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各懷心思
進(jìn)了農(nóng)歷三月,天氣漸漸暖和起來。
雖則高高的宮墻,遮住了外面諸多欣欣向榮的景象,春風(fēng)總是吹得進(jìn)來,御花園的草木仿佛在一夜間披上春裝,風(fēng)中傳來花開的消息。
將養(yǎng)了月余,六個月大的四皇子健康情況大有好轉(zhuǎn)。
小小的嬰兒,非常喜歡笑,笑起來憨憨的,直讓人喜歡到心坎里去。喜歡親近人,黑珍珠一樣的眼珠靈活又有神,能分出伺候他的的乳娘、父親母親和偶爾過來看他的陌生人。
他很喜歡美麗的母親,對父親寬闊硬實與母親明顯不同的懷抱也表現(xiàn)出了十足的興趣,對偶爾過來看他的祖母和其他人,也會以微笑或張開胳膊等各種不同的方式表示友好。
他學(xué)會了翻身,也能坐起身,最近對爬行表示出極大的熱情。
四皇子的寢室,經(jīng)常是屋里遮的嚴(yán)實,不讓風(fēng)透進(jìn)來,一個屋子弄的暖和和的,榻上鋪了毯子,四皇子在上面翻身,學(xué)著向前爬行。皇帝和皇貴妃在一邊瞧著,一派和氣融融的天倫之樂。
順治給兒子賜名喚作“隆興”。
隆有尊寵、興盛之意,諧音做“龍”,喻意真龍?zhí)熳樱慌d可做旺盛解。順治每每讀史,看到一些中興之君在史書上留名,心里總是羨慕非常。他自問自己雖是少年登極,然而一路走來,頗多坎坷,及至到了親政后的今天,仍然做不到政出令行。是以希望兒子將來不致重蹈自己覆轍,做一個尊貴且使四海興盛的真正君王。
立儲一說,經(jīng)由皇帝之口,再次被提上朝政日程。
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有人持中觀望。
朝堂上吵的熱鬧,宮里邊也自議論紛紛。
“你們說,四阿哥真的是天佑之君嗎?”
“那還有假?他一出生,天神就做了指示,還特意找了位保護(hù)神,保佑小皇子平安度過劫難……”
“貴妃娘娘進(jìn)宮后,皇帝陛下變化太大了,仔細(xì)想想,這事一開始就透著不尋常……”
“莫不是一切就為了這位小阿哥的順利降生……”
“陛下可緊張四阿哥了,前個兒傍晚,看護(hù)的嬤嬤一個不當(dāng)心,小阿哥翻身時磕了下頭,陛下當(dāng)時就怒了,要不是貴妃娘娘求情……”
正是向晚時分,孝莊太后下半晌去與懿靖大貴妃說話,順便在那邊用罷晚飯,此時趁著天氣冷熱正好,單帶了蘇茉爾一人,一路慢慢走回去,兼做散步消食之便。
卻在路過某處角門,聽到門里邊幾個估計是剛吃罷飯的宮人的閑語。
孝莊太后站住腳,聽了片刻。蘇茉爾小心觀察她面上變化,“這幾個人也忒閑了,敢在背后說道這些有的沒的,待奴婢去將這幾個大膽的奴才……”
孝莊擺擺手,稍停,卻是沒了散步的興致,兩個人直接回到慈寧宮。
內(nèi)侍送上冒著熱氣的參茶。蘇茉爾接過,小心試了溫度,正好方便入口,“太后,喝杯熱茶吧,剛走了多半天的路,這會兒口渴了罷?”
孝莊太后雙眉微攏,似乎正被某事困擾,半晌,自言自語般道:“難道、四阿哥真的是天授之君?”
蘇茉爾猶豫片刻,低聲道:“這事奴婢覺得不好揣測。天神之意,凡人原就難解,當(dāng)初皇上出生那陣兒,外面不也傳說是神跡嗎?”
孝莊搖頭不語。
當(dāng)年她生育三女后,熱切盼望上天能再賜給她一個兒子,后來果然天從人愿,她再次懷孕了。那個時候她很喜歡穿繡金龍金鳳的紅緞長袍,每于行走間,長長的袍裾、寬寬的下擺波動不止,很有紅光繞身、金龍盤旋的視覺形象。
到得臨產(chǎn)之日,宮里邊紅燈紅燭紅被褥紅窗簾,一派大紅,以至宮中盛傳“紅光燭宮中”,“香氣經(jīng)日不散”。
如今一晃許多年過去了,眾人都那么傳,又都非常相信,越傳越神,時間久了,連她自己個兒都有些糊涂了:或許她的兒子福臨,現(xiàn)在的皇帝陛下,真的是上天賜與她的真龍?zhí)熳樱?p> 然而有些事情是可以假上天這意的,有些則不能。
那個漢家少年,他說的話,他做的事,真的只能用神跡來解釋,而恰克莫大薩滿也證明此事確屬上天格外的恩賜,是對愛新覺羅子孫的恩賜。皇帝本來就屬意董鄂氏的兒子做上大清國的儲君之位,加上這檔子事,豈不是正好坐實了?
蘇茉爾輕聲細(xì)語道:“神仙那么多,各有偏愛也是有的。比如三阿哥玄燁,他出生不久就出痘,我滿蒙多少大好男兒闖不過的鬼門關(guān),三阿哥還不是順利過來了?這也可以說是冥冥中神靈的庇佑。您瞧他小小年紀(jì),聰明乖巧,謹(jǐn)言慎行,知禮守禮……”
提到三阿哥,孝莊臉上也有了笑模樣,“玄燁最近還好吧?他可有些日子沒過來了,這季節(jié)變換的當(dāng)口,冷一天熱一天的,仔細(xì)別讓他生病才好。”
“太后要是想見三阿哥,奴婢明兒就著人領(lǐng)他來給您請安,三阿哥也見天的惦記著您呢,就是限于規(guī)矩……”
說到規(guī)矩,蘇茉爾稍做猶豫,“太后,皇上和四阿哥是不是過于親近了?不論四阿哥將來是否繼承大統(tǒng),皇家畢竟不同于平民百姓家,四阿哥至今留在皇貴妃身邊撫養(yǎng),皇上一得閑就陪在一旁,未免不合天家規(guī)矩,宮里對此私底下頗多議論。”
皇家有規(guī)定,生母不能喂養(yǎng)子女,皇子和公主一落地,就被抱走,由專人負(fù)起教養(yǎng)之責(zé)。而且生母不能與自己的子女見面,除非是得到特殊批準(zhǔn)可以見上一次,不然按照清宮明規(guī)必須是等到皇室重大節(jié)日聚會才能見上一面。
立這些規(guī)矩,主要是為了政治需要。因為生母喂養(yǎng)皇子,日久天長,必然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母子感情”,加上天生的血緣關(guān)系,一旦將來皇子成為皇帝,不免有母后驕枉自姿、涉足干政之情形出現(xiàn)。
“四阿哥頭前身體不好,皇上特許貴妃娘娘留在身邊方便照顧,如今日子也不短了,四阿哥身體看著大好了,再留在皇貴妃身邊……”
孝莊點頭道:“蘇茉爾,你這話說到點子上了,我也正琢磨這事。”宮里話由越傳越多,這也是個源頭,長此下去,厚此薄彼,必惹來后妃不滿。
“奴婢還聽說,皇上想召陳太醫(yī)之子陳旭日到四阿哥身邊聽用。太后,陳旭日雖被人看做四阿哥的守護(hù)神,可他終究是漢人身份,如此做是否不妥呢……”
宮里邊種種,袁珍珠并不知曉,她心里邊另有打算。
將出月子時,把陳浩叫到跟前商議:“爹年紀(jì)大了,大哥去的早,膝下只有你一個。眼下我們都不在跟前,老人家獨居總是寂寞,咱們在外邊也不得安心。我尋思著,兒年紀(jì)也大了,是不是回到老人家跟前,替你我盡番孝心?爹一生鉆研醫(yī)道,論醫(yī)術(shù)遠(yuǎn)在你之上,由爹來教他豈不是好?”
連日來立儲之爭,陳浩略有所聞,兒子掛名做四皇子的守護(hù)神,這時候離京卻是好的,省得被有心人拿來做文章。
遂點頭道:“還是你想的周道。眼下天氣暖和了,我這就找個時間,請陳伯辛苦一趟,把兒送到爹身邊……”