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看向了右將軍楊岌說道:“右將軍,要不你來吧?只要砍殺了楊和,我幽州軍的左將軍之位就是你的。”
楊岌看著皮笑肉不笑的李藝,他明白李藝也是懷疑自己了,他在考驗自己對他的忠心,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參與了楊和的謀劃。他面色平靜,內心里卻猶豫不決。
這時,楊和也看出了李藝對楊岌的猜疑,他對著楊岌高聲說道:“楊岌,我們是同鄉,也是兄弟。殺了我,我不會怪你的,殺了我,成全我,別讓我死在李藝這個暴虐之人的手上。”
楊岌在李藝的注視下,緩緩的走到楊和的面前,拔出了腰間的佩劍。
楊和用力的向楊岌點點頭,示意楊岌出手,然后站起身,對李藝罵道:“李藝,你以為你什么東西?妄圖竊取大位,你不會成功的,爺爺我再走一步,我在地下等你。”
之后,面目猙獰的看著坐于帥位的李藝,放聲大笑,笑聲陰森,讓在場的所有人內心里都毛骨悚然。
殺慣了人的李藝也感到了恐懼,站了起來,指著楊和,督促楊岌道:“殺了他,殺了他,不要讓他再說了,也不要讓他再笑了。”
一道劍影滑過,楊和的頭被斬落,滾動在地上。
看到楊和已死,李藝如同氣力耗盡了一般,無力的癱坐在帥位之上。他看向了殺死楊和的楊岌道:“楊岌,你做的不錯。以后,你就是我幽州軍的左將軍了。”
營帳內的將領們也紛紛對楊岌躬身行禮道:“拜見左將軍。”
楊岌恍若未聞,只是呆呆的看著手中的劍和倒在血泊中的楊和。
第二日深夜,李藝軍中后營的馬圈里。
長孫無忌緊緊的抱著只有八歲的李承乾。如今已是深秋,夜里天寒,可是李藝并沒有給予他們御寒的衣物。長孫無忌凍得是嘴唇發紫,顫抖不已,李承乾雖然裹著長孫無忌的外袍,被長孫無忌抱得緊緊的,可是依然被凍得渾身發抖。
李承乾向長孫無忌問道:“舅舅,這日子什么時候是頭啊?我們會不會死在這里啊?又餓又冷的,我感覺我就要死了。”
長孫無忌勸慰李承乾道:“不會的,承乾。不要害怕,你父皇一定會派人來救我們的。”
李承乾說道:“是前天晚上見到的那位叔叔嗎?他什么時候來救我們啊。”
長孫無忌知道,李承乾說的是幽州軍左將軍楊和。楊和心向大唐。前天夜里,他秘密來到了這里,向他們講了,愿意為大唐皇帝李世民除掉李藝這個惡賊,向大唐效忠。可是今日中午,長孫無忌就從幽州軍士口中知道了,楊和密謀的事,被李藝發覺了,楊和也被自己的結義兄弟、幽州軍右將軍楊岌殺了。他不禁感到萬分的惋惜,李藝虐待承乾他們這些人,雖然自己一直安慰承乾,可以離開幽州,回到長安,可是楊和死了,他內心里是相當絕望的,他覺得承乾和自己或許一輩子都走不出幽州了,要被餓死,或者凍死在幽州了。
正在長孫無忌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一位幽州軍將領走進了馬圈,扔給了長孫無忌兩床被子,和一瓶酒。
長孫無忌詫異的看著來人,將兩床被子都裹在李承乾身上,然后,打開酒瓶,自己牛飲一口,站起來活動了活動已經凍僵的身子。之后不緊不慢的問道:“你是何人?為什么要幫我們?”
將領面無表情的吐出了兩個字:“楊岌。”
長孫無忌頓時一驚,問道:“殺了幽州左將軍楊和的幽州軍右將軍楊岌。”
楊岌依然冷漠的說道:“我就是你所說的那位幽州軍右將軍楊岌,不過我現在不是幽州軍右將軍,而是幽州軍左將軍了。”
長孫無忌指著被子和手中的酒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楊岌問道:“如果我能放你們回長安去,并擒殺李藝,獻上幽、營二州,你們大唐會如何對我?”
長孫無忌被震驚了,他沒有想到楊岌竟然也要擒殺李藝,效忠大唐,他楊岌可不是心向大唐的人啊。但是長孫無忌震驚歸震驚,他心里卻明白楊岌反叛李藝,這又是一個承乾和自己能夠離開幽州,返回長安的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他態度嚴肅的承諾道:“如果將軍能夠救了大唐皇帝陛下的嫡長子——中山郡王,又誅殺了李藝,獻上了幽、營二州,這些功績,是足以封侯,足以讓你成為我大唐駐守帝都長安的十二衛大軍中的從三品將軍的,地位只在十二衛大將軍之下。”
楊岌沉吟道:“封侯?從三品將軍?官職是不小,只是我想留在幽、營二州可以嗎?”
長孫無忌斷然的拒絕道:“不行,陛下絕對不會允許幽、營二州再有第二個李藝出現的。”
楊岌說道:“好,那我就進長安。不過我要大唐再封賞一個人。”
長孫無忌問道:“誰?”
楊岌回答道:“前幽州軍左將軍——楊和。”
“楊和?”長孫無忌詫異道,他沒有想到楊岌竟然為被他自己親手殺死的楊和求賞。略一思量,長孫無忌又態度嚴肅的承諾道:“如果事成,我會奏請大唐皇帝陛下追封楊和為大唐正三品大將軍的,他心向我大唐,是為我大唐而死的,陛下會厚待他的。”
楊岌站起了身,說道:“好,希望長孫大人信守承諾。”
言罷,便欲轉身離開。
長孫無忌攔下楊岌問道:“為什么?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楊岌又坐了下來,接過長孫無忌手中的酒瓶,喝了一口,便講起了一段故事:“三十年前,幽州道柳城郡下面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名叫楊莊,楊莊有一大戶,大戶有一公子,公子名叫楊平。當時楊平正年輕,他喜歡上村子里的一位姑娘,兩人青梅竹馬,私定了終身;而楊平的父母不喜歡那位姑娘,而是托媒人,為楊平明媒正娶了另外一個村子里的姑娘。楊平和他青梅竹馬的姑娘都痛苦不堪,最終為了成全楊平,不違背孝義,青梅竹馬的姑娘帶著肚子里的孩子到了隔壁的村子獨自住了下來,并終身未嫁。楊平遵照父母之命娶了另外那位的姑娘,不久也生下了一個孩子。十五年前,隋末大亂,楊平和他喜歡的兩位姑娘都死于戰亂,他的兩個兒子卻走到了一起,一起入伍,一起拼殺,一起為將。楊平明媒正娶的姑娘為他生下的那個兒子叫做楊和,而孤獨終生那位姑娘為他生下的兒子則叫做楊岌。”
“楊和?楊岌?”長孫無忌驚訝的站了起來,指著楊岌,吃驚的說道:“你和楊和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楊岌痛苦的說道:“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啊。可是李藝這個惡魔,他讓我殺了我的親哥哥。”
言罷,楊岌抱頭痛哭,用痛哭聲發泄著心中的不滿和委屈。
痛哭良久后,楊岌擦干了眼淚,邁步走出馬圈說道:“大哥本來和我預謀一起除掉李藝的,無奈事情泄露。李藝對我有所懷疑,卻不知我也參與了謀劃。是大哥懇求讓我殺了他的,只有殺了他,才能保住我不被暴露。如今,我要去一件事,一件大哥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
馬圈之外,都是楊岌召集的兵將,排列的密密麻麻的。楊岌走出了馬圈,拔出了佩劍,指向李藝的帥帳說道:“殺,隨我誅殺李藝。”
兵將們紛紛舉起武器,向李藝的帥帳沖殺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