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本該是春光明媚、春風和煦,春游踏青的好時候,老天爺這幾日卻愁眉深鎖,陰沉著臉色,不知在因何事懊喪。晦暗低沉的天色,似乎也影響了汝南郡百姓的心情,人們多是情緒低落,滿心惆悵。
尤其是今日,新任太守周府君到任第十三天,要在平輿城東郊斬首貪官污吏、不法黑商、犯罪豪強和黃巾賊首這個大日子,天上一早竟然飄起了牛毛細雨!
平輿城東郊刑場上,陰晦的天氣和飄著的小雨,并未能降低人們的興致。來自平輿縣城、附近幾縣,不下三十萬百姓,一反連日低落的情緒,齊齊匯聚在刑場外前來圍觀。
太守府這七日來,在汝南郡連辦數十起大案,有些與此次賑災事件有關,有的則是因賑災事件而牽扯出來的!
當太守府的公差,押解著各縣的不法商人、犯罪豪強,貪官污吏進入刑場時,圍觀的所有百姓全部大聲呼喊起來,人們高舉緊握著的拳頭,對那些罪犯大聲唾罵著。一些激憤的百姓,甚至從地上隨手抓起土塊之類的東西,不斷向罪犯丟去!
“快看,快看,那個家伙好像是汝陽袁家的家老!聽說這廝背著主人,暗里與汝陽縣令勾結,哄抬糧價,分刮了縣府許多錢財!”一個老頭踮著腳一邊看,一邊向身旁的人們大聲說道。
“這算什么啊!你不知道么?汝南大大小小的官吏,以前一上任,就要到汝陽拜會袁家!這個家老早就與那些官吏勾搭上了!若不是現任府君大人不避權貴,不畏豪門,敢向袁家下手,這廝還在逍遙快活了!”老頭身旁的中年人忙回道
“周府君可真是好官啊!只可惜他得罪了袁家,怕是在汝南做不長了。真是可惜啊!”一個似乎頗有見識的老人捋著胡須,卻是不忍心地道。
一個年輕人聽此,卻忙勸道:“這位大伯,不要嘆氣嘛!袁家雖然厲害,但這次他們也理虧啊!不但有五個家老與官府勾結,就是袁家族人也有四個獲罪了!聽說雖然不至斬首,但也都流放充邊了!而且這次府君大人連同他們本族安城周家的幾個族人都處置了,袁家也沒有借口啊!”
“這位年輕人見識不錯么!”又一個中年人聽到年輕人如此說,忙插話道:“除了這點外,咱們府君大人,那也是天下有名的人物!不但是廬江周氏名門之后,還是華陰楊家的女婿!袁家縱然厲害,但也不可能一手遮天。這位老丈放心吧。周大人文武雙絕,可是天下頂聰明的人!若是沒有把握,怎么會動袁家!”
“快看,快看,是那五個貪墨的縣令!”一個年輕人見幾個小吏壓著一眾縣官進了刑場,忙興奮的叫了起來:“聽說這次府君大人罷免了十六個縣令。五個斬首,七個下獄,其余四個都被趕回家了,可是大手筆了!”
“好,好!府君大人做得好啊!這些縣令當著朝廷的官,拿著老百姓的俸祿,還不滿足,竟然與那些黑心商人和不法豪族勾結,貪污府庫錢財!就應該殺!不殺才沒天理了!”
“殺!殺!殺貪官!”一個中年人也跟著大喊起來。
“快,快,都別吵了,跪下,跪下,府君大人來了,府君大人來了!”一個老人向刑場入口瞥了一眼,見到周琛與幾個屬下在護衛保護下,走入刑場,忙朝眾人大聲喊了起來。
眾人立刻都齊齊跪伏在地,安安靜靜迎候周琛入場。一個反應慢的青年,還在發愣,老人立刻發怒起來,一拍青年小腿道:“你個蠢騾子,敢對府君大人不敬,還不跪下!”
青年急忙蹲下來,老人還不解氣,又拍了一下青年的后背道:“如果沒有府君大人剿滅黃巾賊,開倉賑濟,你早成汝河里一團爛泥了!不知道感恩,小心遭天譴!”
“老爺爺,小子錯了,小子錯了,您老就別說了。”青年人聽到老人教訓,忙低聲告饒起來:“小子怎么會對府君大人不敬!小子和大哥、二哥都當了黃巾賊。如果不是府君大人寬仁,饒恕罪過,又賑濟食物,我們老孫家可就絕戶了!”
“知道就好!”老人見青年真誠認錯,這才放過了對方。
這時,周琛在陳群、毛玠陪同下,被趙云、徐晃以及眾護衛保護著,快步走入刑場,登上了監斬臺。
幾十萬汝南百姓圍在刑場外,仰視著監斬臺上的周琛,鴉雀無聲,這一刻他們像跪拜他們的神一樣,安靜、肅穆,帶著滿心的虔誠和崇敬!
周琛站在監斬臺上看著朦朦細雨下,跪伏在地的幾十萬百姓,不知因何,竟然觸動了內心柔軟的部分,微微感到有些心酸,眼角有些濕潤。
多可愛的老百姓啊!你對他們施一點好,他們就會如此的對待你!他即便再是心冷,又怎么不會有所觸動?
民心所向,政之根基。若非堅信老百姓會支持他,若非堅信他的舉動,會讓大多數汝南老百姓得利。他絕不敢不報朝廷,便在汝南掀起這場腥風血雨!
在東漢朝廷還居統治地位的現在,一郡太守職權雖大,但是還沒有大到不用稟報朝廷,就能斬首一縣縣令!他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堅信民心可用,民情可用,朝廷之中,也將會有人為他的舉動做辯解!寬恕他的越權行為!
周琛站在監斬臺上,短暫思索后,回過神來,在長長的法案前坐下后,看看一旁的陳群,忙吩咐道:“陳郡丞,就由你來向鄉親們宣告此次所斬罪犯罪狀,然后一一斬首!”
周琛手下如今缺少得力人才,因此陳群既是主管管民政的郡丞,還擔任著主管刑獄審案的墨曹,所以周琛才讓他宣布罪狀。
“喏。”陳群答應一聲,走到法案前,拿起一卷卷宗開始宣讀起來。
每一個卷宗,都記錄著一個罪犯的所有罪狀,此次總共要斬十四個人,加上何儀、何曼共十六人。
圍觀的幾十萬百姓,聽著陳群每念一道罪名,就齊聲聲討那名罪犯,聲音在毛毛細雨中沖蕩,震響蒼穹!
罪犯們受到幾十萬人的聲討,壓力極大,有得幾乎被嚇死!
陳群念完一道卷宗,劊子手就會斬掉一個罪犯。等到后來,陳群的罪狀還沒念完,在幾十萬百姓的聲討下,一些膽小的罪犯就直接嚇暈了過去。有得甚至嚇破膽,還沒等斬首,便一命嗚呼了!
約莫一個時辰后,十四名罪犯全部斬首。只剩下何儀、何曼兩個黃巾賊首,陳群取出卷宗,正要宣讀何儀、何曼二人罪狀。
這時,刑場之外,一騎快馬飛奔而來,卻是大聲喊道:“刀下留人,刀下留人!”
周琛眉頭緊蹙,仔細看去,卻見馬上是一名汝南刺史府的傳令小兵。等對方進入刑場,下馬來到監斬臺前,周琛不等對方說話,卻是厲聲叱喝道:“你們刺史大人也無權干涉本大人政務!你個小小傳令小兵,也敢阻攔本府監斬犯人!說,若是說不出個因由來,本府對你定不輕饒!”
這名傳令小兵,被周琛呵斥的雙腿一軟,忙跪地道:“府君大人恕罪,府君大人恕罪!小卒有刺史急令,實在不是有意冒犯!”
周琛聽此,顏色才寬慰一些,接過對方呈上來的密信打開,剛看幾句,卻已不禁面色大變!
原來豫州刺史王允來信說,他已經查到十常侍張讓、趙忠去年暗通張角的書信等證據。唯獨缺少人證,聽聞周琛活捉何儀、何曼,兩人都是汝南黃巾渠將,希望他能將兩人押解到刺史府,審問出證據,然后和他聯名上書皇上,請天子誅除十常侍!
周琛看完密信之后,揣進懷里,卻是禁不住心中一緊。
他雖然不太清楚真正的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檔子事,但是就他所知道的來說。十常侍若非后來洛陽大亂,死在戰亂中。通過王允這種所謂的正常渠道,是根本不能除掉十常侍的。皇帝劉宏第一個就不答應!
但是王允的要求,也不過分,他若是拒絕,也未免太不合情理。弄不好傳揚出去,天下人還會說他在為張讓等人遮掩。
看來還必須答應王允送人這件事情,至于聯名上書,這個還是算了,畢竟除不掉十常侍,惹得靈帝惱怒,卻是得不償失。再者,趙忠如今也算是他的奴才,幫過他幾次忙,不能讓對方覺得他為了聲名,一點都不拿他當人看!
周琛心中有了決斷,立刻朝那名小兵道:“你先去驛站休息一下,換了馬匹,就回去稟報你們刺史大人。本府正欲去沛國譙縣刺史治所拜訪他,明日便會起行,到時自會將人犯押往譙縣!”
“喏!小卒告辭!”小兵一聽周琛吩咐,當即便下去了。
周琛當下起身向刑場外圍觀百姓的略作講解,聲稱何儀、何曼兩個黃巾賊首,將押解往豫州刺史治所沛國譙縣,因此不能斬首,百姓們對周琛愛戴有加,聽了周琛解釋,也沒什么抱怨,都散去了。
周琛則吩咐眾人收拾刑場,然后將何儀、何曼押回城中,等明日押往豫州刺史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