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交流座談會結束之后,購買網也開始悄然發生變化,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里它們就成為了國內電子商務平臺的龍頭,也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發家致富的地方。
無可厚非,隨著社會形態在發生改變,80年代出生的這批年輕人已經開始逐漸認清自己所處的壞境,機會越來越少,壓力越來越大,仿佛念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就成為了自己的唯一出路,家里有點底子的會嘗試做點生意,什么的沒有的也會去投靠一個發展不錯的親戚,乞求有一天能夠將自己帶上正軌。
無外乎都是錢在作祟,或許這句話有些偏激,但就事實上而言,這正是當下社會的真實寫照,說不在乎錢的,大道理脫口而出的人,只有三種,一種是他很有錢,所以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很輕松,第二種是他的身份地位已經到了不在乎錢財的高度,而第三種,則是屬于沒有錢但內心卻極度渴望的,物極必反,在自尊心的作祟下,這種人屢見不鮮。
范晚不屬于其中任何一種,相較于普通人來說他已經算有錢了,但與那些所謂的大老板相比自己又仿佛如同一個乞丐,高不成低不就,這種情況是最難受的。
然而,比較幸運的是他很年輕,沒有家庭的包袱和壓力,所以他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得一些東西,諸如金錢,比如財富!
有追求的人無疑是快樂的,范晚現在就覺得自己很快樂,因為他過得很充實,電商在國內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難題不知幾何,在發展初期有購買網去開拓市場,而他們則需要在同行業的競爭中找到方法,讓自己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冬天,大家都換上了厚厚的棉服,范晚不喜歡穿羽絨服,主要是他來航州的時候也沒帶過來,前不久在網上淘了幾件男裝,穿著很舒適。
大早上的來到公司,因為青青今天休息所以辦公室只有兩個女生,都在安靜的做著自己的事情,范晚沒有停留,而是自己走進了自己的辦公間。
這段時間以來,范晚一直在研究購買網在上次網商座談會上所提出的一些措施,其中數據分析是研究得最多的,但是根據這段時間以來的分析看,范晚覺得這個所謂的數據對小城故事的幫助不大,甚至會阻撓自己的思路。
從整體的女裝市場來看,小城故事的月銷量穩居前三,單品客單價在前三中排名第一,利潤自然也是最高的,現在整個市場的態勢其實就是推新款、拼價格,這里面做得出突出的就是光州的美麗家,以及航州的優而美女裝,而這兩個之中,美麗家更是將后者壓得死死的。
購買網所給出的數據是各自經營類目的平均值,這里面匯聚了整個購買網的女裝店鋪,而現在大部分女裝都是按照美麗家的模式在運作,所以小城故事在里面算是一個異類。
因為較早的站穩市場,小城故事和這些店鋪有了明顯的區別,如果說其他女裝都是賣雜牌的街邊小店,那么小城故事就是統一的大型專賣店,哪怕是這個店鋪的形象還沒有那么深入人心,但是基本的感受是那樣的。
到底是迎合市場主流,還是逆流而上,或許大多數都會選擇前者,但是范晚不這么認為,因為他知道這些店鋪的銷量雖然很高,但實際利潤其實很低,而且人工費特別龐大,與其做湖中的一滴水,還不如做岸邊的一塊礁石,笑看波濤洶涌。
當然了,想要穩穩的屹立在那里不被洪流沖走,這自身一定要有足夠的分量。
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范晚開始花大力氣提升店鋪的整體形象,從線上到線下,從網站到倉庫,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最好,哪怕他們的服務質量已經在購買網的女裝類目排名第一。
范晚很清楚,做質量一般的低價產品是留不住顧客的,現在之所以能夠有這么大的銷量,是因為新鮮人群的進入,當商品越來越多,人們購買的次數增加后,顧客就會開始篩選和挑選賣家,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繁榮時代。
于是,范晚給購買網的策劃部經理廖琳打去電話提供了一項意見,一周后,購買網幫派系統正式上線。
在所有人都開始為價格戰而努力的時候,范晚用一種類似于圈養的方式開始培養顧客群體,范晚讓張偉每天上新的時候都要將海報貼在幫派的最頂端,然后用優美的文字語言加以點綴,并時常讓張偉在幫派里和買家溝通,并解決問題。
幫忙類似于論壇一樣的東西,不過這個論壇只屬于各自家的店鋪,是買家之間相互交流的地方。
做生意,做的就是服務,口碑這個東西都是通過產品和服務提升上來的,在新一周的會議里,范晚將幫派的經營列為重點,開始著力培養顧客。
這么做的主要原因還是范晚從那個所謂的數據分析得到的啟發,因為小城故事現在已經是屬于最好的那批女裝賣家,所以他完全可以不用去考慮這個市場的平均效益是多少,這里面的數據和小城故事自身根本不匹配,這就好比自己是一輛豪華的跑車,為什么要降低速度和大家一起前進呢,我完全可以將所有人全部甩開嘛!
不過也不是一味的狂奔,范晚每天也看數據,但只是稍稍了解一下就行了,比如說哪家店的銷量又起來的,哪家店的產品做得不錯之類的,范晚只需要去找這種人分析,做到取長補短,不斷的完善自身。
這個效果一時半會兒是看不出來的,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淬煉才行。
發展中的店鋪其實是最難的,要守住位置不讓后面的人超越,還要想盡辦法為自身謀求更多的銷路,自然是很困難的。
將所有的事情做了一個詳細的規劃后,范晚便開始思索接下來的路子該如何去走,可是,整整一周的時間,他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思路,而且他逐漸發現,自己所知道的太少了。
比如說以前自己揣摩出來的理論,其實早就有人整理出來,甚至都出版成書了,結果自己還自以為很了不起,可事實上,自己真的很傻。
人一旦知道得越多,就會發現自己越無知。
范晚現在就是處于這樣一種狀態,他的腦子很活泛,能夠去主動思考一些問題,但是他現在是生活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里面,所以他接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可這些事情很籠統,比如說購買網舉行網商交流座談會的時候,那些部門負責人所講的話,包括很多術語他都是第一次聽說,后來自己回家上網查詢才了解了一星半點,但總的來說還是受益匪淺。
書到用時方恨少,范晚現在才理解這句話,不過他的理解是屬于自己的,他之所以覺得這樣是因為自己所了解的世界太過渺小,思考問題太過片面,也就是說格局不大。
一些成功的人都經歷過懵懂,都有過叛逆,直到30歲到40歲后思維才逐漸成熟,這個成熟是來源于你對這個社會的認知,來源于你對生活的感悟,還有你所身處的這個世界有多大,當然,只有成功的人才會談論這些。
范晚有一種特別想要充實自己的想法,因為無知,所以恐懼,害怕自己被無盡的電商大軍所淹沒。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范晚想要爬得更高,自然得更加努力,于是思前想后,他做出了一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決定,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主動的去學習。
以前的自己總是討厭這些東西,可是他現在居然有了興趣,因為他知道了解更多才會幫助自己走得更遠。
說做就做,范晚從來不是一個拖泥帶水的人,他主動打電話給葉明,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后者聞言后自然很震驚,但也從心底里感嘆范晚所做出的決定。
而且澤大的旁聽生也有不少,范晚能想到也屬正常!
于是,在葉明的幫助下,范晚順利拿到了澤大下一周的課程表。
而他要做的,就是背上背包,根據課程安排去做一名頂尖大學的旁聽生。
旁聽生是學生中非常另類的一個群體,說簡單點就是偷偷混進教室里聽老師講課的,這種情況各個大學都有,一般發現后也不會驅趕,但也有可能遇到比較難對付的,直接被轟出教室。
范晚之所以選擇澤大,是因為這所大學的名氣,第二是他可以通過葉明第一時間拿到課程表,第三就是,一般頂尖的大學教學質量非常好,說不定還能碰到一些大師講課。
畢竟范晚還沒有閑到那種地步,他只是根據時間安排去聽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課程,一周去一兩次就行了!
不過說起來范晚還是有點興奮,畢竟以前自己可是老師眼中的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