再細分,有點像后世軍隊的班,連,團,沒有營排級。去南洋那個小組,組長是洪國柱,因為,以前在淮河打漁為生,所以讓他去。雖說航海與河面上不同,但好歹會水不是,而且人還挺機靈。

  “嗯,我知道,等三個小組都到期了,讓他們的組長來見我。明日,我要進宮一次,守晚班的兄弟,不要忘記叫我起來。”

  雖說這里是驛站,但是張衛國還是加強的防守。這古代,可不像后世那樣安全。雖說是天子腳下,但是,要是有個什么強盜小偷,是受京少保護的,來打自己的主意,那可就丑大了。所以,在京城,除了防著皇宮里的那只老虎外,還要防火防盜防京少。除了受傷還沒好的隊員,其他人五人一組,一個時辰一換。

  寅時不到,守夜的隊員就叫張衛國起來了。張衛國看著外面黑乎乎的,心中怒想著,這古代就是不好混,這么早就要起來,去見自己的“大老板”。想歸想,但是,還是要起來的。

  其他人,也都起來了。留下七八人看家,其余的,和張衛國一起,騎馬向皇宮的方向走去。

  (PS,給我票票的朋友,請留言,我幫你們加精送分。下個章節是“一百萬兩的誘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九龙坡区| 南乐县| 出国| 和顺县| 海宁市| 雷州市| 旅游| 延安市| 通州区| 潞城市| 九龙城区| 青阳县| 吉木萨尔县| 嵊州市| 石河子市| 瓮安县| 涿鹿县| 五指山市| 大同市| 霍山县| 水城县| 花莲市| 慈溪市| 滕州市| 舞阳县| 余姚市| 新邵县| 延长县| 长宁县| 佛学| 绵阳市| 长葛市| 青阳县| 安平县| 灵台县| 石林| 上林县| 漳州市| 瑞金市|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