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托馬斯的講述,杜國英的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起來,由于各種原因,從明代中期開始,中國的各項軍事技術已經逐漸落后于西歐國家,但這不意味著中國的軍人不懂得用側射火力消除城防射擊死角、側射火力比正面火力的殺傷效果更大的道理。最晚在戰國時期,當時的軍人就知道在城墻上修建突出的墩臺,以消除射擊死角,從三面攻擊攻城的敵人。這一點《墨子》里就有記載,稱之為行城,又因為其外觀狹長如馬的面部,故又稱之為馬...
隨著托馬斯的講述,杜國英的臉色變得越來越凝重起來,由于各種原因,從明代中期開始,中國的各項軍事技術已經逐漸落后于西歐國家,但這不意味著中國的軍人不懂得用側射火力消除城防射擊死角、側射火力比正面火力的殺傷效果更大的道理。最晚在戰國時期,當時的軍人就知道在城墻上修建突出的墩臺,以消除射擊死角,從三面攻擊攻城的敵人。這一點《墨子》里就有記載,稱之為行城,又因為其外觀狹長如馬的面部,故又稱之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