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吏部尚書高士廉上奏道:“臣愿意保舉一人,臣相信他必然可以一舉擊敗突厥大巫格格巫,維護我大唐國體。”
皇帝李淵聽后,急忙問道:“愛卿,保舉何人吶?誰人有如此神通,竟然能夠擊敗格格巫啊?”
高士廉回答道:“此人如今正在長安,乃是我大唐永安王李玄。李玄出自道教圣地武當山,師傳于道教高人青云真人,呼風喚雨,吞云吐霧,無一不精,臣愿意以全家老小的性命擔保永安王必勝突厥大巫格格巫。“
聽到李玄的名字,李淵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太子建成也面露不悅,他們此時才明白,原來從高士廉上奏褒獎格格巫開始,秦王他們就在一直布局,目的就是救出李玄。可是如今,已經騎虎難下,不用李玄吧,大唐必然顏面大失,只能任由格格巫繼續囂張下去;用李玄吧,則中了秦王李世民的圈套,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李淵面露為難。
這時,突然,太子冼馬魏征走了出來,對著李淵行禮后說道:“我大唐人杰地靈,天才輩出,豈能依賴一介罪人以退強敵?臣亦愿保奏一人,臣相信他必然可以擊敗突厥大巫格格巫。”
皇帝李淵頓時來了興趣,急忙問道:“魏愛卿,你保奏的又是何人哪?他現在人在長安嗎?”
魏征回奏道:“臣保奏的乃是大名鼎鼎、聞名天下的風塵三俠中的紅拂女。紅拂女乃我大唐荊州副都督、荊州行軍長史李靖的夫人,一身紅裝,手持拂塵,精通識人,擅長隱身刺殺等多種神奇手段,臣也愿意用全家老小性命擔保,紅拂女必定可以大勝突厥大巫格格巫。”
太子、秦王的兩大重要謀士都拿著全家人的性命對賭了,這讓整個大唐朝堂感覺很新奇,也都感覺到太子、秦王矛盾的尖銳和對立。
皇帝李淵也感到很頭疼,但是他一如既往的決定支持太子,下令道:“征召紅拂女對決突厥大巫格格巫,揚我國威。”
下朝后,高士廉和秦王一起回到了秦王府。一進書房,李世民就一腳將一把椅子踹翻在地說道:“該死的魏征,又壞我大事。以后,有機會我非殺了這個鄉巴佬不可。”
高士廉勸道:“殿下息怒,如今魏征舉薦紅拂女,可謂是一舉兩得,既阻止了咱們營救李玄的計劃,又和荊州副都督、荊州行軍長史李靖扯上了關系。咱們需要好好謀劃一下,阻止李靖被太子拉攏過去。李靖長于謀略,手段奇妙,平巴蜀,征蕭銑,更是屢戰屢勝,在軍中威望很高,如果李靖投靠太子,對我們的打擊就太大了。“
秦王李世民冷靜下來道:“好狠的魏征啊,好毒辣的盤算呀。”
這時,突然從書架后,走出了一位年輕人。年輕人二十歲左右年紀,手拿書卷,溫文爾雅,面無表情,為人冷傲,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可是當你想通過他的眼睛讀懂他的內心時,卻發現他的眼睛前面似乎有許許多多多的迷霧,讓人感到驚異的同時,又感到年輕人的深不可測。
年輕人緩緩的說道:“魏征的計謀不錯,可是紅拂女不會奉詔應戰,最后和格格巫對決的只能是永安王李玄。”
李世民和高士廉同時看著年輕人說道:“無忌,你說什么?為什么紅拂女不會應戰?只能是李玄應戰呢?”
年輕人是長孫無忌,是高士廉的外甥,也是秦王妃的兄長,他和秦王自幼相交,感情很好,為人膽大,敢作敢為,城府很深。
長孫無忌回答道:“秦王、舅舅,紅拂女絕對不會應戰。因為她是李靖的夫人,李靖在軍中威望很高不假,可是李靖、紅拂女為人都十分謹慎,絕不愿意招惹政治,更不會參與太子、秦王的爭斗的。能做一輩子將軍,打一輩子勝仗,建立赫赫武功,這是李靖畢生的追求。他不在乎高官厚祿,不在乎能否優崇有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他只在乎能否讓他領軍,他能否打得贏一場場的戰役,這才是真正的李靖。如果紅拂女知道自己可能被攪入太子、秦王的爭斗中,還有可能牽扯到李靖,紅拂女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躲得遠遠的。”
李世民和高士廉雖然覺得長孫無忌的分析很有道理,可是他們依然覺得魏征的計策可能得逞,紅拂女可能會奉詔應戰。
長安,太極宮。負責向紅拂女傳召的太監向皇帝李淵稟報道:“陛下,奴才奉命到李靖府里傳旨,結果李靖府里除了一位管家空無一人,管家說,紅拂女已經在三天前離家,遠游去了。”
李淵沉思道:“三天前?遠游?她可曾說她什么時候回來?”
太監回答道:“這個沒說,不過三天前,紅拂女離開時,留下了一封信,委托管家,呈給陛下。”
“信件?拿來,莫非是紅拂女留下的擊敗格格巫之策?”李淵推測道。
李淵拿到信件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見信件上寫道:
“陛下:
突厥大巫格格巫神通廣大、法力高強,欲打敗格格巫,必須我風塵三俠扎髯客、李靖、我三人聯手方有可能,如今我大哥扎髯客為尋找海外仙山——蓬萊島,漂泊于海外,行蹤無定。李靖駐守東南,臣一人實在難以對抗格格巫。況且京中有高人永安王李玄足以擊敗格格巫,臣實在不便班門弄斧,貽笑大方。然詔令臣不得不奉,臣唯有遠走海外,尋找義兄扎髯客,以圖三人聯手,為陛下解憂。
落款是紅拂女,日期是三天前。
李淵愣在了原地,久久不語。三天前,紅拂女就已經知道朕會征召她,對決格格巫了,太不可思議了。這個決定,可是今日早朝才下的。如此實力,尚且不敵格格巫,難道只能啟用李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