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沒……”
滔滔大河南濱,蔥蔥崤函谷地,殘陽如血,漫天火紅霞光里,周琛聲情并茂,立于巍巍函谷關上,雙手邀天,一篇《過秦論》高聲默誦而出,雄渾豪邁的聲音在山谷、青天間久久回蕩……
張遼手持大刀,全身甲胄,一襲錦藍披風,立在周琛身旁,望著周琛的眼神,此刻盡是一臉崇拜神色。
“腳踩雄關,胸藏宇宙,聲動九州,睥睨間天地動搖,這樣的人物,才配做他的主公!”
周琛、張遼這主臣二人皆威武不凡,立于蔥嶺雄關之上,沐浴在暮色霞光里,仿佛兩尊千年不倒,鬼斧神工的雕像,透著天地間男兒最陽剛最雄武的神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周琛高聲默誦完《過秦論》,望著函谷關上,天地間壯觀的景色,久久之后,徐徐吟誦出這幾句詩詞,這才轉過身,看看身旁的張遼,振聲道:“文遠。本將問你,若明日牛輔、賈詡率五萬西涼精銳到關下叫陣,你當該如何?”
“回主公,末將高坐雄關,只看他率大軍在關下無奈嘆氣!”張遼毫不猶豫,激昂地道。
“好!”周琛叫聲好,又再次振聲道:“若再過幾日,董卓派大軍與牛輔大軍夾擊函谷,強攻關城,你又當如何?”
張遼堅毅勇敢的面容不為所動,依舊毫不猶豫道:“憑雄關,東、西而守,有主公到時留下的三千精銳步卒,守城器械,糧食兵器充足,縱然敵軍連日強攻,晝夜不停,屬下得不到兵員補充,也可保函谷一月不失!”
“好!”周琛聽張遼如此自信,更加滿意,點點頭,突然面色嚴肅,聲音威嚴起來:“倘若再過幾日,有消息稱本將被圍困,或者被擊敗,被殺死,董賊大軍東西合擊之下,你又該當如何!?”
張遼這次并沒有立刻回答,認真思索之后,拱手向周琛一拜,沉聲鄭重道:“在不得到確切消息之前,張遼誓死抗敵,絕不讓董賊拿下函谷關!倘若真有個萬一,張遼亦絕不降敵!必率麾下將士,突圍而出,倘能有幸逃生,當與其他將軍共同為主公報仇!”
“文遠真義士也!能得文遠如此看重,琛何其榮幸!”
周琛禁不住有些感動,當下忙扶起張遼,站在他身前,指著沐浴在暮色晚霞中的函谷關四野險峻蔥郁的山嶺,高聲道:“文遠且看,正所謂:“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
這函谷關西據崤山函谷高地,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深險如函(函,匣子。),車不分軌,馬不并鞍,一泥丸而東封東西谷口,險峻雄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曾幾何時,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如今這關內,我軍有五千鐵騎,后續三千步卒明日便到。關中守城器械,糧食、兵器充足,牛輔五萬大軍若敢前來。本將必與眾將士將他五萬大軍消耗在這雄關之下!倘若他不來,或是分兵從其他方向沿河而下,去圍攻我敖倉大軍,本將則必會率五千精銳騎兵前去圍堵。到時便要靠你來率三千步卒牢牢守住雄關!”
“主公只需放心,如此雄關,三千精銳步卒足矣!”張遼毫無畏懼應答道。
周琛見張遼答得信心滿滿,上前拍拍張遼肩膀,又是囑咐道:“不但如此,本將還要你相機而動,倘若牛輔大軍不分兵圍攻函谷關牽制你,全部自陜縣回渡茅津渡口,由大河北岸,直接往敖倉而去。你當速速往陜縣渡過黃河,摧毀茅津渡口!使得董賊河東后續大軍再不能自茅津渡河,斷絕其來路和歸路!可記住呢?”
“主公放心,末將全記下了!”張遼聽到周琛吩咐,忙又鄭重回答道。
周琛向張遼交代完畢,當下這主臣二人又在關上布置起城防來。
………………
卻說洛陽城太尉府中,董卓派李傕、郭汜率四千騎兵往軒轅關試探虛實。
坐鎮軒轅關的毛玠讓陳到、臧霸二人只需敗,不需勝。陳到臧霸二人在關外扔下許多自敖倉運來的糧食,假作大敗,率軍退回軒轅關。李傕和郭汜二人在關下叫陣,關中大軍亦是不應。李傕、郭汜二人當下率領得勝大軍返回洛陽向董卓報告結果。
“好,好,好!”
太尉府中,董卓見李傕、郭汜二人大勝而回,出府迎接,一見二人,便連道三聲好,然后引二人與眾將,進入大堂,當下親自給二人各斟滿一碗酒,讓二人飲下,這才又大笑道:“周琛小兒自詡用兵如神,如今終于被我大將大敗!你二人說說,軒轅關上兵馬幾何?有多少騎兵、多少步卒?是何人守關?”
李傕當下上前道:“回主公,軒轅關上有一千余騎兵,兩千步卒,兵力不足出戰迎擊,但守關還算勉強。關中大將陳到和臧霸,二人兵少,因此不敢出關迎戰!”
“如此就好!陳到、臧霸兩個乳臭未干的小子,有何本事!”董卓點點頭,又看向李儒道:“文優有何看法?是否要出派大軍前往敖倉,全殲周琛運糧大軍,并奪得敖倉?”
李儒并不回答董卓問話,看著李傕和郭汜略帶疑惑道:“二位將軍可看仔細呢?前幾日周琛使屬下黃忠打著他的旗號往大谷關,暗中卻取了函谷關,你二人確信軒轅關中只有陳到、臧霸二人!”
李傕聽李儒此話,不滿道:“軍師,我二人親眼見周琛和張遼率五千鐵騎取了函谷關。函谷關距離洛陽雖然只有百里多,但周琛還要防備陜縣牛輔將軍五萬大軍,如何趕率軍趕到四百多里外的軒轅關?莫非他可有神鬼之術么?至于關上之人,除了陳到和臧霸,好似還有一個叫毛玠的謀士!”
李儒聽李傕很是不滿,毫不在意,捋著胡須,思索片刻,目光一沉,上前指著墻上懸掛的地圖,向董卓緩緩道:“主公,如今周琛取了函谷,隔絕了洛陽與陜縣的通路。當使牛輔大軍分兵,三萬步卒到關下搦戰,牽制函谷關中周琛。其余兩萬騎兵則悄悄回渡茅津,自黃河北岸直接趕往平皋!由平皋渡口過河,直插平皋東南的敖倉,兵圍敖倉!”
“果然不愧為某家智囊!”董卓聽罷李儒的計謀,看著李儒在地圖上標示出的行軍路線,心下大喜,不由贊道。
李儒卻是不為所動,盯著地圖,面上早已露出了一抹狂喜神色:“主公,屬下終于明白周琛此番用計了!”
李儒說到這里,不等董卓詢問,當下指著地圖激動道:“主公且看!要兵圍敖倉,消滅周琛在敖倉的大軍,奪取敖倉。光憑牛輔將軍的兩萬大軍還不行。
敖倉險要,對方只要在敖倉關口陳兵幾千,牛輔將兩萬大軍即便攻城器械齊全,沒有一兩個月也不能攻下!
是以,當牛輔將軍大軍達到敖倉,周琛必然會派出軒轅關、大谷關、伊闕關的大軍,前往合圍敖倉的我軍。甚至又可能還會自豫州潁川、汝南就近征兵,派往敖倉圍堵我大軍!”
李儒越說越是激動,手指不斷點著地圖上的成皋山地道:“主公看到了么?這成皋山地,正是周琛三關內的大軍、荊州、豫州兵馬通往敖倉的必經最短路線!”
董卓聽李儒如此說,微微思索,面上不禁大喜,忙道:“若如文優所說!只要某家派兩萬大軍陳兵成皋山地,徹底杜絕周琛軒轅關、大谷關、伊闕關,以及豫州、荊州救援敖倉的兵馬,那敖倉周琛守軍得不到援救和補充。某家再以官職和利祿招降守將,豈不是就可得了敖倉!即便不行,消滅敖倉守軍,也可得到敖倉!”
李儒聽董卓這話,捋著胡須長呼一口氣,上前聲音低沉起來,道:“主公方才所說,正是周琛之所想,之所求!周琛便是明白主公必然會看出成皋山地的重要,想借助成皋山地地形,以少數兵馬圍困,或全殲我大軍!主公若真派出兵馬去成皋,那便是中計了!難怪世人稱周琛為再世冠軍侯,有韓信張良之智,此計比之當年高祖與項羽的成皋之戰,卻是更為主動,更為全面!屬下若非方才想到楚漢戰爭,便險些中計矣!周琛用計,屬下遠遠不及也!”
PS:求收藏、點擊、推薦。另外多謝特感謝“審判者高達”的評價票、更新票Qollorii的更新票,盡力完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