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黑死病
「染疫?」來自后世的王小龍敏感地想到了原時空那一場震驚全世界的大流行疾病。
「是怎樣的疫病?會傳染嗎?」
「王大人,這是北方傳來的瘟疫啊!當然會傳染。」陳永福:「這場大疫為“疙瘩瘟”,感染者通常表現為劇烈胸痛、咳嗽、吐血,疙瘩并且快速腫大,通常在兩到四天內達到高峰,在三到五天內死亡。」
「啊!糟糕!不會是那個吧?!」王小龍馬上想起來從前在網上看到的一些傳說。
原時空里,有歷史學者說明朝其實是亡于鼠疫。
李自成在西安稱帝,闖軍開始東征。李自成的軍事能力是相當差勁的,在其戎馬一生當中,鮮有勝績,出兵僅僅半個月就遭遇寧武關守官總兵周遇吉的抵抗,當時周遇吉手下不過幾千兵,而李自成則是幾十萬大軍,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對決。
讓人震驚的是,雙方大戰十余日,李自成還沒有拿下寧武關,最后不得已采取人海戰術,付出上萬人的代價,花了一個月才拿下寧武,守官總兵周遇吉戰死沙場。這一場仗直接將李自成兩年來攢下的自信全部打垮,當時李自成就已經萌生退意。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李自成還沒有來得及撤退,闖軍收到了大同總兵和宣府總兵的降表,于是李自成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繼續東征。
估計翻開歷史,很少會發現,一場改朝換代的戰爭,竟然是以這樣摧枯拉朽的方式打到北京,從寧武關出發之后,往往李自成還沒有到達的地方,降表就已經來了,所到之處,沒到之處,全是投降的消息。
三月十五日抵達居庸關,讓人想不到的是,被崇禎勤王召來的唐通,也在陣前投降給李自成,而諾大的北京城,更是一天之內就打開城門投降,可以說,從寧武關之后,李自成以氣勢就贏得了戰爭。
但真的是李自成皇霸之氣令人聞風而降嗎?
歷史學者有不同看法,學者們根據明朝末年華北一帶的地方志以及明代人的一些記錄得出,明末席卷華北地區的瘟疫實際就是鼠疫,引發歷史學界的極大震動。學者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觀點,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這場鼠疫,來源于北方草原上生活的老鼠,而明朝在推翻元朝之后,經常性采取閉關的策略,大大減少了中原與北方游牧民族的接觸,這就使得明朝中期以后的統治者始終對鼠疫不夠重視。
而到了萬歷年間,由于人口的增加,農民開始對草原進行開墾,使得人與草原鼠接觸的機會增多,使得鼠疫開始逐漸爆發,剛開始是個別例子,后來漸成規模。
當時北方的明軍,包括京師守軍和大量百姓,全部感染了鼠疫,而且是腺鼠疫與肺鼠疫同時出現。早期感染鼠疫者大多是通過跳蚤傳播的腺鼠疫,鼠蚤叮咬處引流區淋巴結腫痛,并且快速腫大,通常在兩到四天內達到高峰,在三到五天內死亡。
相對于腺鼠疫來說,肺鼠疫感染更為可怕,它可以通過呼吸道進行感染,患者感染后幾個小時內就會出現狀況,嚴重者兩到三天就會休克死亡。
這場鼠疫中,兩種鼠疫都存在,甚至交叉感染的狀況,因此極難控制。
史料記載,當時北京城京畿爆發肺鼠疫:“上天降災,瘟疫流行,自八月至今(九月十五日),傳染至盛。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
在1643年時,北京已經開始大規模爆發瘟疫,幾十萬北京人死于這場瘟疫。到1644年,則演變為:“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由此可見,隨著鼠疫的蔓延,官兵也未能幸免,明朝的整個國防系統都陷入癱瘓,這也是為何,李自成東征之時,大批明朝官兵投降,實際上已是迫不得已,毫無戰斗力,這也是為什么李自成在接收城池之后,不率領明朝降軍繼續作戰的原因。
雖然明朝已是強弩之末,深處內憂外患之下,但是這場鼠疫的爆發的確讓不堪負重的明王朝最終被壓塌。
看到潼關外有流民咳血及全身發黑,王小龍才想起罹患鼠疫的人,身體發黑痛苦而死,黑死病因此得名。黑死病不只讓歐洲人驚恐,也在17世紀成為壓垮明朝的那根稻草。《明史》記載,河南全省大疫,開封府陽武縣10個人中就有9個死亡,榮陽縣,平時繁榮的街道,竟然3個月沒有行人走動。山東、安徽的百姓,高過8成的人死亡。后人統計,明朝人口竟因此減少40%左右,明朝的黑死病與14世紀歐洲黑死病同樣令人驚恐。
原時空中,當年北京有黑死病疫情爆發,明末鼠疫這場大鼠疫,使得“街坊間小兒為之絕影,有棺、無棺,九門計數已二十余萬。”“一巷百余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
“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京師大疫,死者無算。”
“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
北京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間,保守估計死亡人數已高達全城的五分之一。
根據估計,當時北京城的人口是80-100萬。按照記載來推算的話,至少要有20-30萬人口死于大疫。
所以當李自成攻進大明帝國的都城北京時,他面對的是一座“人鬼錯雜,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北京城原有2.7萬戰馬,竟只存活1千。
大順軍兵臨城下,守軍經受大疫,減員一半,原本十萬人的編制,能守城的連一萬都湊不齊了,而且大多“鳩形鵠面,充數而已”。為此,崇禎把幾千名太監趕上了城墻。
兩天后,大順軍就進入了北京,這時的北京,還是一座大疫之城。
守軍死亡一大片間接令北京淪陷,而且極可能波及入京的大順軍,以致李自成只能帶少量幾萬騎兵精銳北上山海關,結果在一片石不敵吳三桂關寧軍和清軍的夾攻,大敗而回。
奇怪的是,當初李自成和他的騎兵部隊大搖大擺進入北京,沒有被傳染的記錄。
這事后人也有解釋,王小龍依稀記得是,李自成初攻北京,也沒想著能攻陷城大墻高的北京,但求能逼迫皇帝裂土封王,讓他的大順國能自成一國與大明分庭抗禮。所以他其實只帶了幾萬騎兵匆匆趕到。而黑死病鼠疫的傳播媒介跳蚤,竟然是不喜歡接近馬匹的?!
是馬尿還是馬屁的奇效,這個真解釋不清楚。反正吳三柱的關寧鉄騎和滿清的八旗騎兵,似乎也沒有受到鼠疫影響。反而是后來跟著進京的闖王大量步兵,可能真的受了疫,擁有幾十萬人的大順軍,牛金星竟然沒有依約派出后援部隊支援大順軍在一片石的激戰,令清軍騎兵后來加入戰場時壓垮了李自成的大順軍。
李自成敗退回京竟然也沒有嚴懲失約的牛金星,牛金星肯定有一個充分的失約解釋,否則豈不人頭落地?!
后人以此證明這場鼠疫對騎兵影響不大,但對步兵致命。李自成在一片石拼光了騎軍精銳后,在北京這個疫城已經沒有能力扺抗關寧軍和清軍的聯軍了,所以才會匆匆登基后便撤出北京,而且一路敗退。
帶著一支大量染疫的殘兵怎么打仗,肯定要一撤再撤,看來似乎很合理。
「噢!糟了!」王小龍想到這里,心中急叫:「我怎么會忘了這件事?!吳軍他們也不提醒我!」

玉龍2009
**本文正版首發于起點中文網站** **本小說內容純屬幻想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